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区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数量100例,起始时间2022年2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1月份,组别参照组;实验组;每组50例。参照组病区实施半开放式管理;实验组实施封闭式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率,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出现感染的机率更低,各项检查合格率更高,p<0.05。结论:实施病区封闭式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感染的机率,提高环境卫生学培养的合格率,值得提倡。

  • 标签: 病区封闭式管理模式 医院感染 管理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及固定范围内(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76份,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采集的38份标本作为对照组,未开展质量控制,另把2019年7月-2020年1月采集的38份标本作为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标本检测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标本检测合格率(97.37%)较对照组(76.32%)高(P<0.05)。结论 在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能提高标本检测合格率。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疾病感染控制中引用并实施现代微生物检验的有效性。方法:本次选取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检验的患者共640例,病例筛选时间为2016年1月-2021年1月,根据检验方案不同展开分组,纳入320例病患于对照组中(传统检验方案),纳入320例病患于研究组中(现代微生物检验方案)。对两组检验效果进行观察评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感染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值差异更具优势(P<0.05)。结论: 在疾病感染控制中,引用并实施现代微生物检验可取得显著效果,对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并推广。

  • 标签: 现代微生物检验 疾病感染控制 感染程度 有效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哮喘管理中应用内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及肺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2019年9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治疗前、后需要检测肺功能,并予以C-ACT评分,评定两者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100例患儿接受3个月的治疗后,C-ACT评估情况更有,C-ACT评分更高,同时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CT具有简单、方便、可行的优势,其可为哮喘专科门诊进行哮喘控制效果的筛查提供参考,肺功能检测则可为儿童哮喘的临床正确用药治疗给予指导和借鉴。

  • 标签: 哮喘管理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肺功能检测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4月-2021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当作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都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给予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分步控制性减压术进行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之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给予治疗干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GCS评分,在临床治疗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 重型脑外伤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6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3)和研究组(n=33),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餐后2h血糖为(4.52±1.30)mmol/L、空腹血糖为(4.59±0.49)mmol/L,血糖水平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管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妊娠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肝炎采取相应预防控策略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70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年。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预防乙肝病毒性肝炎教育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71%,常规组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为国民开展针对性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出现,有助于国民身心健康的保证,具备推广在临床治疗之中的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 预防策略 控制策略 疾病发生率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差错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参与实验的64例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的患儿,对比两组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循证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儿在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儿控制病情有显著提升的作用,同时还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患儿 循证护理模式 血糖控制 临床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家庭成员乙肝病毒中传播的健康教育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在社区就诊的乙肝患者共计有96例,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普通组(普通宣教)和特殊组(健康教育),每组48例,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特殊组家庭成员对乙肝病毒中传播的内容掌握程度比普通组高,对家庭成员的传播率比普通组低,满意度比普通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家庭成员 乙肝病毒 传播 健康教育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健康教育 艾滋病 预防保健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1年4月-2022年8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24例,采取盲目抽签法分为2组,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血液管理干预,管控组则应用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观察各项血液检查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统计记录,管控组与参照组在不同抗凝试剂各组血液检查指标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存在明显变化,且管控组数据更优,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放置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管控组与参照组血液检查指标与出现数据差异性(P<0.05)。结论 在血液细胞检查中,采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干预,检查准确度更高,可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率,提高常规检查质量,具有推荐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1年4月-2022年8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24例,采取盲目抽签法分为2组,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血液管理干预,管控组则应用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观察各项血液检查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统计记录,管控组与参照组在不同抗凝试剂各组血液检查指标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存在明显变化,且管控组数据更优,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放置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管控组与参照组血液检查指标与出现数据差异性(P<0.05)。结论 在血液细胞检查中,采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干预,检查准确度更高,可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率,提高常规检查质量,具有推荐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家庭成员乙肝病毒中传播的健康教育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在社区就诊的乙肝患者共计有96例,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普通组(普通宣教)和特殊组(健康教育),每组48例,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特殊组家庭成员对乙肝病毒中传播的内容掌握程度比普通组高,对家庭成员的传播率比普通组低,满意度比普通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家庭成员 乙肝病毒 传播 健康教育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改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广饶医院临床检验科于2022年1月至12月采集的78例患者的血检样本78份进行研究。所有血液样本均进行临床检测,然后根据血液检测样本是否合格分为合格组和不合格组。比较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将数据差异计算入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临床体检质控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78份血检中,10份血检不合格组,占12%。其余68份血液检测样本合格,分为合格组,占88%。合格组与不合格组在患者性别、年龄、软管分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患者制剂标准、医务人员操作不当、采血部位、采血量、离心次数、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患者准备、医务人员操作、采血量、采血部位、离心次数、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用量、pH值、温度是影响临床体检质控改善的主要因素,OR值均为> 1。结论影响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的因素有患者准备、医务人员操作、采血部位、采血量、离心次数、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因此,医院需要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样本规范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合格率,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病预防以及控制中应用生活方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社区治疗的100例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参比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生活方式管理,参比组运用常规社区管理,各组有50例患者,对干预后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控制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实验组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率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管理用于慢性病预防以及控制当中,会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情况控制更加良好,值得运用。

  • 标签: 生活方式管理 慢性病 预防 控制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观察其输液外渗风险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输液治疗的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前馈控制措施可有效提升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进而使患儿及家属获得更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输液外渗 前馈控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市2018年-2023年传染病公共卫生信息,其中2018-2020年未应用公共卫生监测方法设为对照组,2021-2023年应用公共卫生监测方案设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方法监测下的传染病患病率及疾病治疗及时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传染病患病率明显降低,疾病治疗及时性显著增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公共卫生监测 回顾性研究 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患病率 疾病治疗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