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肿瘤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节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8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病患94例观察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将患者分作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各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未实施护理干预前,负性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心态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用药、饮食、运动及作息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调节不良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内科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由于身体长时间的慢性消耗及恶病质的影响,会出现多脏器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生理机能的严重失调,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势必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其家庭成员往往也要历经来自于患者的重大创伤。西医学针对肿瘤晚期的患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采用传统的中医等综合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身体机能,甚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随着病人生命临终阶段的到来,不论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而言,还是对医护人员而言,都将会面临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那么如何应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也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引发人们广泛的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恶性肿瘤 晚期 患者 临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53例71个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的CT诊断结果和特点。结果:53例71个原发肿瘤患者中有64例瘤体边缘存在不规则或者呈分叶状,7个轮廓完整光滑;71个原发性肿瘤肿瘤囊性有33个,混合型有31个,瘤体内有斑片状及点状或者钙化的有6例。结论:利用CT能够准确的现实卵巢肿瘤,并且清楚的显示肿瘤周围的外侵、转移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但是其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工作中高度重视。

  • 标签: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CT诊断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过,以提高胃部肿瘤患者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00位胃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围手术期接受。结果:实施心理护理之后的胃部肿瘤患者与未实施心理护理的胃部肿瘤患者差异明显,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入2021年3月—2022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参与研究。术中采集患者切除的卵巢肿瘤组织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术后再将卵巢肿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将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确诊卵巢肿瘤性质的“金标准”,据此判定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诊断准确、误诊、漏诊情况,观察对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均无差异,P>0.05。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均较高,诊断交界性肿瘤的准确率较低。结论: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手术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卵巢肿瘤 快速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迅速应用到放射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简要介绍MRI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与放疗相关的内容:肿瘤可视化和成像特点﹑模拟定位以及外放疗中的影像引导作用。关注点在于还原放疗中MRI技术的最新进展。

  • 标签: MRI 放疗 成像
  • 简介:摘要:癌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癌症患者的存活时间与情感状态有密切联系。目的探讨对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肿瘤医院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进行放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将其以抽样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普通的语言安慰,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社会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等。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获得改善,不过研究组SAS及SDS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护理后均改善,研究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调整免疫功能,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心理干预 放化疗肿瘤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化疗过程中配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工作中搭配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端正患者的治疗态度,为患者养成规律且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加快疾病的康复,优化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健康教育 肿瘤化疗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中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其利用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形成的放射线或者X射线进行患者局部肿瘤的治疗,进而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同时让肿瘤细胞可以快速的凋零,进而达到肿瘤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多患者的病灶组织比较大,放射治疗所需要的放射量、治疗时间都比较长,所以还要引入更加先进的精准定位放射治疗方式,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最初是在二十世纪初研发和应用的,最早是应用高剂量X射线辐射的方式给患者进行治疗,肿瘤放射治疗应用的放射性元素与放射线有了很快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疗方式已经加强研究和应用,提升治疗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1]。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目前肿瘤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挑战,希望为医学领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精准放疗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74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PICC置管(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护理满意度得出,对照组相对较差,研究组相对更优,P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患者实施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6月阶段的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CT检查+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就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后,属于中央型肺癌患者17例,属于肺错构瘤患者18例,属于转移型肺癌患者10例以及属于周围型肺癌患者15例;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完成CT检查+X线检查后,属于中央型肺癌患者16例,属于肺错构瘤患者18例,属于转移型肺癌患者11例以及属于周围型肺癌患者15例;从而发现两种方法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以及肺错构瘤方面,完全一致,从而说明CT检查+X线检查周围型肺癌以及肺错构瘤的准确率为100.00%;而对于剩余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例中央型肺癌误诊为转移型肺癌。但总体分析,CT检查+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中央型肺癌、肺错构瘤、转移型肺癌以及周围型肺癌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肺部肿瘤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期间,放射技术的应用,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对于准确肿瘤大小、位置以及形态等系列信息可以充分获取,从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有力依据,表现出安全无创以及操作简单的优势,于临床中表现出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肺部肿瘤 放射技术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与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检查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22年7月之间确诊的10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病理、手术结论作为金标准,分析确定应用CT与MRI诊断的实际价值,希望为今后诊断肾上腺肿瘤提供标准和根据。结果:在本次实验中,经过手术或者病理检验确定后,有71例良性肿瘤患者,2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应用CT与MRI检查后,CT检查定位精度较高,而MRI定性精度较高,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结论:在目前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CT与MRI是主要的方法,对于肿瘤良恶性、位置的判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CT诊断 MRI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管理措施。方法:选取两个肿瘤内科病房,其中一个为实验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共纳入200名患者。采用标准化的护理风险评估工具,针对两组患者开展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实验组进行个性化、预防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指标,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内科 护理风险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74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PICC置管(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护理满意度得出,对照组相对较差,研究组相对更优,P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