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无疑和西方分不开.它的理念和方法最初都来源于西方.而浅层次地追摹西方的方式简单说来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西方当代艺术的图式和手法依葫芦画瓢、亦步亦趋;另一种则是迎合西方的东方或中国趣味标准,呈现西方人所希望看到的中国艺术形象.……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中的中国 中西方文化
  • 简介:  敦厚朴实灵气四溢--李文岗印象  说到重庆书法,没有人不立刻想到李文岗;说到流行书风,人们也会禁不住想到李文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李文岗的书法在国内获得了许多大奖,如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李文岗就连续获得了三、一、二等奖.在2002年举办的"首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上,李文岗等人的作品更是引起了全国书坛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热切关注.……

  • 标签: 中青年书法 书法篆刻 伦看看
  • 简介:漫画反映现实生活,展露特定历史情境中个体及群体的思想倾向,在中国近代女性形象建构问题上具有独特价值。民国女性主题漫画主要有四种类型:象征家国母亲;以女性为载体反映新旧道德冲突;。新女性。批判;女性身体观看,总体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女性有改革要求但评判标准新旧混杂。郭建英和梁白波分别从他者和自我两种角度出发描绘女性漫画形象,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观念建构的曲折进程。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典型个案入手,提出漫画是漫画史、也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以漫画图像为中心,进行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漫画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

  • 标签: 民国漫画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 简介:随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关注教师艺术创作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览”正是聚焦“美术教师”这样一个群体,旨在提升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开创艺术教育改革新局面。

  • 标签: 美术教育 教师 创作 教学
  • 简介:在16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曾经有过一场围绕着如何描绘女性裸体形象的较量,它虽然对欧洲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如今却被人忽略了。先是米开朗琪罗创造了一种革命性地描绘女性身体的方式,就如他的《圣家族圆形画》所展示的那样,然后,是达·芬奇以其《勒达》做出回应,用的是一种同样新颖却更具影响力的方法。

  • 标签: 形象描绘 女性身体 裸体 开朗 提香 佛罗伦萨
  • 简介:儿童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意义的过程。意象是儿童塑造形象的重要因子,往往被认为是儿童绘画的重要内容,成人很多时候都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儿童创作的画面.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和体会。本文以意象为重点,分析意象的形态及功能,通过关联趣味、心灵触发尝试实践,并根据儿童形象塑造时的评价和后评价的激励性语言强化儿童的意象创作,形成融合性创作的策略,从而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和儿童创作的乐趣。

  • 标签: 美术创作 形象塑造 意象 教学策略 意义 融合式
  • 简介:日本浮世绘诞生于江户时代,被誉为是大众文化之花。江户时代在文化上承袭了中世文化中的"雅",亦开启了近世文化中的"俗",被誉为"雅俗融合"的时代。作为美术领域中的浮世绘版画,在漫长的江户时代的历史过程中,如何体现从上方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过渡?本文以锦绘时期的铃木春信、黄金期的喜多川歌磨、末期的歌川国贞三者的美人画为素材,探讨美人画人物形象的变迁与"雅俗"关系的转变。

  • 标签: 美人画 人物形象 诗意 艳俗 “雅俗”关系
  • 简介:在北师大附小的书法课上,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性格天真烂漫,思想活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初我曾为有些学生上课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课,随便做小动作而发愁。可小孩子的热忱,是任何年龄阶段的人不可比的,何不抓住这点更好地改进我的教学呢,所以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 标签:
  • 简介:作为“亚运整体视觉设计研究中心”团队的核心成员,本文期望以解读的方式,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亚运城视觉形象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广州亚运会视觉形象景观的地域文化特征来源、设计规划思考。以期获得以点代面之效,梳理整个亚运视觉景观设计项目的思路、过程,既是介绍、回顾、总结,为广州亚运留下一份历史的痕迹,也为社会、媒体对视觉形象景观的基本概念理解做一引导。

  • 标签: 地域文化 广州亚运 亚运城 视觉形象景观 规划设计
  • 简介:在新中国十七年的工业题材绘画中,画家们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出发,创作出了相当数量的、能够表现出钢铁与新中国现实生活关系的视觉形象:从可以加强国内地区间物资交流的铁路,到可以减轻农民劳作、承载着农业现代化理想的拖拉机,从足以代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的“钢都”,再到创作最新最美图画的“为钢铁而战”。这其中包括有“物”的形象,如铁路、拖拉机和钢材;有“空间”的表现,如钢厂外景和生产车间的出钢;也有“人”的表现,如炼钢、夺钢等代表工人阶级的钢铁工人形象。论文尝试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画坛,从美术家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立场出发,考察工业题材绘画的衍变、钢铁作为新事物入画的情形;并以具体绘画作品为例,考察钢铁形象生成中创作和接受的互动以及钢铁形象的象征性与新中国视觉构建体系的关联,对钢铁为什么入画,以及如何入画的原因提供可能有效的解释。

  • 标签: 钢铁形象 工业题材 绘画 新中国 民族国家
  • 简介:自1959年建成以来,人民大会堂就成为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讨论并决议国家大事的会议中心;同时,它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各国首脑和国际友人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因此,这座宏大的殿堂式建筑天然具有着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象征意义.在这层意义上,装点着人民大会堂的众多的书画艺术品成为新中国精神风貌和艺术形象的最直观的代表,其中尤以中国画为最.这不只是因为陈列品中中国画数量上的优势,还因为中国画独具的最完全地反映出中国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社会风貌的特质.因此,人民大会堂得到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支持和热爱,征集并收藏下极为丰富的中国画作品.它们的创作者中,既有蜚声中外的画坛巨匠,也有前途无量的中青年才俊;而他们笔下跃然而出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装饰着人民大会堂的大厅小室、壁上堂前的同时,其中大多数作品还代表了建国以来中国画创作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 标签: 人代会 党代会 政协会议 国家形象 新中国 代表
  • 简介:2015年3月19日,中国美协在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召开了2015年度工作会议。不少主席团成员刚刚参加完全国两会,作为美术家代表提交了非常有价值的有关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提案,现在又与各地美协代表和中国美协各艺委会代表相聚一堂,展望未来,部署工作,共商美术事业大计。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张学平,中共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许钦松、李翔、杨晓阳、吴为山、何家英、范迪安、曾成钢,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陶勤、杜军,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协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徐里秘书长主持。

  • 标签: 中国美术 艺术中心 形象 人民 繁荣 年度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