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数字PCR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可以对核酸分子进行绝对定量检测,并且具有高准确、高灵敏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和临床检测上,在癌症早期诊断、产前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检测、器官移植后监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数字PCR技术 绝对定量 基因检测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8期
  • 机构: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他们通过一种新型基因技术,重新激活人体红细胞中一个“沉睡”的基因,成功提高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产量。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单侧PKP操作技术。方法选择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胸椎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全麻下经单侧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穿刺至椎体中央、置入球囊扩张、充填骨水泥。结果手术时间和骨水泥用量较双侧穿刺PKP术减少一半,临床疗效无差异。结论该方法风险小,节省时间,疗效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LAMP(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强、等温扩增,反应灵敏、操作简单、产物易检测,此项技术已被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本文综述了LAMP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几种常见病毒检测项目中的应用。

  • 标签: LAMP 技术 原理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将这五年时间里PubMed以及中国知网上与肿瘤放射治疗有关的中英文搜索进行收集,与相关的文献相结合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肿瘤放射治疗的技术发展现状。详细介绍目前存在的各种放疗技术,其中有调强放射治疗、四维放射治疗和自适应放射治疗。科技发展和技术设备的不断提高,这对于预测跟踪技术下的调强放疗、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生物适应和物理适应结合的多位生物调强放疗来说,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肿瘤放射治疗的新进展,寻找突破口以及理论依据,为我院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支持。

  • 标签: 发展 肿瘤放射技术 调强放射 四维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时减压技术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因泌尿系疾病而进行静脉尿路造影的病人,均作为本组观察的对象。共100例,50例在监视器的透视观察下作适时减压的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另外50例进行常规静脉尿路造影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利用数字X线机,在透视监视器的观察下定位摄片。结果在100例中,无论从病人年龄、不良反应、造影效果和造影时间,适时减压技术均比常规静脉尿路造影占优。结论在监视器的透视观察下,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减压技术能有效地缩短造影时间,减少病人压迫之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尿路造影 适时 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产时助产模式,观察组接受无保护分娩助产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会阴弹性状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弹性良好率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分娩法作为新型助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会阴无保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血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病人的导尿方法。方法将55例脊髓损伤需导尿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清洁导尿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导尿法。结果观察组导尿时一次插管成功率、尿道粘膜损伤分别为88.00%(22/25)、20.00%(5/25),对照组为83.33%(25/30)、10.00%(3/30),差异无显著性(P>0.05;舒适度分别为84.00%(21/25);53.3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洁导尿技术能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导尿的费用,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方法,值得在脊髓损伤病人中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导尿技术 改进
  • 简介:摘要总结临床工作中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因素,为提高VSD技术疗效提供借鉴。从护理方面的因素、医疗方面的因素、患者全身方面因素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VSD技术的因素。

  • 标签: VSD 临床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23例经彩超检查怀疑胎盘植入的患者行MRI检查,将其检查结果和手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技术、征象和诊断的准确性。结论MRIT2WI-TSE-SP矢状位为最佳检查技术,直接征象为胎盘植入的主要诊断依据。结论MRI检查技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应用价值高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MRI技术 胎盘植入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放射技术是按照影像诊断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的临床技术,目前,在临床诊断中放射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提供准确的图像信息资料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通过探讨放射技术和临床的相关性,对于增强利用放射技术进行诊断的能力,促进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更好地诊断疾病。

  • 标签: 放射技术 临床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评估其指导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符合标准的患者46例开展对照实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开放式手术上加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症状以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评价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以及低钙症状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来说明显降低,而实验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为完全,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能够有效显露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症状的发生率,对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借助其淋巴结示踪效果指导清扫范围,增加淋巴结清除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技术应用。

  • 标签: 纳米炭 甲状旁腺 负显影技术 淋巴结示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投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DR投照技术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在我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DR投照技术和传统的X线投照,并结合诊断过程和最终结果,对比检出率。结果DR投照技术的特点是图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动态范围广并能够后期处理;通过对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患者进行两种技术投照,其中DR投照技术诊断出292例,诊断率97.33%;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出249例,诊断率83.00%,DR投照技术诊断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率。结论DR投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功能多,易操作,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的放射学科普及。

  • 标签: DR投照技术 特点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期
  • 机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制造“类器官”(Organoid)的新技术,能把人类细胞作为生物“积木”,搭建出更精确的人体组织微模型。这些微型组织可用于筛选药物,研究组织结构特征对器官生长或癌变的影响,还有助于将来培养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9例患者应用VSD负压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者准确地实施负压密闭引流,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颅脑CTA触发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及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行颅脑CTA触发扫描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1组(触发阈值为90HU)、2组(触发阈值为120HU)、3组(触发阈值为150HU)、4组(触发阈值为180HU),23例/组。对四组患者的动脉、静脉CT差值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脑动脉、脑静脉密度与其余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图像后处理质量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颅脑CTA触发扫描过程中需要与合理的扫描触发阈值相结合,从而获得较好的颅内动脉图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标签: 颅脑CTA 触发扫描 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