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5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7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生化检验,并就2组受检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以及阳性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空腹血糖、2h糖耐受实验值、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420、30.874、21.134,均P=0.000);②研究组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阳性率均为100.00%,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142.208、146.053、127.778,均P=0.000)。结论糖尿病诊断中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显著,容易鉴别,可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液生化检验指标 健康体检者 空腹血糖 血清三酰甘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对广大患者在疾病诊断过程实施生化检验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在疾病诊断过程中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抽取血液4mL,2mL血清血进行生化检验,定义为对照组;2mL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验,定义为研究组。并对生化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血液的钾、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和二氧化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几项生化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过程中与血清血液比较大部分指标没有差异,但在需要研究钾、磷、总蛋白、二氧化碳四项指标水平的时候二者不可通用。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生化检验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予以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中出现异常结果的病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对患者临床生化检验全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中,仪器原因占18.52%,溶血原因占28.97%,标本保存及送检原因占32.71%,患者自身原占20.56%。结论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硬件因素影响。只有对检验全过程开展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检验准确率的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检验结果异常的病历资料,总计80例。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结果导致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失真的原因占比率依次为标本保存及送检、溶血、患者自身、仪器。结论在明确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干预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 患者原因 结果失真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部分生化检验结果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要求。方法采用东芝40T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0例血液标本在不同存放时间的14项生化检验的数值。结果血液标本放置24h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GLU、TP、ALB、TBIL、CHO、K+、Na+、Cl-、ALT、AST、ALP、GGT;血液标本放置8h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GLU、TP、K+、AST;血液标本放置4h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GLU。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是有影响的;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后,其结果偏高的是TP、ALB、CHO、K+、Na+、AST、ALP、GGT;其结果偏低的是GLU、TBIL、Cl+、ALT;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的是DBIL、TG。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收集血液标本的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常规对196名健康查体人员采集静脉血20ml,分别采入反复洗涤的玻璃试管、一次性塑料管、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和普通抗凝管,离心后上机测定常规生化项目。结果采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证明采用各种不同的样品管收集血液标本对生化结果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 标签: 检验结果 血液标本 样品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放化疗患者的营养情况以及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住院的肿瘤放化疗患者29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照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营养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对象对于谷物的摄入量达到正常成年人膳食参考量,但是各组的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动物性食物中,肉的摄入量均超出参考值,蛋奶的摄入量明显低于参考值。研究对象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能量比例符合能量供给参考值。结论患者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需要调整。血象生化指标均符合放化疗标准,能够接受治疗。

  • 标签: 肿瘤 放化疗 营养状况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生化仪器技术也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被广泛使用。血液的生化检验是当前医疗工作的基础内容,因而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高效、准确运行,对于不同真空采血管对12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机制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同时,也为今后相关血液检验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真空采血管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应激状态大鼠脑边缘系统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及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急性应激时NO等自由基对脑损害作用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建立急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取边缘系统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测定组织匀浆NO含量和SOD活力。结果急性应激组大鼠额叶,海马及下丘脑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在海马,下丘脑升高明显(P<0.05),病理形态学改变,光电镜下海马,下丘脑神经细元减少,核仁碎裂胞质及细胞器减少。结论急性应激脑组织NO含量和SOD活力增高,以及对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的损害,可能为应激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 标签: 急性应激 大鼠 脑边缘系统 生化病理变化 研究 自由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分析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体检的3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35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生化检验。检测人员分别对未溶血、轻度溶血、重度溶血的标本进行检验,对比三者的检验结果。结果标本轻度溶血可以对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磷(P)、钠(Na)、钾(K)、氯(Cl)的检测结果产生了显著性影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溶血标本除了对上述项目产生显著性影响外,对钙(Ca)、载脂蛋白(APOA)、清蛋白(ALB)的检测结果也产生了显著性影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标本可以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产生显著性影响。

  • 标签: 溶血标本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在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生化指标检验的1222例患者,其中有130例患者确定为药物影响检验结果,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患者检验结果的药物以及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药物导致检验结果异常的患者占10.64%,其中会产生影响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镇痛药物、抗生素药物、抗癌药物、肾上腺素以及抗风湿药物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检验时,有多种药物会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造成影响,因此在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提高,为患者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指标 药物 对策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集的296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行不同处理,以同侧抽血、1h后送检并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为观察组,以严格按照规范采集送检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比较各自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血液采集部位、是否发生溶血、送检时间等因素均可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侧上肢采集、发生溶血、送检时间过长可导致最终生化检验结果出现明显误差,为此,应严格规范血液标本采集、送检过程,确保检验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送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人员进行研究,将这些人员每人取6ml的血液为研究样本。结果观察组溶血样本中的谷丙转氛酶、谷草转氛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钾离子以及总胆红素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但是碱性磷酸酶和葡萄糖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尿素氮、肌酐以及血尿酸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溶血现象对检测指标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2016.01月到2017.01月100例到我院进行体检的8ml正常人血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样品,将所采集的样品平均放入两个试管内进行处理,其中一管进行反复冻融,使血液样本发生溶血,另外一管血样室温放置,使用医院血液检测部门的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检测仪器对两组血清的总胆红素、尿素氨、肌酐、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尿酸等指标进行检测,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血样的血清的总胆红素、尿素氨、肌酐、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尿酸等指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未发生溶血样本血清的总胆红素、尿素氨、肌酐、直接胆红素4个指标均显著性低于发生溶血后的血清样品(P<0.05);而谷丙转氨酶以及尿酸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样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于血液样品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检测中应尽量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禁食禁饮时间对患儿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I组40例患儿生化检验前禁饮2小时,禁食3小时,II组40例患儿生化检验前禁饮2小时,禁食4小时,III组40例患儿生化检验前禁饮2小时,禁食6小时,对比三组患儿的哭闹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I组患儿哭闹发生率为35.00%,II组67.50%,III组70.00%,I组哭闹发生率明显低于II组、III组,II组与III组患儿哭闹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儿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患儿生化检验前禁饮2小时、禁食3小时,幼儿禁饮2小时、禁食4小时,年长儿禁饮2小时、禁食6小时,符合患儿的生化检验需求,还可避免因长时间禁饮禁食引发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禁饮 禁食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标本溶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导致红细胞内化学物质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使血清呈红色的现象,是影响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导致溶血的原因、标本溶血对常规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标本溶血的发生几率,以期对确保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借鉴。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化学实验室常规测定项目的校准周期,提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将13个生化常规检测项目更换新的试剂、校准后,在距校准完成后0、2、4、6、8、10、12、14、24小时的时刻测定三个水平定值质控血清,以后每24小时测一次,连续测定14天,以定值质控控血清测定结果与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1/6CLIA’88允许误差作为评定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镁(甲基麝香草酚蓝法)校准周期为10小时,肌酐(苦味酸法)校准周期为12小时,总蛋白(双缩脲法)校准周期为5天,其它项目的校准周期均超过14天。结论科学合理地确定检验项目的校准周期既能保正临床化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又能节省试剂和时间、提高效率。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校准周期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