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经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对照组以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指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西医治疗 脑梗死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e,MPP)治疗中基于候辩证中药穴位敷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0例、2021年3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耐药MPP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25例基于候辩证施行中药穴位贴敷+阿奇霉素口服,对照组25例施行单用大环内脂类即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更高(x =5.556,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较短(t=6.264,4.576,6.376,9.644;P<0.05)。结论:基于候辩证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可快速改善耐药MPP患儿的中医症候,促进临床疗效提升,促进其预后改善。

  • 标签: 证候辩证 中药穴位敷贴 儿童耐药 支原体肺炎治疗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肝郁脾虚胁痛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对疼痛程度和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期间,随机纳入70例研究对象已通过中医辨证诊断,确诊为肝郁脾虚胁痛。为达成研究目的,对70例患者随机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分别在护理期间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显示在护理1周、2周后,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从心理情绪的评估结果看,两组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郁脾虚胁痛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有助于减轻疼痛、改善不良情绪。

  • 标签: 肝郁脾虚证 胁痛 中医情志护理 疼痛程度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患者采用健脾疏肝法做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对象为医院门诊就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患者80例,收取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患者组别划分采用奇偶数法,分入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西药对其做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治疗;观察组分入患者40例,以健脾疏肝法做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治疗;比较患者胃络瘀阻症候积分、预后疾病复发率,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胃络瘀阻症候积分,治疗后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预后疾病复发率,P<0.05。结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健脾疏肝法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 标签: 健脾疏肝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络瘀阻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桂枝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程度、嗳气频作、腹胀程度、排便情况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恶心、腹胀、乏力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桂枝汤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结果:中医护理方案落实后,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中医症状积分呈明显降低趋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脾胃虚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脾胃虚寒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重症肺炎痰热壅肺气阴两损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2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气阴两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即支持治疗和广谱抗生素治疗等;在治疗组除了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之外,还同时配合参苏饮合千金苇茎汤,治疗14d。比较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APECHIⅡ评分以及肺炎指数积分(CPIS)等相关指标的情况变化,进而分析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14d后,两组患者的中医候积分都比接受治疗前有了明显地降低(P<0.05),14d后的组间比较没有统计意义;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在14d前后的组间差异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14d后的白细胞计数相比于14d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14d前后和两组14d后的组间比较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14d后的CRP、APECHIⅡ评分、肺炎指数积分都比14d前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但是治疗组14d后的以上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疗效的评价方面,两组的中医候疗效并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比对照组的好(P<0.05)。结论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气阴两损时在常规的基础治疗之上配合参苏饮合千金苇茎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理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可以有效降低肺炎指数积分等。

  • 标签: 重症肺炎 痰热壅肺 气阴两损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针刀组、温针灸组和联合组。其中,针刀组40例患者,温针灸组40例患者,联合组40例患者联合两种治疗方法。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优、治疗效果更明显,与其他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针刀治疗 温针灸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型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134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正虚邪恋、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五种型,并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找出中医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正虚邪恋占39例;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G)分布中G1占明显优势,纤维化程度S1-S2占明显优势,肝气郁结型34例,G1~G2、S1-S2为主,肝郁脾虚28例,G2、S1-S2;肝肾阴虚18例,主要为G2-3,S2-S3,气滞血瘀14例,G2-3、S3-S4为主。结论HBeAg慢性HBV携带者中医五个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正虚邪恋到气滞血瘀,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逐渐加重,由实至虚,由气及血,至肝、脾、肾功能失调,符合气血脏腑传变规律。

  • 标签: HBeAg阴性 慢性HBV携带者 中医证型 肝脏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与分析资生丸汤剂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痰湿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入与治疗的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35 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实施了治疗方式,对照组: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患者。观察组 : 应用资生丸汤剂治疗患者。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得出治疗结论。结果:①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4%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0%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在胃痛、腹胀、恶心呕吐方面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 1.05±0.14 、 1.46±0.51 、 0.97±0.15 ;对照组患者在胃痛、腹胀、恶心呕吐方面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 3.01±0.23 、 3.31±0.25 、 2.06±0.41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资生丸汤剂加减治疗有利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痰湿,该治疗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资生丸汤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加减治疗 脾虚痰湿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 6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样本容量: 60例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病例样本,以随机双盲法分组, 30例记作对比组(常规治疗), 30例记作研究组(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综合疗效差异性。结果:研究组综合有效率 96.67%( 29/30)高于对比组 76.67%( 23/30),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患者,采取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有助提升综合有效率,更好改善肝功能指标,整体效果卓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肝胆湿热证 龙胆泻肝汤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病毒性肺炎热与痰候患儿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于我院进行治疗 的小儿 病毒性肺炎热与痰候患者 11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咳痰与发热积分。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咳痰与发热积分无明显差异 (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咳痰与发热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中医药治疗对于 病毒性肺炎热与痰候患儿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较好地改善咳痰、发热等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肺炎热 痰证候 患儿 中医药治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老年病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进行仪器设备管理:根据老年病科仪器设备管理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并实施;提高措 施和计划落实的有效性;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提出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统计并比较PDCA循环运用前和运用后老年病科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设备清洁消毒率、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率、以及医护满意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老年病科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设备清洁消毒率、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率以及医护人员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 老年病科 仪器设备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患者联合应用黄连解毒汤、西药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34例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患者,时间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西药治疗、西药+黄连解毒汤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糖水平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FBG、2hPB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在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阴虚热盛证 黄连解毒汤 西药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指由于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能有效利用),导致血糖水平增高的一种慢性病。应用已有治疗手段,加以糖尿病患者积极监测血糖、保持健康体重、积极锻炼、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可以大大提高,但2型糖尿病需要患者终身监测、治疗,由于病程迁延、长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会使得病人及家属产生焦躁心理,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临床中经典案例的论述和分析,为临床当中对于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同时对于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消渴病 肺胃热盛证 桑黄泻浊胶囊 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