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马良335分别发生于1998年和1999年的两次短时标光变。其中的一次是微光变,发生于1999年11月20日,微光变区域的大小约0.807光时。还对微光变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微光变 赛弗特I型星系 光度变化 时标
  • 简介:整理汇集了迄今最完整的同时具备绝对自行与视向速度数据的144个疏散星团样本,计算得出这些星团的3维空间速度。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采用了更多样本)和运动学性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

  • 标签: 疏散星团 运动学资料 空间速度 统计研究
  • 简介:根据1995-2000年《天体物理学报》上353篇论文所引用的文献数量。引文类型,引文发表年代和引文半衰期及衰减系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某些科技期刊的论文引文统计情况进行了比较讨论。阐述了天文科研人员利用科技文献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对天文科技文献服务工作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科研人员 1995-2000年 《天体物理学报》 引文 统计分析
  • 简介:从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角度介绍了双水平式卫星跟踪望远镜运动控制的技术实现。其检测运动角的编码器采用BISS传输,能够高速通信(10MHz),比传统的SSI模式传输数据更稳定和安全可靠。望远镜的二个运动轴具有快/慢/微动三档,可以由用户分别设置速率,同时又设置了限位功能。GPS模块则为系统提供了精确的时间,激光发射的设置则满足了用户的特殊需求。通过测试表明该电控能够配合CPU的相关软件实现对卫星的精确定位和跟踪,满足了实际的性能要求。

  • 标签: 运动控制 BISS GPS 卫星跟踪
  • 简介:首先介绍了嫦娥三号任务中,VLBI观测网、VLBI中心的设置和处理流程,然后简单介绍了差分单程测距(delta-differentialone—wayranging,ADOR)处理方法。重点对整个任务期间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几次任务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嫦娥三号 深空探测 VLBI 相关后处理 DOR
  • 简介:本文讨论了中央开孔的修正型塞格伦天线的最佳吻合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上海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在三种俯仰角状态下进行了主面偏差实测及最佳吻合,给出偏差值及等值线图。

  • 标签: 射电望远镜 卡塞格伦天线 设计 最佳吻合 俯仰角
  • 简介:概述了制约线性多步积分公式轨道积分状态的多种因素。提出了综合评价线性多步积分公式积分性能的两项新指标。建议在对数值计算有较高精度要求的科研项目中,应将构造并选择适合研究项目的线性多步积分公式以及高效的积分方式列为课题前期工作的重要部分。

  • 标签: 线性多步积分公式 轨道积分 技术指标 积分精度 天体轨道 积分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