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拔尿的时机。方法以2010年10月—2012年6月我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不同留置尿时间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拔尿时机不同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尿路感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较适宜时间为术后6小时。结论术后回病房6小时拔除尿尿路感染率发生低。

  • 标签: 腹腔镜 拔尿管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除尿前,膀胱不同充盈程度对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尿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拔出尿前夹闭尿,瞩病人多饮水,待膀胱充盈时将导尿拔除;对照组将尿液排空,膀胱空虚后拔除尿。结果充盈组患者拔除尿后第一次排尿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充盈时拔除尿后,患者能自主排尿顺利,未有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留置导尿 拔除尿管 膀胱充盈 自主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尿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尿循证护理)与对照组(n=40,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7.50%(11/40),(P<0.05);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32.50%),(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实施尿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尿路感染发生、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尿管置管 循证护理 脊髓损伤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镜在诊断脐尿腺癌并发尿路上皮癌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根据一例脐尿腺癌并发尿路上皮癌病例的诊治探讨脐尿腺癌并发尿路上皮癌诊断治疗方法及膀胱镜检诊断该病的价值及局限性。结果非肌层膀胱尿路上皮癌一般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脐尿腺癌一般采取膀胱扩大部分切除术。结论单纯依据膀胱镜检查而不重视增强CT会盲目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而误诊误治脐尿腺癌并发尿路上皮癌。

  • 标签: 膀胱癌 脐尿管腺癌 尿路上皮癌 膀胱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对所在科室49例留置尿并发症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留置尿的病人可能出现多种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留置 尿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导尿术在骨科临床中已广泛应用,如下肢骨折、脊柱骨折和骨盆骨折等,留置尿患者因疼痛、恐惧引起尿道疼痛,通过对22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找出了尿道疼痛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道疼痛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泌尿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留置导尿是一项基本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属于有创操作项目。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病人增多,需导尿处理者亦增多。特别是老年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因此,学习和正确掌握老年病人导尿术及护理显得紧迫而重要。气囊尿,因其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成度大,能有效的保持外阴干燥而深受医护人员的欢迎。因此,通过对115名老年男性患者置尿出现的一系列护理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老年男性留置导尿囊性尿管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时机,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 现将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 6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现将研究对象根据拔除尿的方式分为探索组和对比组。探索组在术后 24h 夹闭尿,待膀胱充盈后将尿拔除;对比组接受常规拔除尿方式,并将两组患者拔除尿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拔除尿后的疼痛感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对比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的情况与探索组相比,明显较高, P < 0.05 ;探索组患者拔除尿后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 P < 0.05 。 结论: 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时机非常关键,应该在术后尽早将尿拔除,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拔除尿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降低尿潴留、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尿管 围术期 骨科手术 尿潴留 疼痛 尿路感染 拔除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留置导尿的患者尿培养采集的成功率和合格率低,本研究旨在提高留置导尿患者尿培养采集的成功率和合格率。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泌尿科2019年1月至12月665例留置导尿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两组均取晨尿。参考组男176例、女156例,年龄(54.23±5.18)岁;试验组男189例、女144例,年龄(55.18±5.24)岁。参考组采取传统尿培养采集方法,夹闭导尿1~2 h后分离导尿尿袋留取标本;试验组采取改良尿培养采集的方法,留取尿培养前延长导尿夹闭时间、集尿袋增加采集胶塞、改变尿袋夹闭阀位置、严格无菌操作、于采集胶塞处采集标本。比较两组的尿培养一次采集成功率、标本污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参考组尿培养标本的成功率、合格率分别为64.7%(215/332)、73.8%(245/332),试验组分别为90.1%(300/333)、94.9%(316/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参考组患者满意度为83.7%(278/332),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1.9%(30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1,P=0.001)。污染标本菌谱分析,参考组46例污染标本中大肠埃希菌21例、白假丝酵母菌8例、热带假丝酵母菌9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粪肠球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试验组3例污染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菌1例。结论改良留置导尿患者尿培养采集方法后,提高了标本采集的成功率和合格率,不仅降低了医疗资源浪费,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尿培养 改良 采集方法 成功率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产妇不同时机拔除留置尿的效果。方法将358例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留置尿的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选择撤除自控镇痛泵(剖宫产术后36小时)后拔除尿,对照组选择剖宫产术后10-12小时拔除尿。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撤除自控镇痛泵后拔除留置尿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尿潴留。

  • 标签: 剖宫产术 自控镇痛 拔尿管 尿潴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发生渗尿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308例留置导尿患者中发生渗尿的2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导尿患者出现渗尿与尿道松驰、腹内压增高、膀胱痉挛、导尿引流不畅、尿置入深度过浅、气囊注水量不当、导尿型号过小、夹时间不当等有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护理对策,患者渗尿症状得到控制。结论留置导尿时正确评估患者,导尿后发现渗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渗尿发生,减经患者不适。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渗尿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留置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泌尿系统手术前后,留置尿病人导尿前、导尿过程中,留置尿期间及拔时,应用舒适护理。结果42例留置尿病人在导尿过程中积极配合,置顺利,留置尿期间诉无特殊不适,拔时无疼痛,拔后无尿潴留,尿道粘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留置尿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减轻了不良反应,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 标签: 留置尿管 舒适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干化学分析结果,作为尿沉渣显微镜筛选对型检查的影响。方法使用优利特(vritest-15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优利特VRITA系统尿试带和规范的尿沉渣显微镜法同时对349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查对比分析,选用不同筛选标准,探讨可被筛选标本中型漏检率。结果分别单纯以白细胞阴性、红细胞阴性或蛋白≤O.25g/L。作为筛选标准,其病理性型漏诊率分别为63.8%、30.1%、20.1%。如果将上述三项指标联合作为镜检筛选标准,在360例含有型的标本中,只有29例透明型为O~1/LP(属参考范围内),未见病理性型漏检。结论仪器和试纸质量合格。实验结果以同时白细胞阴性、红细胞阴性、蛋白质阴性为筛选标准,对病理性型检查影响不大。

  • 标签: 干化学 显微镜检查 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置入困难病人的解决方法。方法收集手术室从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病房导尿困难进入手术室导尿以及心脏手术麻醉后导尿困难的病人共9例,选用小儿尿,运用超滑导丝或中心静脉置导丝引导,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导尿。结果9例病人均成功置入导尿,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小儿尿+导丝+利多卡因胶浆可以明显增加尿置入困难病人成功置入尿的机会,并能减少因置困难反复导尿引起的创伤,减轻病人的痛苦,提升护理价值。

  • 标签: 导丝 利多卡因胶浆 尿管置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