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俄罗斯在外交领域获得诸多重大突破: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政策中大国合作理念在俄美关系中明显体现;俄罗斯与欧盟的现代化伙伴关系倡议进入实施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俄罗斯利用金融危机重掌独联体地区的主导权。尽管俄罗斯外交2010年取得了近些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但是俄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俄欧现代化伙伴关系的前景仍充满变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北约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与军事渗透也并未停止。

  • 标签: 俄罗斯外交 俄美关系 俄欧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
  • 简介:在荷兰对印尼群岛的殖民统治及欧亚文化交流过程中,印尼形成一个新的族群——欧亚裔印尼人,他们在法律上一直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初期出台了一系列国籍法,对欧洲外侨人籍采取主动制原则,但多数欧亚裔并不愿意加入印尼国籍,这有其深刻的原因所在,本文试图就此做一浅要分析。

  • 标签: 战后初期 欧亚裔印尼人 国籍 选择
  • 简介:欧盟外交政策是欧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由于欧盟的特殊性,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它也是一个研究难题。本文认为,欧盟外交政策不仅包括人们经常所说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还应包括其共同对外贸易、援助以及扩大等政策。欧盟的国际战略地位取决于其对地区和国际的影响力,以及其成员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一致对外。尽管欧盟国家致力于外交协调和趋同,并取得了进展,但将外交和防务权力上交给设在布鲁塞尔的超国家机构的想法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这意味着欧盟将继续以不完全或不平衡的“一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 标签: 欧盟 外交政策 战略地位
  • 简介:9月中旬爆发于美国的民众“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活动不仅迅速在全美蔓延,而且不断向世界扩散。比较直观地看。美国民众与金融业的矛盾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和阶级矛盾激化、两党政治矛盾和恶斗是引发抗议活动的主要因素。目前,抗议活动尚处于内聚人气、外溢影响的发展阶段,未来能否发展成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活动尚待观察。但从时代背景看,抗议活动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深层危机和美国政治经济模式的深层弊端,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趋势。抗议活动虽不可能发展成为美国大规模社会动乱.但对美国政治、社会乃至内外政策的影响将会逐渐显露。

  • 标签: “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 美国社会 政治经济模式 阶级矛盾 党派政治
  • 简介:一、泰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泰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1954—1986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倍,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3倍。近4年泰国经济更是加速发展。1987,1988、1989、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4%、11%、10.8%、9.8%。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人均国民收入 成功之路 产业结构演变 农业工业化 增长速度
  • 简介: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进行外交围堵,军事打压和经济制裁。为了摆脱外交、经济困局和进一步强调国家的发展道路,俄积极推进“向东看”政策。俄不断巩固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加大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试图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加强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成为中俄合作的新动能,“带盟”对接为中国企业走向俄远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对接平台,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性与风险性。

  • 标签: 中国企业 俄罗斯 “走出去” 政策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经济制裁
  • 简介:莎士比亚把喜剧原作《李尔王》改编成为一出杰出的悲剧,创造性地增添了一些场面和人物,如暴风雨中的荒野,有关葛罗斯特及其两个儿子的副情节,弄臣等人物的出现等等。莎翁之原意是这样更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剧情更为生动感人。对这个剧本改编,历来有不少争议,有人不赞成莎翁的某些改编,尤其是托尔斯泰,对改编及上述增添持全面的否定态度。笔者不赞成托翁的这种态度,文中试图说明托翁否定之失当及其否定态度之根源,并论述了莎翁悲剧结尾的重大意义;暴风雨一场对塑造李尔性格的必要性;副情节说明此类悲剧事例无独有偶,起着重要的陪衬作用;弄臣以卑贱的身份厮混于上等社会,可以对上等人冷眼旁观,起着生活评论员的作用,对李尔的醒悟有不小的启发教导之功,在剧中实际上是个十分严肃的人物。

  • 标签: 莎士比亚 《李尔王》 悲剧 弄臣 自然观 身世经历
  • 简介:近年来,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很快,两国双边贸易和中国对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顺利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中国一些商品对印尼的冲击引起印尼部分企业界的不满。本文拟对两国经贸关系存在问题,尤其是印尼纺织服装业受中国产品的冲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以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中国与印尼 经贸关系 问题
  • 简介:我根据以下三个基本前提来看待俄中经济联系问题:第一,地理、历史和地缘政治现实使我们必然与中国合作.第二,中国在与俄罗斯的交往中无疑地追求其与我不同的政治利益,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扩张是客观现实,我们应当考虑到这一点.第三,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结构相互依赖,双方一系列市场不能缺少另一方面独立存在.1993年阿穆尔州与中国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列数字说明:中国工人在我们这里完成了金额为55亿卢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占全部建筑安装工程的3.8%.收割了200吨大豆,占1/600.收获蔬菜700吨,占1.3%,400吨爪类作物,占24%.生产了3—4百万块砖占2%.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对全州的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 标签: 阿穆尔州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经济联系 俄罗斯远东地区 建筑安装工程 相互关系
  • 简介: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国大党联盟政府 问题 对策
  • 简介:近年来,俄罗斯国内涌现出一股重新评价苏联历史的思潮,国际上特别是在原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中经常出现歪曲苏联历史、诋毁苏联在二战中历史功绩的言行。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成立"与篡改历史损害俄罗斯利益的企图作斗争的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委员会",规定了该委员会的任务、权利及人员组成。尽管国内外对此事所持的态度褒贬不一,但该委员会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随着该委员会活动的日益展开,其对社会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 标签: 俄罗斯 历史 苏联
  • 简介: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后期以来两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都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本文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特点、原因以及两国政府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干预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 标签: 中国 印度 出生性别比
  • 简介:印度东北地区的分离主义和其他暴力活动十分严重,是印度政府最为关切的国内安全问题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对东北地区安全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的特点及暴力和恐怖主义活动产生的复杂背景;梳理印度政府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分析其难以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原因,从而对该地区安全形势进行展望。据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该地区的各种暴力活动不可能得到根本遏制,将继续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 标签: 国内安全 分离主义 恐怖主义
  • 简介:如何看待美国在世界的地位问题,不能看表面现象,而要看决定它富强的因素有没有发生变化.我在《冷眼向洋》一书中谈到20世纪美国富强的一些因素,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所有这些因素一起造成美国的创新机制和它的自我调节机制特别的强.

  • 标签: 美国 国际地位 恐怖主义 中东政策 忧患意识 政治制度
  • 简介:绪论2001年是世界经济状况发生重大逆转的一年.这次的逆转完全是因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的经济衰退所引起的.由于与美国、日本两大世界经济体同在一个圈子的关系,亚太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的经济因此相继发生问题,国民生产总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标签: 亚太地区 经济 美国 日本 香港 东南亚
  • 简介:多年来中俄开展了多项科技人才合作,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俄罗斯科技人才,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存在着认识上有偏见,信息交流不畅,组织协调不够,市场机制不健全,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引进俄罗斯人才是我国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应发挥地缘优势,加大引进俄罗斯人才的力度.

  • 标签: 科技人才合作 现状 问题 对策 俄罗斯 中国
  • 简介:菲律宾无视它与中国之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存在与有效性,以变相的岛礁主权争端和海洋划界争端的方式,单方面提起南海争端强制仲裁。虽然此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启动该程序具有非法性。即使中国不接受该仲裁和不参与仲裁程序,也不影响中菲仲裁庭的合法成立及其程序的合法性与对中国不利裁决的有效性。因此,对待仲裁庭的后续书面程序和口诉程序,中国是维持现行政策还是重新参与,是值得重新评估的一个问题。重新参与后续程序应该是中国的一个适当政策选择。因为参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可以通过反驳《公约》对之不适用从而避免澄清其地位的棘手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南方蓝鳍金枪鱼案”仲裁庭的推理与裁决和中国2006年声明以及国际海洋划界与外大陆架划界案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属于《公约》第281条第1款中排除附件7强制仲裁的“协议”,菲律宾的大部分实体请求属于不可裁决事项,因而仲裁庭应该裁定对本争端无管辖权或不可受理。即使中国继续奉行不参与政策,也不应该无所作为。中国可以采取“间接参与”的方式,在仲裁庭开始书面程序后,公开发表一份正式书面文件,以全面反对菲律宾提起仲裁和反对仲裁庭对争端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

  • 标签: 中菲仲裁庭 南海争端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参与后续仲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