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的各项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复苏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3G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离(ILMP)及长效气体眼内填充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HMF)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23GPPV联合ILMP及长效气体眼内填充治疗HMF患者28例(36眼),术后随访6个月,行视力、OCT及mfERG等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提示32眼黄斑区解剖结构恢复,4眼好转。mfERG提示术后6个月时,1环P1波潜伏期较术前缩短,P1波振幅密度提高(P<0.05),mfERG的三维地形图的中央峰逐渐恢复,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低反应区减少或消失。结论23GPPV联合ILMP及长效气体眼内填充治疗HMF安全有效。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内界膜剥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SMILE术34例(68眼),FS-LASIK术34例(68眼),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并发症及视觉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均不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SMILE组术后3月及6月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优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FS-LASIK组较SMILE组更偏向近视化。FS-LASIK组术后早期1例(2眼)欠矫,术后6月有1例(2眼)屈光回退。术后3月及6月,FS-LASIK组夜间眩光、干眼评分较SMIL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术和FS-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SMILE术术后视力恢复更稳定、视觉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激光 飞秒 角膜基质 高度近视 角膜磨镶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Ⅳ、Ⅴ级核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疗效及影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2例(102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占83%,结论Ⅳ、Ⅴ级核高度近视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83%的患者可以摆脱低视力。

  • 标签: 小切口囊外摘除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低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对照组(积极液体复苏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复苏后血乳酸、血气碱剩余值,24h及72h药物止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复苏后血乳酸、血气碱剩余值、24h药物止血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72h药物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组织的有效灌注和氧供,早期控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失血性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透明晶体置换术矫治高度近视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1组54例10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2组86例158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术后随访3-3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3月患者裸眼视力≥0.5者1组80眼(76.9%),2组111眼(70.3%);术后12月1组91眼(87.5%),2组124眼(7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月等效球镜度数分别是I组-1.66±1.12D,II组-2.68±2.02D。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1组中于术后24小时内高眼压5眼;术后3月发生眼底黄斑出血1眼。2组中术后2月发生黄斑出血3眼;术后半年到1年间发生网膜脱离4眼;后发性白内障10眼,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眼;发生2眼人工晶体移位,1眼手术复位,1眼观察。主诉夜间眩光症状者1组4例,诉视近困难者2组6例。结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术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屈光度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眼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之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剥离黄斑前膜或黄斑内界膜和后巩膜兜带术缩短眼轴前后长度,促进视网膜复位黄斑孔封闭。结果应用本方法治疗20例20只眼,都得到满意的效果,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最好者达到0.7.结论玻璃体切割和黄斑前膜或内界膜剥除,能消除对视网膜的牵引和网膜收缩,后巩膜扣带缩短眼轴,使网膜得到充分复位紧贴于脉络膜,黄斑裂孔能被充分封闭,视力明显提高。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后巩膜兜带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萋-尼氏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与结核菌快速液体培养在结核病诊断方法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六个病区350例住院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调查,分别采用萋-尼氏抗酸染色法、金胺“O”荧光染色法、快速液体培养法。结果350例患者痰液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共94例,阳性率为26.86%,金胺“O”荧光染色阳性共138例,阳性率为39.43%,快速液体培养法培养阳性为183例,阳性率为52.29%。结论选择有效的实验检测方法是发现疾病的关键。

  • 标签: 结核病 结核杆菌 诊断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眼科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共计389例(400只眼),分为对照组189例(眼轴≤26mm),研究组(高度近视)200例(眼轴>26mm)。使用美国Sonomed公司高度近视程序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ODM-1000A眼科超声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计,超声乳化仪均为AMOSOVEREIGNPhavo4。评价患者手术前1天、手术后2周为测量时间点。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结果(1)组内比较时,研究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差值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r=-0.89)。(3)对照组65%屈光度误差<0.5D,研究组72%屈光度误差>1.5D,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与正常眼轴患者相比,造成长眼轴患者术后眼轴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使眼轴变长或术后屈光度偏近视,巩膜后葡萄肿会影响测量结果。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角膜屈光力 眼轴长度 术后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20例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给予液体复苏。根据液体复苏后24小时Pcv-a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分为四组,比较分析四组间的实验室指标、乳酸清除率及液体入量。结果液体复苏时间T24的HR、BE、Scv02、Pa02/FiO2、Pcv-aC02、Lac与T0、T6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vO2小于70%、Pcv-aCO2超过6mmHg的重症浓度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液体入量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Pcv-aCO2与ScvO2联合监测可作为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重要依据。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Pcv-aCO2 ScvO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前急性液体预充加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能否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实验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液体预充加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照组,包括单纯液体预充的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单纯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组(C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D组),每组25例。比较4组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从麻醉开始至切皮间隔的时间,术者对肌肉松弛的满意度以及牵拉腹肌和腹膜时患者感觉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麻醉开始至切皮间隔的时间A、B、C组短于D组(P<0.05);术者对肌肉松弛的满意度A、B、C组高于D组(P<0.05);牵拉腹肌和腹膜时患者感觉疼痛的发生率A、B、C组低于D组(P<0.05)。结论麻醉前预充胶体液加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可以降低剖腹产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液体预充 去氧肾上腺素 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