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慢阻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高龄慢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心理状态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慢阻患者给予有效心理护理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慢阻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继发性真菌病的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CT对肺结核继发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继发性真菌病的CT表现进行分析,观察病变形态、分布、边界、密度和病灶大小等特点,并分析影像与病原菌的关系。结果36例肺结核患者继发性真菌病致病菌分别为曲霉菌18例,毛霉菌8例,隐球菌6例,白色念珠菌3例,放线菌1例。CT表现为肺叶(或段)实变9例,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9例,其中6例结节边缘见晕征;空洞8例,霉菌球6例,斑片影1例,粟粒影1例。所有病例均有胸膜反应,8例有胸腔积液。结论肺结核患者继发性真菌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CT可确诊特征性的曲菌球,对表现不典型者应密切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肺结核 肺真菌病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阻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6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78.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需注重护理方式,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疾病好转。

  • 标签: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儿童功能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受功能检测的218名儿童,其中108例为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实验组,110例为常规指导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功能检测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功能检测的成功数、可获得3次以上可接受曲线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教学法对提高儿童功能检测成功率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情景教学法 肺功能检测 儿童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及超声两种引导方法在肺部肿块经皮活检中的诊断准确率、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病例82例,均为纤维支气管镜无法诊断的,经CT证实为肺部占位性病变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经皮活检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及CT引导组,其中超声引导组42例,CT引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刺活检成功率、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超声引导组穿刺活检成功率与CT引导组无明显差别,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T引导组。结论超声及CT引导经皮活检均为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对于超声能显示的肺部肿块应首选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 标签: CT 经皮肺活检 B超 肺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多种病因及高危因素,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在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人往往咳痰无力、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从而使病程迁延,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COPD加重期的关键,而有效的排痰,又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我院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 心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39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肺转移性恶性肿瘤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讨论慢性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对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44例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出院40例,有4例治疗无效。及早发现以及预防慢性源性心脏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胸腔CT影响面向疾病检测进行分割研究。方法在疾病检测的研究过程中,CT影像技术是一项逐渐发展的检测手段,对于高密度近胸膜结节的分割问题,可以利用相邻野的形状相似特征。结果分析多年来学者分割野的方法,可以大致解决结节分割问题。结论分割结果来看,其准确性和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可以表明这种方法有助于分割除尖和底外有边缘病变野的正确区域。

  • 标签: 胸腔CT影像 肺野分割
  • 简介:“病从口入”,常指饮食不洁,这句话其实也是对春节期间饮食不当而引起疾病的一个概括。过年时常进食过多,加之缺乏运动,进食结构杂乱(饮料、酒、水果、坚果类、油腻类食物过于集中在春节这个时段),导致胃的负担加重,胃液分泌节律打乱,胃黏膜受到损害,从而发生胃炎及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生活 春节期间 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阻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老年慢阻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础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之上结合抗结核治疗老年慢阻合并肺结核效果更佳,抗结核治疗要有针对性,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个性化给药。

  • 标签: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基础治疗 抗结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重型创伤性湿患者ICU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重型创伤性湿患者37例,将其在ICU病房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效果治愈34例,治愈率为91.9%;致残2例,致残率为5.4%;植物生存1例,发生率为2.7%。ICU病房治疗时间37例患者在ICU病房治疗时间在3—12天,平均治疗时间为5.2±1.7天。结论将ICU护理措施应用于重型创伤性湿患者治疗中,其能够减少或避免诸多并发症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快速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临床死亡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重型创伤性湿肺 ICU病房 护理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伤患者预防不张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胸外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张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不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不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胸外伤 预防 肺不张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7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康复率高,36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满意出院,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透明膜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儿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表面活性物质加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表面活性物质加经鼻窦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80例患儿在治疗后PaO2(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值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相互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窦持续正通气或者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透明膜病效果都比较明显,但是相比而言,后一种通气方法并发症更少,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是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科收治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168例的护理方法和中医病因病机的介绍提高公众对COPD的认识,避免或减轻其危害,预防和控制COPD的发生和发展。慢性阻塞性疾病属中医肺胀范畴,是多种慢性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心慌、烦躁等,其病程缠绵难愈,病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肢体浮肿,甚至出现喘脱等危重症候。近年来,我们对COPD辨证施护的重点及规律作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