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形象研究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广泛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框架也多局限于各种具体学科,理论视角急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从全局性思维来进行分析和建构。

  • 标签: 国家形象 国内外学术界 研究现状
  • 简介:在1979年全面拨乱反正的促动下,党史研究者通过表达打破“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解放禁区的文化诉求和对极左党史编纂学的批判,重塑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和秩序;学科体系与关键学术环节的建设,彰显出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方向;继承传统治学思维的“重评”史学则代表了党史研究学术化的趋势。1979年是党史研究学术化进程的起步之年。

  • 标签: 1979年 中共党史研究 学术化 起步 学术史
  • 简介:为深入贯彻胡主席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北京军区于2008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学术研讨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研究“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主题,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军事任务 多样化 综述 军事战略方针 军委扩大会议
  • 简介:9月1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在党的七大召开地——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第100期厅局班暨2016年第8期厅局级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开班授旗仪式。自2009年3月首期厅局级培训班开班至今,已培训7600余人。多年来,学院坚持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树品牌,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有效管用的培训新路。随后召开的院务扩大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党中央对文化自信和学院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 标签: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党性修养 100期 培训班 专题 “七一”重要讲话
  • 简介: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与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党政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于2014年7月17-18日在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召开。《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标签: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社会科学发展 高层论坛 研讨会综述 人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简介:2006年12月22—23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军“美军政治性工作”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全军第一次对外军政治性工作进行专题研讨的会议。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40多名,分别来自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全军各大院校、各军兵种单位,共收到论文307篇,46篇获奖。基本上反映了我军目前研究美军政治性工作最新成果。这次研讨会主要就美军政治性工作几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政治 美军 观点综述 专题研讨 军事科学院
  • 简介:赵宝成是中共早期革命家,中华著名烈士。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辑的《宝峰碑——赵宝成石澹峰烈士纪念文集》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赵宝成烈士纪念馆也在烈士原籍恢复建成。为了深入了解赵宝成的革命经历,颂扬烈士业绩,学习烈士精神,山西省革命烈士研究会定于今年夏季召开“赵宝成在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有关事项如下: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央苏区 征文启事 中央文献出版社 革命烈士 党和政府
  • 简介:任何学术研究的产生与推展,都是从“概念”“理论”与“方法”三个维度展开的;这三种力量正好构成一个三角模型,并通过它们间的互动推动着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国“转型社区”的研究也符合这一逻辑,具体地说,它包括:“转型社区”概念的缘起、分化与定格;“转型社区”理论解释的建构、分歧与互构;“转型社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互衬。在中国“转型社区”的文献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理论的研究中,三种力量之间应维持一种多向度与多层次的“必要的张力”,从而可以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与建构能力。

  • 标签: 三角模型 社会转型 转型社区 文献研究
  • 简介:十八大以来,法治反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视角。国内学者主要围绕法治反腐的内涵、法治反腐的价值意蕴、法治反腐的问题与不足、加强法治反腐的具体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相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研究内容上看,首先学术界关于法治反腐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各有各的见解,并且没有深入地进行解读;其次对于法治反腐取得的成就的研究鲜有探索和总结,大多是对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法的探索。

  • 标签: 法治反腐 十八大 腐败 研究综述
  • 简介:作为行政诉权论的重要一环,行政诉权之本质既与诉讼目的息息相关,又对诉权内容及诉权要件产生直接影响。学理上,行政诉权之本质未能达成共识。各学说因诉讼目的论基础或研究视阈上的差异,仍缺乏统一评判标准。以法院的审查方式作为统一评判标准,可起到为各学说搭建共同对话平台的效果。根据法院在判断行政诉权要件时需以何种审查方式完成为标准,可将各诉权学说分别归入实质条件诉权说与形式条件诉权说两大阵营。因实质条件诉权说存在诉权认定结论与现实情况脱节、陷入未审先判的思维误区等缺陷,而形式条件诉权说则可确保诉权认定结论与现实情况相一致、切实化解“立案难”、强化客观法秩序维持之行政诉讼功能模式,故后者更可取。目前,形式条件诉权说阵营中的抽象诉权说、司法行为请求权说、宪法诉权说仍有不足,作为司法行为请求权说之修正版的“诉权层次论”应予提倡。

  • 标签: 行政诉权 行政诉讼 实质条件诉权说 形式条件诉权说 诉权层次论
  • 简介: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发展的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或历史学化进程,至今已走过40个年头。它既是改革开放在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反映和思想建构,又赋予改革开放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二者在较大范围的特定维度上形成良性的“互为关系”,“意指双方各自以认同对方的姿态,生成、建构、塑造对方,既互为主动性又互为被动性”。

  • 标签: 改革开放时期 党史研究 学术史 应当 历史意蕴 文化内涵
  • 简介:2013年4月初,主题为“民族文化自觉与向心力”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广东中华文化学院、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由广东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林伟健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省内各单位的专家学者近30人,会议还收到了多篇内容翔实的书面发言稿。

  • 标签: 中华民族凝聚力 学术研讨会 文化自觉 向心力 研讨会综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期刊媒体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现代化编辑手段代替传统的笔和纸,加速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争取实现期刊上网,加强期刊与网络媒体的整合力度。

  • 标签: 信息化 网络技术 期刊编辑工作
  • 简介:党代表任期制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国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术界对党代表任期制的概念、科学内涵,党代表任期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党代表任期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已有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对于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党代表任期制 党内民主 研究综述
  • 简介: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是一个比较艰深复杂的问题。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钱穆的《中国文化精神》、唐君毅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等对此都有过讨论。正如《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的作者在前言中交代,他是在前贤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体认,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六个特质,即“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这一体认与总结堪称全面。

  • 标签: 中国文化精神 通俗化 学术化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阐释
  • 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共广东省委作出的关于“构建和谐广东”的重大决策,从学术层面探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日前联合召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学术研讨会 和谐 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观点综述
  • 简介:本课题通过关注宗教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梳理当代宗教中国化概念形成的学术背景,对学术史上出现的类似概念关系和差异进行辨析。进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把握对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解,阐释宗教中国化的当代内涵与现实愿景。

  • 标签: 宗教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简介:研讨会的观点集中体现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依法治军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关于依法治军的理论问题,必须弄清依法治军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功能和理念、目标和重点等;依法治军的实践涉及国防家军事利益和官兵的合法权益、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开展法制教育、培养依法治军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古代及西方发达国家在“依法治军”中的先进的、有益的经验,我们

  • 标签: 依法治军理论 实践 求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