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划定巴尼特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两个地理区,本文描述了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巴尼特页岩和巴尼特-古生界总油气系统(TPS)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有关标准。美国地质调查所对这两个地区(又称“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后,预测巴尼特页岩约有26万亿立方英尺(平均值)待发现的技术可采天然气储量。密西西比系巴尼特页岩是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古生界油气藏所产油气的主要源岩,也是得克萨斯州最重要的产气层。根据测井和商业数据库绘制的图件和石油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巴尼特页岩在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的大部分地区都富含有机质且达到了生烃的热成熟度条件。在与曼斯特(Muenster)穹隆毗邻的本德穹隆一沃思堡盆地东北部构造最深的地区,这套页岩的厚度超过了1000英尺(305米)而且有厚层灰岩互层,而向西其厚度在密西西比系查普尔(Chapped陆架上迅速减薄至几十英尺厚。巴尼特-古生界TPS是在热成熟的巴尼特页岩有大量油气生成的范围划定的,而且这些油气分布于巴尼特页岩的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内,同时也可以运移并聚集在许多常规的古生界碎屑岩-碳酸盐岩储层中。镜质体反射率(Ro)的测量值与目前的埋深几乎没有关联。巴尼特页岩的等Ro曲线和其所生成的烃类类型都表明这个地区曾发生过重要的抬升和侵蚀作用。另外,在沃希托冲断带前缘和米纳勒尔韦尔斯一纽瓦克东断层系统发生的热液事件也增强了这套页岩的热作用。根据地层和热成熟度可将巴尼特页岩分为以下两个产气评价单元:(1)大范围的纽瓦克东裂缝遮挡连续型巴尼特页岩气评价单元,它含有一个最有利的产气区,其中的巴尼特页岩厚度较大(大于91米),位于热作用生气窗(Ro≥1.1%)内,其上、下都有致密不渗透的灰岩层。(2)扩大的�

  • 标签: 总油气系统 地质调查所 页岩气 古生界 穹隆 盆地
  • 简介:戈格兰达格-奥卡雷姆(Gograndag-Okarem)油气区位于土库曼斯坦西部里海盆地的东缘。从晚古生代到晚新近纪,南里海盆地的陆内坳陷经历了复杂的加积和裂谷作用,当时在周围的厄尔布尔士(Alborz)和科佩特山冲断带发生了碰撞造山运动。受挠曲加载和冷却作用的共同影响,盆地沉降速率很高,厚层高频三级层序的存在可以说明这一点。古阿姆河向西进积的大型上新世三角洲体系沉积了一套被称为红色群(RedColorGroup)的碎屑岩地层,厚度接近6000米。这一大型三角洲楔体最初可能是在全球海平面下降时期(5.5Ma?)沉积的,同时在上新世和第四纪逐步由退积转变为进积。这一沉积体系大致和阿塞拜疆的产油层系是同位地层。晚上新世的滑脱构造是科佩特冲断带右旋横推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形成了一系列平行的东北一西南向褶皱构造,其中四面倾伏的背斜聚集了油气。在已知的五个背斜构造带中,只有第一个和第二个获得了商业油气发现,而第三个构造带也有少量油气发现。解释认为,上、下红色组的多层叠置超压储层是在河控低能三角洲环境中沉积的分流河道、分流河口坝和洪积砂岩。根据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了厚度为100~150m的受气候控制的三级层序。发育良好的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沉积层是主要的油气产层,其上覆盖有海侵体系域的暗色页岩(最大洪泛面)(外陆架、前三角洲相)。虽然区内存在高位体系域砂岩(三角洲前缘相),但它们的油气潜力较小。其有效粒间孔隙度为16~27%,渗透率50~1000md,超压10.5~16.5PPg。成熟度研究表明,原地烃源岩未成熟,目前产油区生油窗顶面埋深大约是4000米。根据阿塞拜疆的研究,所推测的烃源岩为迈科普组(渐新统一下中新统)。泥火山、逆冲断层和顺应�

  • 标签: 土库曼斯坦 油气区 石油地质特征 三角洲体系 低位体系域 含油气系统
  • 简介:运用三维(3D)储层规模判定技术再现了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Ainsa盆地Buil向斜周围出露的四套浊积岩体的内、外部几何形态。由于通过横剖面不能分辨和再现该向斜不对称的几何形态。所以,采用了一种新方法进行构造再现,即运用三维倾向域几何模型和三维复原技术,按千米级规模再现方法实现储层规模判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复原褶皱区和地层厚度多变区域地质体的三维几何形态。Buil向斜的三维再现显示出与Ainsa盆地北部构造载荷有关的盆地内背斜的同沉积增长结构和前陆岩石圈的挠曲。

  • 标签: Ainsa盆地 浊积岩 三维构造建模 层面再现 向斜 背斜
  • 简介:经过短短几年勘查工作,已在吐哈盆地西南部初步落实了十红滩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初步查明西山窑组一、二、三岩性段中赋存的南、中、北三条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带。十红滩矿床外围,大间距钻探证实找矿目的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稳定分布;地层泥(煤)—砂—泥(煤)结构良好;岩性—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对砂岩型铀成矿极为有利;在十红滩以西南矿带继续向西延伸;在十红滩以东的白石滩、迪坎儿等地段也发现了工业矿孔;西起苏巴什、东到迪坎儿,大量勘查钻孔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和异常。在哈密坳陷南缘等铀成矿有利地区,钻探查证已初步圈定层间氧化带3~4层,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工业矿孔和铀矿化。系列勘查研究成果展示了吐哈盆地南缘良好的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路是:系统开展吐哈盆地南缘勘查评价,继续主攻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适当探寻侏罗系、第三系中与油气有关的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可能性。建议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深挖细找扩大十红滩矿床规模,探索查证外围新矿带和新层位,预测筛选新的找矿有利区段”三个层次相结合。

  • 标签: 铀矿 地质勘查 吐哈盆地 砂岩
  • 简介:苏里格气田储层致密、薄而分散,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实践证明,水平井是开发苏里格气田的有效手段,但如何确保水平井顺利实施、提高储层钻遇率和实施效果已成为水平井开发的技术难点。为此,以苏里格气田各区块所实施水平井为例,从水平井入靶和水平段地质导向等关键环节入手,梳理了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难点问题,总结出相应的技术对策。通过现场的实际应用,效果明显。图8表1参16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 入靶导向 水平段导向 关键技术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测定地质样品和阳极泥中痕量泥金的方法,即用AmberliteXAD-16型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金,洗脱后的金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同时研究了在盐酸溶液中金形成的氯配合物的吸附行为,发现金的回收率能达到95.48±0.04^(置信度95%)。对不同体积的样品,其预富集的范围在10~75倍之间。金的检出限为0.046mgL^-1。对AmberliteXAD-16树批吸附金的吸附等温线和

  • 标签: 树脂预富集 地质样品 阳极泥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基于地质分析的评价方法,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评价认为,得克萨斯州二叠盆地地质区米德兰盆地沃尔夫坎普(Wolfcamp)页岩中的石油技术可采资源量均值为20048桶,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量均值为16万亿立方英尺。

  • 标签: 得克萨斯州 盆地地质 石油技术 资源评价 页岩 美国地质调查局
  • 简介:为了模拟油藏的变形作用,我们研发出一种以地质力学为基础的构造恢复方法。该方法依据有限元法模拟岩体的物理状态,研究非均匀物质的性质、层面滑动以及断层的机械交互作用。为了论证该方法的意义,我们对沙箱模型中一条同沉积的铲状正断层的上盘(它是评价复合断块油藏的相似体)的变形作用和断层的发育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数字模拟结果,以便研究断裂作用发生的年代。数字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极为一致,由此,使我们在油藏演化及其变形作用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研究压缩变形作用,我们还运用露头资料,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野外的褶皱实例。本文通过实例解析了怎样认识未发现的断层和裂缝、油藏的隔层、油气的运移路径以及油气的圈闭,怎样利用这些认识做出决策以及如何降低勘探风险。研究表明,与常用的几何法构造恢复技术(缺乏力学依据)相比,基于地质力学原理的恢复断块油藏和裂缝油藏的方法,在工业应用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质力学 构造恢复 断层 油气运移 油藏模型
  • 简介:结合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火成岩发育区碳酸盐岩地震地质模型,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获得叠偏剖面,分析不同形态、不同沉积相和不同储层组合的生物灰岩地震响应特征,如振幅、频率、相位等,为火成岩发育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资料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火成岩发育区 碳酸盐岩储层 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特征
  • 简介:从1987年12月到1991年3月,多家作业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孔乔(Coneho)县的国王(King)砂岩下段[宾夕法尼亚系上统锡斯科(Cisco)群]油气层带对25个远景圈闭进行了测试。他们综合应用了地下地质、航空气体遥感普查、地表放射性测量、土壤磁化率测量扣土壤气烃类测量等方法来确定远景圈闭。在国王砂岩中获得6项新发现或扩边发现,而在较深的戈恩(Goen)灰岩也有3项油气发现。这样就使估算的勘探成功率达到:36%,而到1998年勘探和开发的总成本大约为每桶探明可采油当量0.89美元。每个成功远景圈闭的发现井井位主要是根据地下地质和地表地球化学数据的结合而确定的。作为要详细介绍的实例,我们将提供布雷迪溪(BradyCreek)扣阿加瑞塔(Agaritta)油田的有关资料。阿加瑞塔油田是两个最大的油田之一,它的发现依据了下列数据的结合:(1)区域地下地质预测;(2)航空油气遥感;(3)隙间土壤气烃类数据;(4)土壤磁化率测量数据;(5)由伽马射线光谱计量的地表钾和铀的含量。在隆瑟姆达夫Ⅱ(LonesomeDoveⅡ)一派帕德里姆(PipeDream)油田(国王砂岩油田),部分地区也测取了地表地球化学数据。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土壤气烃类测量和土壤磁化率测量的异常具有互补的特征。随后在阿加瑞塔油田东北方对国王砂岩层带的勘探并没有发现任何产油圈闭,但却导致了塞尔登(Selden)气田、95新年油田和迭克马(DarkHorse)油田的发现,它们的产层都是较深的戈恩灰岩。

  • 标签: 得克萨斯州 地质预测 油气田 地球化学相 地表 美国
  • 简介:二室在“八·五”期间,围绕寻找四川油气勘探的后备区层,设置了23个课题进行研究。迄今,大部分课题已提交了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在认识上、方法上取得五大主要方面的重要或突破性进展,而且紧密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16个主要勘探目标和46口井位部署建议。本文试图一方面通过综述这些进展以向领导和同行们介绍与推荐这些成果,另方面,欲在他们所提勘探建议的基础上,对勘探目标作进一步比较、分析和排队探讨,以期对四川油气勘探的后备区层问题的解决。

  • 标签: 四川盆地 油气勘探 后备储量 研究
  • 简介:上侏罗统海因斯韦尔组页岩目前被认为是美国陆上潜力最大的新兴页岩气区带之一。其天然其估算资源量高达数百万亿立方英尺,单井控制储量估计多达754z,立方英尺。这个页岩区带分布在得克萨斯州东部和路易斯安那州西部的边界附近,跨越了16个以上的县。虽然其所在的盆地已经有了很长的油气勘探历史,而且对中生界地层的研究也已比较深入,但还没有开展过针对海因斯韦尔组页岩的综合地质研究。文中首次分析了这套页岩的构造背景、地层发育、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断裂发育以及页岩气开发面临的诸多挑战。基底构造和盐构造运动影响了伴随墨西哥湾开启而发生的碳酸盐和硅质碎屑沉积。海因斯韦尔组页岩是一套富有机质且富碳酸盐的泥岩,沉积环境是局部缺氧的静海深海盆地,沉积时期是启末里支期到早提通期,与导致全球性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沉积的二级海侵事件(second-ordertransgression)有关。海因斯韦尔页岩盆地的北面和西面分别是斯马科弗(Smackover)和海因斯韦尔LimeLouark层序的碳酸盐岩陆架。多条河流分别从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向这个盆地输送沙质和泥质沉积物。海因斯韦尔泥岩由多种岩相构成,包括生物扰动钙质泥岩、纹层状钙质泥岩和粉沙质球状粒硅质泥岩,还有未分层的富有机质硅质泥岩。可见数量不等的草莓状到胶状黄铁矿,它们以结核、薄层和单个微球丛的形式出现,并交代方解石胶结物和软体动物壳。海因斯韦尔页岩气储层的特点是超压,孔隙度平均为8-12%,含水饱和度(Sw)20-30%,渗透率在纳达西级,厚度70-100米,初产量最高可达3000万立方英尺/日。储层埋深在3000-4700米之间,页岩气井的水平井段长度一般为1000-1700米。典型的海因斯韦尔页岩气生产井的产量递减曲线要比其他页岩气区带的

  • 标签: 路易斯安那州 综合地质研究 得克萨斯州 页岩气 上侏罗统 产量递减曲线
  • 简介:为了给始新2组的储层建立一个地质模型,本文综合使用了层序地层学原理和3-D地质统计模拟。这套储层位于中东分隔中立区沃夫拉(Wafra)大油田,是几套碳酸盐岩产层中的一个,已累积产油超过330百万桶。始新2组的时代属于古新世,由一系列相互叠置的缓坡相白云岩储层单元组成。这套储层在总体上是一套海退层序,包括有4个高频层序,分别显示了由海进到高位体系域的变化。对始新2组的模拟涉及3个重要步骤:(1)在岩心岩相与测井响应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以便预测非取心井的岩相;(2)利用所预测的岩相曲线构建层序地层格架;(3)采用地质统计方法将岩相、层序地层格架及空间对比加以综合。研究中创建了多个地质模型或获得了多种结果。在30个具有相等概率的可能模型中,每一个模型的岩相、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都有所不同。为了筛选出可用于油藏模拟的单一模型,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视觉、统计学及石油体积方面的评价。由此得出的单一模型实现了累计石油高产区与粒状灰岩预测发育区(即大量油气聚集区)之间的良好对应性。有关的3-D地质统计模型也解释了该油田的压力下降和水侵问题。

  • 标签: 地质统计方法 层序地层学 储层建模 大油田 科威特 层序地层格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