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影响受众认知,社交媒体己成为受众接触风险事件进而形成风险感知的重要介质,其如何影响风险感知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调查法探究了上海、福建及浙江三地的高校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古雷PX项目爆炸事件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交媒体使用成为受众风险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2)在选择性机制影响下,受众选择的风险信息类型在社交媒体的媒介接触程度与信息满足度对风险感知影响中起重要调节作用。(3)当受众选择缓解风险信息时,媒介接触程度与信息满足度均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同时通过媒介信任度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风险感知。(4)当受众选择风险相关信息时,媒介接触程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而信息满足度除了直接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外,还通过媒介信任度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 标签: 风险感知 社交媒体 媒介接触程度 信息满足度 媒介信任度
  • 简介: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公众情境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相结合的视角,考察了512名中国高校在校生的慈善募捐行为,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比较了三种模型,即情境支持模型,信息获取一行为意向模型和行为意向—信息获取模型的拟合程度。最优拟合模型——信息获取一行为意向最简约模型指出,个体的问题认知首先预测其对募捐相关信息的获取,而后信息获取又与个体的态度和主观规范一起预测其募捐行为意向。同时信息获取对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募捐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公众的慈善募捐行为提供了建议。

  • 标签: 慈善募捐 公众情境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 内在机制
  • 简介:摘要:社交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时代人类有着不同的社交,当今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社交已经不再单纯是人与人认识的手段,它更多成为一种目的。尤其是新型匿名社交的出现,凭借其高度的隐秘性与门槛低的特性,使社交的意义有了新的变化。而大学生处于社交的过渡期,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另一方面又缺乏成熟的社交观。因此,本论文以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宏观到微观,先样本后总体,探索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和社交行为的变化,并期望在变化中找到不变,对大学生社交有一些启发与指导。

  • 标签: 大学生 社交的变化 新型匿名社交
  • 简介:新广发[2015]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总局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现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新闻出版 从业人员 广播影视 广电总局 行为 廉洁
  • 简介:为切实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区纪委、市局党组、纪检组关于“两个责任”的精神,朔州市国土资源局朔城分局党总支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要求,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强化担当,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党总支主体责任,大力支持纪检组实现“三转”,落实监督责任

  • 标签: 国土资源局 朔州市 责任 分局 党风廉政建设 全局性
  • 简介:<正>网络媒体的快捷、迅速、海量、互动,似乎一剑封喉,不少人认为已置传统媒体于死地。唱衰传统纸媒的不是大有人在,而是风起云涌,几乎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并且,唱衰纸媒的,大多是纸媒从业者自己。传统纸媒真的是穷途末路吗?真的到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地步了吗?我们的答案是:未必。传统纸媒中的主流媒体[1]无法替代。传统纸媒中的以街谈巷议、小道传闻、家长里短、心灵鸡汤、娱乐八卦为内容的媒体将可能被同类同质的网络微媒体、自媒体所吞噬。

  • 标签: 《河南日报》 心灵鸡汤 论传统 中原经济区 国家战略 一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