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二氢卟吩e6(Ce6)在移植瘤小鼠体内吸收、分布及代谢动态变化,以期为声动力疗法处理不同部位肿瘤时间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艾氏移植瘤小鼠尾静脉注射Ce6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测定Ce6在小鼠不同组织富集分布变化规律。结果小鼠尾静脉给药后,Ce6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在2h内,各组织药物浓度均达到峰值,其中以肝含量最高。随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开始下降,以肝中清除速度最快。肿瘤组织中Ce6含量在注射后不断上升,2h时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2~10h代谢比较缓慢,24h时浓度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其他组织。结论Ce6在艾氏移植瘤中具有肿瘤组织选择性好、潴留时间长并可迅速从体内排出等优点,有着很好临床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不同组织类型不同部位肿瘤应根据各自适当时间点进行处理。

  • 标签: 二氢卟吩e6 艾氏移植瘤 荧光分光光度法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比较大鼠肾大部切除与肾结扎两种方法制备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异同。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左肾2/3切除加右肾切除,B组行结扎左肾动脉2/3分支加右肾切除,C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第二次手术后5周、9周及13周测血压,处死大鼠,留取24h尿及肾组织。检测尿蛋白,肾组织切片染色。用半定量法评价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第5周时,B组大鼠收缩压显著升高,而A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第9周和13周A组和B组与C组大鼠相比,收缩压均显著升高。肾部分切除术后,尿蛋白随时间进行性增加。B组与A组相比,尿蛋白增加更为显著。A组和B组在各观察点均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B组较A组肾小球硬化程度重。结论肾大部切除和肾结扎两种方法制备大鼠5/6肾切除模型表现有所不同。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正向遗传筛选斑马鱼肝脏、肠和胆囊发育缺陷突变体.方法ENU诱变野生型斑马鱼并开展经典F2代筛选,以lfabp为探针全胚原位杂交、BES-H2O2-Ac荧光染料分别检测斑马鱼早期胚胎肝脏、肠和胆囊表型.结果在128个突变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了源自14个F2家族斑马鱼消化器官发育缺陷突变体品系23个,并按表型划分为6类.结论斑马鱼肝脏、肠和胆囊发育调控机制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 标签: 斑马鱼 消化器官 遗传筛选 突变体
  • 简介:目的鉴定凝血因子Ⅸ基因剔除小鼠。方法采用PCR扩增检测小鼠DNA样品以及采用一期法检定小鼠血浆FIX活性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prothrombintime,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KPTT)值。结果小鼠PCR检测为阳性,FIX活性<5%。结论凝血因子Ⅸ基因剔除小鼠能稳定遗传,鉴定结果提示该小鼠符合人血友病B相应临床症状。

  • 标签: 白友病B 疾病模型 凝血因子Ⅸ 基因剔除小鼠 遗传 血液学指标
  • 简介:目的通过显微注射吗啡啉修饰反义寡核苷酸(MO)阻抑视黄醛脱氢酶2(raldh2)基因表达,探讨raldh2基因阻抑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根据斑马鱼raldh2基因起始密码区域序列设计合成吗啡啉修饰反义寡核苷酸,采用显微注射方法阻抑斑马鱼胚胎raldh2基因表达。构建raldh2-EG-FP重组质粒进一步验证MO特异性和有效性。分析raldh2基因阻抑后胚胎发育,尤其心脏表型和功能影响。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分析心脏相关nppa和tbx20基因表达模式以及raldh2阻抑后其表达影响。结果显微注射raldh2-MO能有效地特异地阻抑斑马鱼胚胎raldh2基因表达,raldh2-MO胚胎发育影响呈剂量依赖性。raldh2基因阻抑可导致胚胎心脏发育畸形,干扰正常房室分化和向右环化,导致房室瓣血液反流。与野生型胚胎比较,raldh2基因阻抑组胚胎心率和心室收缩分数降低(P〈0.05),心功能受损。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aldh2基因阻抑后nppa基因表达改变,心室部位nppa表达清晰,而心房部位表达减弱。tbx20基因在心脏、运动神经元、顶盖及视网膜表达,raldh2基因阻抑后,tbx20表达下调,在心脏表达减弱,以心房和流出道部位更显著。结论raldh2基因在心脏早期发育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影响房室分化、心管环化和心肌收缩等。在心脏发育过程中nppa和tbx20基因表达受到raldh2基因调控,可能参与RA信号缺乏导致心脏畸形潜在分子机制。

  • 标签: 视黄醛脱氢酶2 基因阻抑 斑马鱼 心脏发育
  • 简介:目的建立茄病镰刀菌感染皮肤ICR小鼠模型。方法将茄病镰刀菌三个不同浓度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正常和免疫抑制ICR小鼠受损及正常未受损皮肤,于接种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皮疹和各脏器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和免疫抑制组皮肤受损小鼠均出现皮疹,而免疫抑制组皮疹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大都可见菌丝。皮肤未受损小鼠不发生皮疹。实验小鼠均未出现系统播散。结论接种10^9CFU/mL或10^10CFU/mL茄病镰刀菌孢子悬液于免疫抑制ICR小鼠擦伤皮肤,可有效造成ICR小鼠茄病镰刀菌皮肤感染。

  • 标签: 镰刀菌属 皮肤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利用胰腺癌PDX模型,评估临床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将新鲜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裸鼠皮下,建立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利用STR基因分型检测PDX模型肿瘤组织溯源性;选择临床使用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伊立替康三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并测量肿瘤体积;利用TGD值数学模型方法,辅以血浆CA19-9检测评估三种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结果PDX模型肿瘤组织样本溯源性为99.99%,与原发瘤保持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伊立替康组和吉西他滨组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P=0.001),且吉西他滨抑瘤效果更为明显;伊立替康药物毒性作用最小,吉西他滨次之。结论成功建立胰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通过TGD值数学模型法筛选,发现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为显著,推荐其作为该胰腺癌个体化治疗首选药物。

  • 标签: 胰腺癌 PDX模型 个体化治疗 药物筛选 TGD值数学模型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疾病,而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滞后是制约AD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瓶颈之一.恒河猴在AD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恒河猴自发和诱发AD模型都能较全面地复制AD各种病变,尽管造模方法还有待改进和优化,但已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现就恒河猴动物模型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恒河猴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电针对椎间盘脱出模型犬脊髓损伤修复作用及其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影响。方法比格犬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球囊压迫法制作椎间盘脱出模型,电针组术后每天电针治疗;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术前(0d)和术后1、4、7、14d每只犬均使用德克萨斯犬脊髓损伤TexasSpinalCordInjuryScaleforDogs(TSCIS)评分法评分,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量SEP并分析其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术后1d模型组和电针组与对照组TSCIS评分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14d,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4d模型组和电针组SEP潜伏期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4d,电针组与模型组潜伏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d模型组和电针组SEP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4d,电针组与模型组波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促进椎间盘脱出模型犬脊髓损伤修复,提高TSCIS评分,恢复SEP波形,缩短其潜伏期,提升其波幅;SE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脊髓损伤程度,评价电针治疗效果。

  • 标签: 椎间盘脱出模型犬 电针 体感诱发电位 潜伏期 波幅
  • 简介:目的构建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小管损伤指标和间质纤维化程度随顺铂造模剂量改变,为研究从AKI到CKD进展过程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顺铂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按5、7、10mg/kg顺铂腹腔注射给药,每周1次,连续注射4周构建模型。处死小鼠后,留取标本进行相关检测。检测血浆肌酐和24h尿蛋白排泌量来评估小鼠肾功能;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和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以评估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CD3阳性T细胞和免疫荧光法检测F4/80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以评估肾脏纤维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注射顺铂浓度升高,小鼠肾脏损伤越明显,其中10mg/kg顺铂高剂量组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顺铂高剂量组小鼠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血浆肌酐浓度和24h尿蛋白排泌量显著升高(P〈0.05和P〈0.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显著,肾组织KIM-1表达显著上升(P〈0.05),尿NAG水平升高;肾组织浸润CD3阳性T细胞和F4/80阳性巨噬细胞增多;肾组织天狼星红染色阳性胶原纤维区域显著增多(P〈0.001),胶原I和α-SMA表达也明显增多(P〈0.01),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结论反复注射4周10mg/kg顺铂可诱导小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可为研究AKI向CKD转化机制提供了新实验模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小管-间质损伤 顺铂 巨噬细胞 肾损伤分子1 小鼠
  • 简介:目的探究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背腹轴发生过程中作用.方法利用斑马鱼整封原位杂交技术揭示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胚胎1细胞期注射ripply1mRNA来高表达Ripply1蛋白并在后期观察胚胎背腹标记基因变化及胚胎形态变化.利用Tol2转基因技术构建ripply1启动子驱动GFP转基因鱼.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原肠早期胚盾期特异表达在胚盾处,即预定背部.高表达ripply1后,在胚盾期背部标记基因表达范围扩大,腹部标记基因表达减弱,受精后24小时胚胎表现出严重背部化表型:头部增大,腹部卵黄延伸减弱,尾部躯干及尾部区域减少,有的甚至形成了第二个体轴.得到转基因鱼揭示ripply1母源表达,并且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00个碱基驱动GFP能模拟内源基因表达图式.结论ripply1可能参与斑马鱼胚胎早期背腹轴发生.

  • 标签: 斑马鱼 ripply1 早期胚胎发育 背腹发生
  • 简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已经应用于研究椎间盘生物力学行为、生物化学变化和生物学改变。为了探讨生骨蛋白-1(OsteogenicProtein-1,OP-1)在椎间盘合成代谢和抗分解代谢中作用,美国Rush大学生化系ChubinskayaS等人用椎间注射方法制作了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并用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开展了研究工作。该实验共用了34只大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核浆(nucleuspulposus,NP)盐注射加压组、两组OP-1注射组:COP-1组(椎间盘注射OP-1后持续加压)和ROP-1组(OP-1注射后停止加压)。

  • 标签: 椎间盘 分解作用 挤压性 慢性 生物化学变化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筛选豚鼠基因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为豚鼠遗传质量控制及基因定位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磁珠富集法和豚鼠基因组数据库筛选法获取微卫星位点序列,通过分析和初步筛选,挑选部分候选位点,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5种不同来源豚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PCR扩增,以期获得多态性分子标记。结果本实验采用磁珠富集法共获得微卫星序列304个,设计引物125,最终获得多态性位点1个,暂未发现多态性特异性位点17个;用数据库筛选法共获得微卫星序列292个,设计并合成相应引物178,最终发现多态性位点25个,暂未发现多态性特异性位点28个。结论本实验获得2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45个潜在候选标记,为微卫星标记在豚鼠遗传质量监测及突变基因定位等工作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豚鼠 微卫星 多态性标记 筛选
  • 简介:目的:探讨PCR技术在鼠肺支原体检测中应用,希望能建立一种可行、快速、敏感检测方法。方法使用支原体通用引物及鼠肺支原体特异性引物14份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和拭子支原体培养液进行PCR扩增,2%琼脂糖电泳鉴定。另设M53和ATCC19612二株标准鼠肺支原体菌株作阳性对照。结果通用引物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检出率8/14,拭子支原体培养液检出率14/14,鼠肺支原体特异引物FCR扩增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检出率0/14,拭子原体培养液3/14。通用引物扩增M53和ATCC19612二株标准株均呈现阳性,而鼠肺支原体特异引物扩增M53和ATCC19612,只有M53呈现阳性。结论PCR通用引物检测比普通分离培养省时省力,而我们采用国外某学者认为鼠肺支原体有特异性引物,是否可用于鼠肺支原体特异性PCR检查仍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鼠肺 支原体检测 气管 检出率 大鼠 通用引物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温湿度、动物固定方法和动物生理机能状态兔发热反应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目的通过剑尾鱼属内鱼类杂交,观察黑色素瘤在其杂交后代形成情况.方法白体剑尾鱼(♀)与黑体剑尾鱼(♂)杂交,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分别自交,观察其后代外部特征变化和黑色素瘤形成情况;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剑尾鱼杂交种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F3中有较高黑色素瘤发生率,为20.5%.HE染色和Lillie黑色素染色证实增生组织为黑色素瘤.结论通过不同剑尾鱼杂交和自交,后代有黑色素瘤形成,可望进行黑色素瘤模型构建.

  • 标签: 剑尾鱼 杂交种 黑色素瘤 组织病理学 形成 动物模型
  • 简介:一步法体外扩增结合Southem杂交检测M53鼠肺支原体标准株,设计一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及探针,合成、纯化、建立了特异、敏感、快速检测手段。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显示鼠肺支原体M53株基因组DNA710bp特异谱带。50只SD大鼠进行检测,结果PCR方法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扩增产物行Southemblot杂交验证,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可与膜上特异靶DNA序列杂交,而阴性对照无杂交信号。特异性实验检出10pgDNA。充分说明一步法PEN,具有高度、特异、灵敏、快速等优势,适应与大、小鼠监测中应用。

  • 标签: 支原体 鼠肺 SD大鼠 检出率 体外扩增 分离培养法
  • 简介:复吸是指撤药一段时间后,觅药和用药行为恢复。它是药物成瘾主要特征之一,也是药物成瘾治疗亟待解决头号难题。本文介绍两种复吸动物模型——自身给药消退恢复模型、条件性位置偏爱消退复燃模型建立方法,模型效标效度进行评价,探讨复吸神经生物学机制,为药物成瘾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 标签: 成瘾 复吸 药物依赖 动物模型 效标效度
  • 简介:目的东莨菪碱慢性给药大鼠能否作为老龄相关记忆损害模型进行探索.方法14只1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东莨菪碱模型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东莨菪碱2mg/kg,2次/日,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1d.然后利用Morris水迷宫(MWM)参照记忆试验进行行为学测试;神经元特殊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数、超微结构改变以及突触可塑性变化.结果东莨菪碱组大鼠隐匿平台搜索实验成绩有-定损害;两组大鼠空间探索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大鼠锥体细胞胞体超微结构无差异,但两组大鼠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有轻微变化.结论东莨菪碱慢性给药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损害,但对长时记忆无明显影响;海马神经元结构无明显损害,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有轻微影响.此种动物模型可能不是理想老年性痴呆或老年相关记忆损害模型.

  • 标签: 东莨菪碱 损害 相关 给药 慢性 老龄
  • 简介:宁乡猪为脂肪型猪种,具有遗传性稳定、食用价值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及繁育力强等特征,已逐渐被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本文宁乡猪在封闭群培育、近交系培育、生物学特性及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实验宁乡猪已封闭繁殖14年,可能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有利模型。

  • 标签: 宁乡猪 封闭群 近交系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