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东周楚式戈斑纹的处理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SEM、EDS、EBSD研究了上海博物馆藏的楚式斑纹戈的成分、显微组织和相组成,讨论了其制作工艺。结果表明:东周楚式戈富锡层厚度不均,以十余μm左右的厚度居多,最多处由4种不同物相组成,分别为η相、ε相、δ相及(α+δ)共析相。富锡层与基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与现有其它富锡工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认为此件楚式戈与其它地域的富锡技术具有共同的工艺特征,应为热镀锡工艺。但在工艺参数掌控方面应呈现地域上的差异。

  • 标签: 楚式斑纹戈 富锡工艺 SEM 铜锡合金
  • 简介: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三峡地区的古代器物以石器、陶器等居多,而瓷器发现相对较少,导致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滞后。本文即以复旦大学2001年对三峡麻柳沱的发掘为前提,综合三峡其他墓葬遗址所出材料,对三峡地区瓷器的起源、发展以及组成因素,三峡地区阶段性经济发展等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三峡 麻柳沱 瓷器 组成因素
  • 简介:一、引言通过大量的实物观摩和资料调研,我们发现萧梁铸钱工艺思想之先进,钱范的设计、布局之合理,钱范的制作水平之高,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科学内涵.萧梁钱币叠铸工艺思想先进且技术上也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就说明,萧梁钱范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优良性能,是不可能满足萧梁钱币叠铸的复杂工艺的.按照现代铸造学和造型材料的理论,并且参考有关学者对古代陶范研究的成果①②③,可知萧梁钱范应具有下列基本性能:1.可塑性、复印性、脱模性良好;2.足够高的干湿强度和干硬度;3.足够高的耐火度和化学稳定性;4.收缩-膨胀率低;5.发气量足够低;6.足够好的高温退让性;7.足够好的充型性能.为了能够满足上述的基本性能,就必然要求在制作钱范时,首先要精选合适的原料,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如粉碎、精选、配制、练泥、陈腐等等环节,缺一不可.亦即钱范性能的优劣、铸件质量的好坏、铸钱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钱范原料的选择和对其进行的相关处理上.2003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我们在鄂州博物馆文物复原复制研究所进行萧梁钱币叠铸工艺的模拟实验时④,董亚巍先生亦反复强调原料的精选、配制、练泥、陈腐等环节的重要性,本次实验中,由于对钱范材料选取及处理恰当,实验取得了成功.

  • 标签: 萧梁铸钱 矿物组成 科学技术 X射线
  • 简介:景德镇湖田窑北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新出现了褐色点彩装饰器物,其工艺特征、技术来源和对景德镇元代以后釉下彩绘工艺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体式显微镜、高温热膨胀仪等,分析了8件北宋褐色点彩瓷枕样品的胎、釉、彩的化学组成,及胎体吸水率和烧成温度,初步揭示了景德镇湖田窑出土北宋褐色点彩瓷枕的制作工艺和化学组成特征。结果显示,褐彩瓷枕胎体表面留有明显的网格纹痕迹,在棱边内侧有镶接和泥条加固痕迹,应是在布上拍打成泥片后,逐面镶接成型制得;胎体烧结状态、烧成温度和吸水率相差较大,表面褐色图案为采用富铁原料在胎体表面彩绘后,施灰釉后经1100℃以上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明晰其化学组成特征和工艺特征信息,而且将为研究和揭示景德镇早期彩绘装饰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湖田窑 褐色点彩 化学组成 制作工艺
  • 简介:为了研究多种釉色汝官瓷和钧官瓷的原料来源、成分和分类关系,正确鉴别两窑瓷器,应用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定了一组清凉寺窑汝官瓷片和一组钧台窑钧官瓷片的主量化学组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汝官瓷胎、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的原料产地和配方则明显不同;从主量化学组成上可以较好地区分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样品。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汝官瓷和钧官瓷的原料产地、起源关系、真伪鉴别和提高仿古瓷器的质量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 标签: 汝官瓷 钧官瓷 PIXE 主量化学组成 多元统计分析
  • 简介:油画具有色料种类繁多、同一色系的颜料多样及对环境比较敏感等特性,加上颜料自身的风化作用,仅凭肉眼难以分辨。在修复性保护工作之前,对需要补色、补底处原色料的鉴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以便为修复时色料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等方法对7幅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待修复的潘玉良油画矿物色料进行了物相及成分分析,讨论了补色修复时色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因色料粉之间不兼容(起化学反应)而对画作造成的二次伤害。

  • 标签: 油画修复 色料 XRD 潘玉良
  • 简介: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传承人类文化记忆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公共机构,现代博物馆所具有的内涵与作用已远远超越其最初成立时单一的收藏与展示功能,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态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理应成为当下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构成,这既是当代博物馆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也是博物馆建设的文化自觉。本文试图探讨博物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实现方式,以期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更好地践行自己的文化担当。

  • 标签: 非遗传承与保护 博物馆建设 历史责任 文化自觉 实现方式
  • 简介:二十世纪初,有一位美国教师路得·那爱德(LutherKnight1879-1913)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经由上海径直人川到达成都,任教于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那爱德先生在川期间以教学为职,除为人之师、教书育人外,还利用一切时机在四川境内和成都城乡拍下了数以百计的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尤以真实记录辛亥革命在川取得胜利、成都民众聚集皇城内外庆祝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的数幅旧照更为引人瞩目。

  • 标签: 路得·那爱德 中国 成都市 文物考古 四川 皇城
  • 简介:用探针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技术测定元-明年代的香港青釉瓷、元-明年代的广东青釉瓷、宋-元年代的福建青釉瓷样品的化学组成,用胎式、釉式和主成分分区的方法,研究了香港样品主要来源于广东青瓷窑场的制品,部分来源于福建青釉瓷产品。它们同属于南方青釉瓷系列,但是其胎质成分与浙江龙泉的正宗青釉瓷不同。然而,釉式的组成分布显示,香港、广东青瓷釉与龙泉青瓷釉的化学成分有部分的重叠,表明前两处的仿龙泉青瓷釉在外观上与正宗的产品有相似的质素。

  • 标签: 微探针型X荧光光谱技术 香港青釉瓷残片 化学组成 源区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