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黑格尔把音乐理解为主体性的艺术,其标志是外在性向内在性的过渡,而主体性在这里意味着广义的意识或者内心生活。意蕴(内容)直接由声音表达出来,而人的声音最直接地昭示灵魂,它借助文辞而不依赖文辞。罗西的歌剧音乐启发了黑格尔对音乐艺术的思考,罗西重视音乐的独立性,重视歌唱家的创造性,歌声作为内在性的直接表达呈现了音乐的高峰,而这是当时的德国音乐无法企及的。

  • 标签: 声音 内在性 歌唱家 创作过程
  • 简介:《消患报》登出刚解密的关于赫鲁晓夫在1956年2月14日召开的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的文献。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斯大林逝世三年后召开的。代表大会前11天都按规定日程进行:工作报告、对下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指示、“新的巨大发展”计划。骤然发生变化的是在第12天,2月25日的秘密会议是代表中谁都未曾预料到的,因为这次会议没有列入大会日程: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谢·赫鲁晓夫的讲话似乎已超出大会范围。这在后来给狂热的斯大林分子提供了口实说《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这一著名报告是不合法的。2月份以前,任何人对报告都一无所知。尽管苏共中央书记彼·波斯佩洛夫领导的平反委员会已着手工作。中央全会关于报告的决议是秘密通过的。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报告内容只知道个大概。而报告日期甚至在大会开幕当天也没有确定下来。赫鲁晓夫本人有几天根本没有在大会上露面。由俄罗斯国家现代史档案馆热情地提供给《消息报》的大部分文献都刚刚解密,属首次发表。遗憾的是。由于栏目所限只能摘引部分短小的片段。在何处可以看到赫鲁晓夫的报告第一书记发言结束后礼堂里没有响起必然的雷鸣般的掌声,而是笼罩在死一般的寂静中。没有展开讨论。大会关于报告的决议只有一句话:“听取……肯定……采取措施确保完全消除。”一致通过的还有“目前暂不发表”的提议。这个“目前”一拖就是33年。在这33年中报告文本从未在苏联见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登载于1989年《苏共中央通报》杂志“党的档案”栏目中。今天想要看这个报告的人即使能看到,也要费点力气。他们中谁都不敢违抗暴君之命在3月5日作出向党员通报报告内容的决议。但世界在此之前显然已探听到这一耸�

  • 标签: 斯大林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华盛顿邮报》 中央全会 战争 代表大会
  • 简介:托尼·本特的文化研究对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传统既有呼应又有超越,他的文化研究更加注重工人阶级的经验性、文化的治理性以及实效性,其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超越了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传统,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性。托尼·本特的文化研究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文学的历史性、文化研究的政府性与治理性等具有不俗的理论见识,对威廉斯、伊格尔顿、阿尔都塞等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批判与超越的尝试也非常明显,他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观念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

  • 标签: 托尼·本尼特 文化研究 文化治理 文化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