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原贫困地区续修县市志重点记述好"扶贫开发"意义重大.其内容可包括扶贫工作的方法、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果等,在篇目的安排及体裁选择上均予以体现.

  • 标签: 贫困地区 地方志 扶贫工作 国家政策 建设成绩 篇目安排
  • 简介: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多方不利因素限制了其科学、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特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 标签: 渝东南民族地区 红色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 简介:一、前言随着海内外客家研究的不断升温,客家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客家文化渊源于古代中原文化。历史上中原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中原人经过多次迁徙,辗转到达南方,他们与南方的畲、瑶等其他百越各族经过长期的融合,逐渐形成一支既保留中原文化主流特征,

  • 标签: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客家研究 和平 河源 中原文化 地域文化
  • 简介:两河流域文明的神话是人类最古老的神话遗产,其中的宁鸟尔塔神话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梳理并释读了现存关于这位大神的楔文泥板文学作品,对这位兼具毁灭的战神和开发的农神两种形象的大神之身份、地位、故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透视其破除旧的原始部落文明,建立奴隶制文明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似乎矛盾身份背后的统一性。此外,本文通过对宁乌尔塔神话中的故事背景、地域、情节和物质的探讨,展现并分析了两河流域文明通过对其周边地区进行征服、原材料贸易、发展水利和农牧业开发等活动,在西亚地区文明冲突与交流方面发挥中心辐射作用的基本事实。

  • 标签: 两河流域 神宁乌尔塔 战神农神事迹 征服 开发
  • 简介:“巴蜀”与“西南夷”之辨“巴蜀”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读,狭义上的巴蜀为政区概念。专指战国末期以后的巴郡和蜀郡两地:广义上的巴蜀则是地理文化概念,指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风俗都近于巴郡蜀郡的区域.如“巴蜀四郡”“三蜀”等均属广义上的巴蜀概念。“西南夷”的说法则始自司马迁,他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提出“西南夷”的史学概念,并称夜郎、糜莫、滇等“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 标签: 西南夷 巴蜀 文化概念 开发 汉化 犍为
  • 简介:宋代阆中陈氏父子是吾蜀历史上的名人,其父位居清要,其子出将入相,可算有宋一代的能员(萧望之称张敞为"能吏",许子将谓曹操为"能臣",刘备评向宠为"能").虽然蜀人未必尽知,但是为之立传.他们的言行举措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值得我们文史工作者研讨.对于陈氏父子的家教、治学、处世,笔者曾有短稿论及,现在根据史籍记载,着重研究他们担任地方官员时的为政言行,以此探讨宋代能员对地方开发的重视和措施,作为今日研究文史"古为今用"的借鉴.事实胜于雄辩.摆出事实,自然能够据事判断,明白道理.所以笔者采用抄书点评,即事说理之法,以求节省笔墨,避免空谈.

  • 标签: 陈省华 宋朝 地方开发 陈尧叟
  • 简介:民族文化建设作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西部民族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建设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社会进程.相关问题的研究尤其重要.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民族文化 建设
  • 简介:我从未到过纳雍县,但三十五年前纳雍就给我一个难忘的印象,那时上山下乡和“疏散下放”搅得人心惶惶,人们既急切于知道哪些地方出产丰富、交通便利,能让下乡之人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也想了解哪些地方属于地瘠民贫,以求自己的亲人下去少“吃苦”,而纳雍就是当时社会上谈虎色变的几个地方:“威、纳、赫”,“黎,从、榕”之一。然而,纳雍地方怎样苦,怎样穷却没有感性认识。

  • 标签: 西部开发 《纳雍县志》 中国 贵州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从1983年“两西”建设开始的。经过18年的努力,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由1982年底的1254.42万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121.75万人,绝对贫困面(以下简称贫困面)由74.83%下降到6.02%,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根据省统计局贫困人口监测统计,到1999年底,我省仍有121,75万贫困人口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其中民族地区有21.15万人,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17.37%。1999年民族地区基本解决温饱15.74万人,但返贫10.72万人,67%的扶贫成果被返贫人口抵销。因此,能否搞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这直接关系到我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的实现问题。

  • 标签: 农村贫困人口 绝对贫困 返贫 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 甘肃民族地区
  • 简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目前,全国上下人人关心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已经到来。如何充分发挥地方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 标签: 西部大开发战略 服务 中西部地区 决策 中国 发展
  • 简介: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结合旅游、地产、娱乐、商业、文化为一体的新型业态,是现代人旅游需求增长、休闲生活方式转变、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消费模式转变的产业。也是国家大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结果。文亿旅游综合体则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开发模式.其以旅游为先导、以文化为核心。以房地产为平台和消费载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吸引了很多旅游创业者和消费者。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作为景洪州政府旅游二次创业的核心项目,在政府政策支待、企业投资先行的情况下进行开发,既要发扬传统文化竞势,又要型新文化发展理念,以文化为核心来提升旅游价值,其最终的发展结果要兼顾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企业型造经济效益、有效满足游客需求和社区居民生活受益等多个方面。作为文化旅游综合体新业态的代表之一,“告庄西双景”当前开发效为成功,游客接待量屡创新高,传统文化得以承爱扬、社区居民评价良好,旅游地产发展势头旺盛,故其开发模式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告庄西双景”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深度防谈和实地参与观察法收集相关信息,阐述当前“告庄西双景”的旅游发展情况。探讨其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分析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有利于其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告庄西双景 文化旅游综合体 开发模式 存在问题
  • 简介:许多第一次听到客家话的外地人常产生听日语的错觉。客家话不一定是最像日语的汉语方言,日语也不是最像客家话的“域外方言”,但客家话与日语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 标签: 汉语方言 客家话 日语 教材开发 促音 入声
  • 简介: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其地理位置、地域面积、资源分布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经济发展与繁荣对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整体发展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同其他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障碍,如政治、法律、宗教、伦理、文化、心理、制度、教育等。

  • 标签: 西部民族地区 障碍因素 经济开发 西部大开发战略 经济发展水平 非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