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白伞盖经》是藏传佛教中十分重视的密宗经典,最早译白于吐蕃时代。目前,发现敦煌藏文佛教文献中《白伞盖经》有两种译本;后弘期编纂的藏文《大藏经》中有四种译本,本文重点对《甘珠尔》中的各译本之间及与敦煌本之间进行了比对,分析相互之间的关联。同时,通过解读《白伞盖经》的内容,探讨《白伞盖经》之所以受到吐蕃社会重视的原因。

  • 标签: 敦煌藏文 密宗 《白伞盖经》
  • 简介:建筑明器特指中国古代用于随葬的各种“建筑模型”,它虽属“有物而不可用”之列,是“事死如侍生,事亡如侍存”礼制思想支配下的随葬品,但却又是最贴近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形似”之物.

  • 标签: 建筑模型 审美特征 明器 社会生活 社会风俗 随葬品
  • 简介:2015年6月29日,“生命之绘—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开幕。我馆吕章申馆长、黄振春书记等出席开幕式。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主席张志忠,华特迪士尼动画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玛丽·沃什及《超能陆战队》的导演唐·霍尔和我馆副馆长陈履生出席并致辞。本次展览围绕迪士尼九十多年来创造的经典动画故事和人类社会友谊、家庭、勇气与爱四大主题展开,并通过展出独特的原画艺术作品阐释主题。

  • 标签: 经典动画 迪士尼 动画电影 策展人 艺术作品 陈履生
  • 简介:博物馆的陈列是一门艺术,它在给观众提供知识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一个陈列展览只有寓教于美,将主题内容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对观众有吸引力,才是成功的.

  • 标签: 陈列展览 陈列设计 熏陶 主题内容 观众 过程
  • 简介:"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审美文化与后工业时代的科学理性主义和艺术自治主义相对应,与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也是相对的.它以超功利性和愉悦性为原则,并将之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使之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模式.

  • 标签: 博物馆 审美文化构建 文化消费 导向作用 陈列展览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博物馆与市场化”、“以人为本”、“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与公众”等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吸引公众,融人社区,树立形象,维持生存,更好发展,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这归根到底取决于博物馆能否用自己的独特手段吸引公众。对此,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博物馆的定义,对博物馆的诸功能进行评价。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审美功能不仅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而且由于它在其他功能实现中所起的独特作用,使得审美功能成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

  • 标签: 审美功能 博物馆 心功能 九十年代 以人为本 独特作用
  • 简介: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经过三年的建设,顺利开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建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一号工程”主体项目,全馆占地面积1.782公顷,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其中展厅面积8902平方米,报告厅面积1279平方米。用于宣传展示功能面积达10181平方米,超过总面积的51%。

  • 标签: 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 红色经典 占地面积 综述 陈列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新四军革命先烈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人民解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讴歌新四军先辈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历史贡献,5月28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开幕。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红色记忆 新四军 作品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2011年10月10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在人行伊犁州中支新办公大楼搬迁一周年之际,人民银行伊犁州中心支行与伊犁州钱币学会,联合举办了“红色经典”职工钱币邮品收藏展。伊犁钱币学会名誉会长、伊犁州党委副秘书长王荣新,伊犁钱币学会会长、人行伊犁中支党委书记、行长曹刚和州总工会、州文明办领导及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红色经典” 钱币学会 伊犁州 收藏 邮品 职工
  • 简介:辽阳是一座具有近24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战国至后金,这里始终是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流传至今的古典文学和史学名著中,有不少反映古代辽阳社会生活的作品和篇什。本文拟以历史的演进为经、以典籍的流传为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梳理和提炼,以期加深对辽阳人文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经典文学作品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 辽阳 描写 文化古城
  • 简介:正值柴尔德去世50周年之际,上海三联书店将翻译出版他的系列经典著作,具有纪念和学习的双重意义。对于一般的考古学家来说,在其身后50年的遗作大概只剩下历史价值了。但是,当我们在阅读柴尔德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写的著作时,仍然可以体会到其巨大的魅力和深邃的洞察力。而在国际上,虽然1960年代欧美的新考古学变革已使柴尔德所倡导的文化历史考古学范例成为历史的过客,

  • 标签: 史前考古学 柴尔德 变革 代表作 论著 上海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