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子痫前期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中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高危产妇6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2名。对照组产妇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根据产妇的个体状况作出相应的生活指导实验资产,负责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碳酸进行治疗,对两组产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并分析母婴结局。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两组产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子痫前期发生,但实验组产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并且实验组中并未见重度,子痫前期的产生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更少,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司匹林联合剂应用于子痫前期高危产妇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钙剂 小剂量阿司匹林 子痫前期 高危产妇 预防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的临床应用及循证药学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施以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循证药学评价。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进行循证药学评价可知,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对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作用,经循证药学评价可知,使用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具有较大益处。

  • 标签: 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 顽固性心力衰竭 循证药学评价
  • 简介:【摘要】 CaCu3Ti4O12( CCTO)具有巨介电常数,但介电损耗大,为了降低介电损耗,一般采用细化晶粒以及改善界层的方法,本文对近几年来公开的 CaCu3Ti4O12基巨介电陶瓷的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个发明对现有技术做出的贡献,以使该领域技术人员对国内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

  • 标签: 巨介电, CCT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处理的患者11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实施冠脉介入疗法前先给予抗凝治疗,参照组采用肝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情况,心血管危险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恶性心力衰竭、靶血管重建、严重心率失常等)发生情况,不良反应(轻度出血、血小板降低、重度出血)的发生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2级、3级血流分级表现更佳(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LVEF、LVEDV、LVESV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运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结局较佳,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在急性心肌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1月接受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的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45)和观察组( 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干预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休克情况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将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用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有效降低患者心律失常、急性水肿、休克的发生率,减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心肌梗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腔蛋白(CALU)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CALU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CALU共表达基因的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mRNAseq_325数据库中CALU阳性表达的288例脑胶质瘤患者的CALU测序表达量和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胶质瘤患者CALU的表达水平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CALU共表达的相关基因,应用在线富集分析工具分析共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288例患者中,世界卫生组织(WHO)Ⅱ、Ⅲ、Ⅳ级患者CALU的表达量分别为4.74±0.68、5.49±1.12及6.17±0.94;异柠檬酸脱氢酶l(IDH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脑胶质瘤中,CALU的表达量分别为6.13±1.17、5.08±0.76;无1p/19q共缺失和有1p/19q共缺失的胶质瘤中,CALU的表达量分别为5.79±0.07、4.71±0.07。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间、原发与复发性胶质瘤患者CALU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LU高表达、低表达患者(各144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1~132)个月和82.5(2~1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WHO Ⅱ~Ⅳ级胶质瘤患者中,CALU的高表达量主要与Ⅲ、Ⅳ级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有关(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ALU表达量是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RR=2.193,95%CI:1.507~3.192,P<0.01)。CGGA数据库中,与CALU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有325个,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为信号传导、细胞黏附及细胞代谢等,主要参与了内质网内的蛋白质处理、黏附作用及癌症通路。结论CALU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其可作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以及潜在的研究和治疗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钙腔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 的临床疗效观察 。 方法:本次调查,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研究采用有机硼交联剂,将魔芋胶交联到PCC表面,制备改性沉淀碳酸(MPCC),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PC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魔芋胶用量为1%,有机硼交联剂用量为4%,交联反应温度为50 ℃,交联反应时间为60 min;与未改性PCC相比,MPCC适合制备高强度、高加填量和低定量纸张;其应用性能优于直接添加PCC和相当量魔芋胶、优于直接添加PCC和相当量有机硼。

  • 标签: 沉淀碳酸钙 改性 魔芋胶 有机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老年患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入选50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25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冠心病老年患者伴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上皮黏蛋白(E-cad)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42例女性TNBC患者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cad表达对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NBC患者E-cad低表达率为59.5%(144/242),其表达与肿瘤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242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0.7个月(7.2~95.9个月),50例(20.7%)患者死亡。3、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1.5%、78.1%,总生存率分别为86.5%、81.1%。E-cad低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率均低于高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cad是影响TNBC患者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144,95% CI 0.057~0.365,P<0.01;HR=0.196,95% CI 0.073~0.710,P<0.01)。结论E-cad低表达和TNBC的转移及预后差有关,其可作为TNBC患者一个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

  • 标签: 钙黏着糖蛋白类 乳腺肿瘤 三阴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治疗的 100例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50例 /组。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每日 1次,对照组的给药剂量为 10mg/次,观察组的给药剂量为 20mg/次,对比不同给药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 20mg/次瑞舒伐他汀口服获得的治疗效果优于 10mg/次瑞舒伐他汀,且未增加不良反应,说明此种给药剂量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给药剂量 瑞舒伐他汀钙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在生命早期阶段达到较高的峰值骨量和强度对于降低未来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降低骨量的风险至关重要。种族和性别等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峰值骨量的差异性和达到峰值骨量的时机。一般而言,与白种人相比,亚洲人的面积骨矿物质密度较低,并且达到峰值骨量的时间更早。在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中,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饮食中摄入和体育锻炼对骨骼累积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各个年龄段中国人的摄入量都远低于建议的摄入量。为了能够达到其遗传潜能的峰值骨量和骨强度,强烈建议中国人群通过促进饮食摄入和(或)服用补充剂来获得足够的和维生素D摄入,尤其是中国青少年群体。

  • 标签: 峰值骨量 钙摄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对策。 方法 : 选择 格尔木市人民医院 在 2018 年 1 月 1 日 -2020 年 1 月 1 日收治的 40 例 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问题患者为实验对象, 通过回顾临床资料的方式,总结了患者的年龄分布、联合用药 情况 、临床用药问题。 结果: 年龄超过 60 岁患者、 联合用药患者 出现 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问题的概率较高;患者的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问题主要有肝转氨酶增加、药物肝损害、关节疼痛、横纹肌溶解症等。 结论: 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存在一定问题, 需要医护人员采取一定的合理用药对策。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临床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血浆置换治疗次数,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降低显著,ALB水平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死亡率及血浆置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BV-ACLF患者的肝脏功能,减少血浆置换次数及病死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异甘草酸镁 血浆置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刺联合康复训练 在 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抽取 201 9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 2 月本院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 6 0 例,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0 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 观察组30 例,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治疗 7 天, 治疗 14 天 , 分别用简化的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在接受治疗后,病患病情均出现好 转,但观察组 病患 的 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明显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 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 值得推广 。

  • 标签: 针刺取穴疗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浮与普通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组。治疗组采用中型浮治疗,首先找到患者的疼痛点,消毒后,迅速获得疼痛分。之后到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时,持器握在手上,针尖向上扫向左右两侧。速度保持在每秒2到3次。几分钟后,芯被取出时,病人可以适当的移动病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扇形扫肩、肩外展阻力、再灌注活动与肩关节活动。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软套管被留下,放在一边大约10个小时,以便拔出。软套管每隔一天治疗一次,每疗程10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肩前、肩俞、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分别进行针刺。操作:选择0.35*4.0cm安迪品牌针灸,并通过日常消毒。针刺平补平泻,出现感后留30min。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浮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浮针 中风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的药并用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药并用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22%>77.1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危重且常规穿刺困难的68例患者在急诊抢救中进行了颈外静脉留置穿刺置管,对置管前评估、置管术中配合、置管术中及置管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68例颈外静脉留置置管患者穿刺成功后导管均通畅,保证了危重患者急需给药、静脉补液及输血,为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赢得抢救时机。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留置是急诊科抢救危重患者和急需静脉输液、输血而静脉穿刺困难者较为理想的输液途径,对紧急抢救危重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外静脉 留置针 急诊科 抢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医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也出现了增多。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且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同时患有不同类型的基础疾病,这些都给患者的静脉穿刺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老年患者反复接受穿刺而较为痛苦,静脉留置被广泛使用,为了确保静脉留置的使用效果,对其护理进展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老年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地观察刀去神经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刀组和对照组。对刀组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刀去神经化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封闭治疗。并在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从结果可以看出,刀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0.91%,显效率为63.64%。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50%。结论:刀去神经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超声引导 针刀 去神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