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与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9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分布情况,根据中医证型分为肝肾阴虚、湿热聚毒、肝郁脾虚、脾虚湿困、气滞血瘀5组,比较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差异,并分别根据肝外转移、上消化道出血、门脉癌栓的有无,不同的腹腔积液量及不同的卡氏评分(KPS)分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以肝郁脾虚组最为多见(31.31%),其次是湿热聚毒组(25.25%)及气滞血瘀组(18.18%)。各中医证型组间PT,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以脾虚湿困组升高最多,其次是湿热聚毒组与肝肾阴虚组,肝郁脾虚组升高最少。APTT以湿热聚毒组升高最多,其次是脾虚湿困组与肝肾阴虚组,肝郁脾虚组升高最少。肝外转移组的PTR,INR较无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上消化道出血组PT,TT,PTR,INR较无出血组明显升高(P〈0.05)。门脉癌栓组与无门脉癌栓组之间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腹腔积液组PT,APTT,PTR,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量积液组、大量积液组PT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中量积液组APTT,PTR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少量积液组、中量积液组、大量积液组INR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KPS评分组PT,APTT,FIB,PTR,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30分组PT,APTT,PTR,INR升高最多,FIB减少最多。结论肝郁脾虚证为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证型;脾虚湿困证与湿热聚毒证凝血功能较差,肝郁脾虚证凝血功能较好;出现肝外转移、上消化道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候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慢性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CITP)临床疗效,为CITP的治疗开拓思路。方法: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CITP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健脾益气摄血(A)组、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颖粒联合泼尼松(B)组、泼尼松对照(C)组3组,分别给予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颖粒联合泼尼松、泼尼松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1d。对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止血及血小板疗效分级评分,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与止血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75%(15/20)及55%(11/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10/20)、75%(15/20)及45%(9/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血小板疗效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止血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75%(15/20)及55%(11/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止血疗效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法中药治疗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确有疗效,为从脾论治慢性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从脾论治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腺膀胱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32例女性患有腺膀胱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对这32例病人通过回顾分析的方式了解其住院治疗其护理方式,并对该病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女性腺膀胱在治疗后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针对的护理,有利于病人治疗后身体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 标签: 女性腺性膀胱炎 护理要点 分析
  • 简介:目的: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研究中,不同的针刺方法广泛地用于评价针刺对某种病症除安慰效应外是否具有内在的治疗作用。为使试验结果可信和更有可比,有必要对针刺方法做个统一的规范。方法:回顾了最近14年高质量的针刺RCT研究,评价其中的各种针刺方法的恰当与否。结果:根据进针部位、破皮方式、所用仪器的不同,这些针刺方法主要可以分为5类。结论:最常用的针刺方法有穴位旁开针刺、远部非穴部位针刺和不破皮针刺3种,其中远部非经非穴部位针刺可能是比较理想的针刺对照。另外,对照的设立应结合考虑RCT研究的目的和设计,如非劣效、等效、优效试验。

  • 标签: 针刺疗法 安慰治疗效应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脚踏进松林,呼吸着松脂的香气,轻踩着绵软的松针,顿觉心情神静。而脚下的泥土中,或许就埋藏着能宁心安神的茯苓。

  • 标签: 菌抱松根化茯苓 中医 产品介绍 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为201株(56.8%),革兰阴性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选取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05名,选择18岁以上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除妊娠及哺乳妇女)非月经期妇女,年龄18~68岁,符合以下4项指标中的3项便可诊断为细菌阴道病(BV):①阴道分泌物增多,变稀如奶状,有异味;②阴道pH〉4.5;③胺试验呈阳性,即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KOH产生鱼腥昧;④阴道涂片中可见线索细胞。近1周内未使用过其它抗厌氧菌或阴道清洁剂。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保妇康栓 奥硝唑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