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两种钛合金棒材连轧孔型系统——"平三角-圆"孔型系列Ⅰ和"平三角-圆"孔型系列Ⅱ,将Φ25mm的TC4钛合金棒材在八机架Y型连轧机组上轧制成Φ15mm的成品,基于对连轧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合钛合金棒连轧生产中常见的耳子、扭转、圆度差等问题,进而对这两种连轧孔型系统进行对比优化,选择合理的钛合金棒材连轧孔型系统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进而提高产品的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并对工业生产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钛合金棒材 有限元模拟 连轧孔型 优化设计
  • 简介:建立双源超声铝合金铸造熔池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相同频率与不同频率下相位差对熔池声场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相同频率下,相位差显著影响熔池声场的分布,随相位差增大,熔池空化域变小;不同频率下,相位差对熔池声场的分布无影响。通过不同相位差双源超声铸造试验发现,同频率振动下,相位差对双源超声铸造边部及超声辐射区的晶粒细化效果影响很小,心部晶粒细化效果随相位差变大效果变差;不同振动频率作用下,相位差对铸锭细晶效果无影响,心部晶粒细化效果与同频率相位差为90°时接近。同频率相位差0°超声作用下,铸锭心部晶粒尺寸较常规不同频率双源超声作用下心部晶粒尺寸大幅减小。

  • 标签: 铝合金 双源超声铸造 相位差 空化域 晶粒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利用爪形记忆钛合金手术治疗4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爪形记忆钛合金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弱,胸骨塌陷畸形矫正,反常呼吸消失,咳嗽咯痰用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且无肋间神经痛等并发症。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并连伽胸反常呼吸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此手术具有解剖复位,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连伽胸 反常呼吸 记忆钛合金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12例盆腔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治疗15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2,P<0.05)。结论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金刚藤胶囊治疗能够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金刚藤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对比研究一种新型三级时效制度(T76+T6)和常规回归再时效制度(RRAT77)对7150铝合金型材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选取三种腐蚀溶液(3.5%NaCl;10mmol/LNaCl+0.1mol/LNa2SO4;4mol/LNaCl+0.5mol/LKNO3+0.1mol/LHNO3),分别对7150铝合金型材进行开路电位、循环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的表征。讨论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点蚀转换电位以及电位差值等参数对铝合金腐蚀表征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电化学与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RRAT77制度,T76+T6时效制度处理的铝合金在没有强度损失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耐点蚀、耐晶间腐蚀以及耐剥落腐蚀的能力。这是由于该新型三级时效制度处理的铝合金的晶界析出相进一步粗化和断续分布所致。

  • 标签: 7150铝合金 新型三级时效 循环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 简介:采用金属粉型药芯焊丝自保护明弧焊制备Cr9Mn6Nb2WVSiTi奥氏体耐磨堆焊合金,借助XRD,SEM,EDS及光学显微镜研究外加WC颗粒对其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丝药芯中WC增加,奥氏体晶粒细化,沿晶分布的多元合金化碳化物数量增加。初生γ-Fe相原位析出了(Nb,Ti,V)C相和残留WCx颗粒,起到晶内弥散强化作用,沿晶分布的(Nb,Ti,V)C和M6C(M=Fe,Cr,Mn,V,W)相隔断了网状或树枝状的沿晶M7C3相,使其细化、断续分布而提高合金韧性,减轻沿晶碳化物数量增加的不利影响。硬度和磨损测试结果显示,明弧堆焊奥氏体合金洛氏硬度仅为40~47,但其磨损质量损失低于高铬铸铁合金,具有良好耐磨性;随外加WC含量提高,奥氏体合金晶内和晶界显微硬度差异显著减小,合金表面趋于均匀磨损而改善耐磨性。该奥氏体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显微切削,适用于带有一定冲击载荷磨粒磨损的工况下使用。

  • 标签: WC 明弧 堆焊 奥氏体 显微组织 耐磨性
  • 简介: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前后的K445合金精密铸造试样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等静压(HIP)处理后,显微疏松基本消除,合金密度提高了0.19%~0.25%;共晶数量减少,尺寸减小,γ'相形态更加规则;韧性得到提高,冲击功从7.0J~9.0J升高到9.5J~11.0J;在750℃~900℃时,抗拉强度提高了4.7%~17%,屈服强度提高了5.8%~19%,塑性得到改善。

  • 标签: 热等静压 镍基高温合金K445 显微疏松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平面和曲面两种压边圈来研究压边圈类型对5182-O铝合金板材室温拉深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来研究铝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压边圈的极限拉深比为1.7,而且拉深杯出现了严重的制耳。相比之下,使用曲面压边圈,板材的极限拉深比提高到2.0。曲面压边圈提供的压边力能弱化制耳,阻止板材法兰起皱,这是因为板材在曲面压边圈作用下,在不同方向的流动更均匀。

  • 标签: 5182-O铝合金 拉深 压边圈 制耳 起皱
  • 简介:摘要本文从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的电气机械性能分析着手,针对其优缺点,提出了大截面铝合金绞线在电气机械性上的优势,并实际计算验证了其在弧垂性能、覆冰过载能力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铝合金绞线在覆冰地区的应用范围。

  • 标签: 铝合金绞线 载流量 覆冰过载能力 工程应用
  • 简介:铌铪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是轨姿控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的主要结构材料,但在工作环境中易发生氧化“粉化”,必须在合金表面涂覆高温抗氧化涂层。本文主要研究了硅化物涂层对铌铪合金热防护行为,包括涂层的成型过程、高温抗氧化行为及高温抗热震行为等。试验结果为:涂层在1700℃下的氧化寿命7h,1400~800℃的空冷热震循环次数4700次,表面粗糙度30-60μm。并对铌铪合金推力室身部涂层热试车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对涂层在富氧高温燃气冲刷作用下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硅化物涂层的热防护机理,研究的新型硅化物涂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 标签: 铌铪合金 硅化物涂层 热防护 机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对48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细心护理。结果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48例,术后呼吸痛立即消失,胸廓畸形恢复,疗效满意。

  • 标签: 镍钛合金 肋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配合
  • 简介:为研究铝合金板式节点弯剪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对足尺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试验测得了板式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滑移曲线以及关键位置的应变.同时对节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结束后,杆件承受的最大弯矩约为其纯弯状态下强度设计值的0.88倍;试件上盖板存在明显的传递路径和高应力区,而下盖板高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与主受力杆件顶端对应的位置;各工字铝构件总体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杆端剪力通过腹板分别传递至上、下翼缘后经盖板传递至其他杆件;盖板和工字铝翼缘板间产生明显的相对滑移;垂直于主受力方向的环槽铆钉受力最为不利,呈剪切受力状态,但由于不锈钢的强度较高,并未出现铆钉破坏;板式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反映了本文有限元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 标签: 铝合金结构 板式节点 弯剪作用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对钴铬合金进行植酸溶液浸泡处理,研究其耐腐蚀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以便今后在临床上应用。方法将钴铬合金分别浸泡在不同pH值的植酸溶液中并浸泡不同的时间,然后取出再放入人工唾液中浸泡,检测腐蚀速率并观察表面形貌,以及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浸泡处理后钴铬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其力学性能也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植酸可提高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并且对其力学性能无明显改变,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安全,且无毒无害,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植酸溶液 钴铬合金 耐腐蚀性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铝合金模板以其施工方便、结构成形美观等优点得到迅速推广。大连某项目采用防漏浆全新铝合金早拆模板施工技术,不仅继承铝合金模板轻质高强、结构成形美观的特点,而且创造性地将防漏浆技术和快拆技术融入到施工工艺中,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 标签: 防漏浆 铝合金模板 早拆体系 剪力墙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治疗的方法,此方法效果明显,副作用小,能够早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浅表性胃炎 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