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项肾功能生化指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从2018年5月份~2020年12月份,选择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是否出现肾功能损伤”的标准,分别划分为不同组别,每组均40人。随后,统一按照临床检验要求,搜集两组患者的尿液样本,分别测定出NAG、RBP、β2-Mg、CysC、MA五项指标的水平,并分析其中差异。结果:研究组五项指标的测定水平更高,且其指标的阳性率也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及言语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2020年8-2021年6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例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脑梗死病人按护理措施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本文将病人在言语及肢体上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以强调早期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语言和肢体功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早期护理干预 患者 运动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 活动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给予院内制剂南星筋骨软膏涂擦配合功能锻炼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近1年(2020年1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者89例,回顾临床资料,将单纯采用功能锻炼的4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院内制剂南星筋骨软膏涂擦配合功能锻炼的4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南星筋骨软膏 功能锻炼 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厄贝沙坦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IgA肾病患者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厄贝沙坦剂量,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尿素氮 (4.21±1.61)、血肌酐指标(110.87±6.27)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47.54±4.02)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gA(2967.81±265.25) 、白细胞计数(4.21±1.79)、C-反应蛋白(5.01±1.2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厄贝沙坦能有效改善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厄贝沙坦 IgA肾病 肾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肾衰竭合并SIRS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对其机体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SIRS患者分成参照组35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35例净化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二者效果差异性。结果:治疗后净化组患者炎性指标、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均低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慢性肾衰竭 SIRS 肾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ACI患者为分析样本,随机划分成阿替组(n=54)、银杏组(n=55)。阿替组开展阿替普酶治疗,银杏组在阿替组前提下开展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分析阿替组、银杏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结果:银杏组认知功能高于阿替组,神经功能低于阿替组(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能缓解A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力分级情况、TUGT测试所用时间、FMA评分及步态测试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分级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UGT测试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且均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步态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悬吊训练 脑卒中 下肢功能 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伴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特点.方法用肺功能仪对20例脑血管疾病伴偏瘫患者(试验组)的慢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定,同时与2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肺功能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SVC、FVC、MVV、PEF、FEV_1水平分别为(3.06±1.37)L、(3.05±1.37)L、(56.24±8.63)L/min、(4.55±1.82)L/s、(2.59±1.09)L,低于对照组的(4.38±1.65)L、(4.37±1.65)L、(116.15±6.38)L/min、(8.08±1.33)L/s、(3.82±1.17)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伴偏瘫患者不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同时存在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故在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除了注重肢体功能训练外,也应对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从而实现全面的康复.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偏瘫 呼吸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认知功能障碍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健康的非传染慢性疾病。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 ,已是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并发症 ,而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早期识别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对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认知功能、糖尿病等相关概念,以及影响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大多数研究显示,首次发作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越严重。从发作类型来讲,强直-阵挛性发作被认为是认知功能损害最严重的发作类型,多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其次是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由病灶所在的位置所决定,例如颞叶癫痫最易引起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本身对认知功能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事情的反应时间、对信息的总体整合能力以及注意力均有影响。应用抗癫痫药物能够改善这些由于癫痫本身引发的认知障碍,但是,有报道称部分药物会引起患者在用药后仍然存在认知障碍,因此,对于抗癫痫药物对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癫痫 丙戌酸钠 托吡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躯体控制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简式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下肢FMA评分、Sheikh评分均增大(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Sheikh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减小(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躯体控制能力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益处较大。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1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并且依据诊治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8例)和对照组(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取常规病理诊治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给予诊刮术联合雌孕激素诊治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在临床诊治中,应用诊刮术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可以发挥积极效果,降低误诊率,研究组经诊刮术联合雌孕激素诊治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中,应用诊刮术联合雌孕激素诊治方法,效果要好于单用病理诊治,安全有效,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诊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1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骨折患者病变部位功能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以来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总共36例。基于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个小组,其中使用常规护理的18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的18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病变部位功能的康复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中运用康复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病变功能部位,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进一步探究。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折 病变部位功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15-02
  • 简介:党支部是科室政治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必须在推进学科建设上强化功能、坚强领导、发挥作用。科室党支部实施政治领导必须要在把关定向、队伍建设、管理优化等方面发挥功能,营造和谐兴科的良好氛围,推进学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 标签: 科室党支部 政治领导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接受DDD或VVI起搏治疗,对于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分别选择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及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观察术前、术后心电图QRS时限的变化;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E峰、Ea、左室射血分数;通过QRS时限和Tei指数的相关性评价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心电图QRS时限均有所增加,但RVOT组QRS时限增量较RVA组小.RVA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术前扩大(P<0.05),射血分数较术前减少(P<0.01);RVOT组射血分数较术前减少(P<0.01),减少程度较RVA组小;RVA起搏时较RVOT起搏时E/Ea、Tei均显著增加;结论1.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QRS波形态及时限较窦性心律时变异较小,心电除极向量更趋于正常;2.比较Tei指数等指标,认为RVOT起搏有益于延缓起搏后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恶化。

  • 标签: 右室流出道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康复和护理对于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包括162例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共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进行早期康复和护理。将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以评估早期康复和护理对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早期康复和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自理能力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和护理对于改善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受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外伤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和护理 功能恢复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