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致敏情况,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并经ImmunoCAP 1000(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或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表现为至少一种过敏原阳性的患儿血清样本254例,其中男173例,女81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7(4.00,9.75)岁。采用荧光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血清样本进行18项过敏sIgE检测。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屋尘螨(85.0%,215/254)的阳性率最高,依次为粉尘螨(83.5%,212/254)、鸡蛋白(19.3%,49/254)、牛奶(14.6%,37/254)、德国蟑螂(14.2%,36/254)和法国菊(12.6%,32/254)。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均以尘螨(屋尘螨和粉尘螨)致敏为主。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患儿的屋尘螨(95.4% vs. 91.7% vs. 71.0%,χ2=23.257,P<0.001)、粉尘螨(95.4% vs. 90.6% vs. 67.7%,χ2=26.916,P<0.001)、艾蒿(10.8% vs. 9.4% vs. 1.1%,χ2=7.535,P=0.023)、法国菊(21.5% vs. 14.6% vs. 4.3%,χ2=10.876,P=0.004)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过敏性哮喘组。>6岁组的屋尘螨(96.2% vs. 84.0% vs. 53.5%,χ2=46.343,P<0.001)、粉尘螨(96.2% vs. 81.5% vs. 48.8%,χ2=52.756,P<0.001)、德国蟑螂(17.7% vs. 14.8% vs. 2.3%,χ2=6.313,P=0.043)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3~6岁组和≤3岁组;而≤3岁组的鸡蛋白(41.9% vs. 21.0% vs. 10.8%,χ2=20.281,P<0.001)和牛奶(41.9% vs. 16.0% vs. 4.6%,χ2=36.227,P<0.001)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3~6岁组和>6岁组。此外,屋尘螨与粉尘螨、艾蒿与法国菊、猫皮毛屑与马皮毛屑、法国菊与蒲公英、鸡蛋白与牛奶、梯牧草与芝麻均显著正相关(rs≥0.511,P<0.01)。随着屋尘螨致敏等级的增加,艾蒿(0.0% vs. 1.5% vs. 10.8%,χ2=9.714,P=0.008)、法国菊(0.0% vs. 4.4% vs. 19.6%,χ2=16.195,P<0.001)、猫皮毛屑(0.0% vs. 7.4% vs. 18.2%,χ2=11.459,P=0.003)和马皮毛屑(0.0% vs. 1.5% vs. 15.5%,χ2=15.443,P<0.001)sIgE阳性率显著升高,而牛奶(29.0% vs. 16.2% vs. 10.1%,χ2=8.792,P=0.012)sIgE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尘螨是广东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最主要的过敏,法国菊是最主要的花粉过敏。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患者致敏情况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需定期检测过敏并注意规避。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哮喘 儿童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磺基水杨酸处理样品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纤维蛋白中蔗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未经或经磺基水杨酸处理的蔗糖对照品溶液色谱图,确认磺基水杨酸处理对蔗糖水解的影响。蔗糖对照品溶液和人纤维蛋白原样品分别经磺基水杨酸处理2、3、4、5 h,研究处理时间对蔗糖水解的影响。用未经和经磺基水杨酸处理的蔗糖对照品溶液分别建立标准曲线,计算3批人纤维蛋白中蔗糖含量,并与理论添加量比较,评价磺基水杨酸处理对人纤维蛋白中蔗糖含量检测的影响。结果经磺基水杨酸处理的蔗糖对照品溶液色谱图比未经磺基水杨酸处理的增加2个水解峰,其中1个为葡萄糖峰;蔗糖对照品溶液和人纤维蛋白原样品经磺基水杨酸处理2、3、4、5 h,水解峰面积逐步增加;用未经和经磺基水杨酸处理的蔗糖对照品溶液分别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3批人纤维蛋白中蔗糖含量,计算结果与理论添加量的比例分别为93.1%±1.7%和97.7%±1.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F值为10.78,P值为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蔗糖经磺基水杨酸处理会发生水解,且处理时间延长,水解程度增加。蔗糖对照品溶液经磺基水杨酸处理后建立的标准曲线更适合人纤维蛋白中蔗糖含量检测。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蔗糖 磺基水杨酸 色谱法,高压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为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应用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的效果研究。方法:样本来源: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性感染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非细菌感染组,另外选择50例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为所有患者开展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测,对比三组受检人员的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的指标水平以及检测阳性率。结果: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数据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组(P<0.05);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白细胞计数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组(P<0.05),健康组与非细菌感染组上述数据指标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等方式进行诊断,可以有效区分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所致的病症,并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测 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 要:为了在上海中心城区有限的土地和空间内有效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建设林荫道是完善和提升生态系统和功能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将针对在林荫道养护管理中出现问题,并以黄浦区(卢湾段)为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找出相应地解决对策,为以后林荫道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中心城区 林荫道 养护管理 解决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中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对照组(预后良好的患者,共44例)和观察组(预后不良的患者,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PCT、CRP和D-D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清D-D的最大值及PCT、CRP最大值和初始值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PCT、CRP和D-D上升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PCT和D-D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重症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2月收治的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初诊确诊为APL,给予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但在第1次巩固治疗期间多次复查纤维蛋白波动于1.0~1.5 g/L,进一步完善纤维蛋白原基因测序,诊断为APL合并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结论对于多次检测纤维蛋白均下降的APL缓解期患者和短期内纤维蛋白显著降低的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患者,均应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遗传性 纤维蛋白原缺陷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曲泊帕治疗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生严重皮肤变态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艾曲泊帕治疗后发生皮肤严重变态反应的ITP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ITP患者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而给予艾曲泊帕治疗,9 d后出现胸、背部散在红色皮疹,3 d后皮疹蔓延全身,并出现皮肤松解脱落及水泡,经停用艾曲泊帕,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停用艾曲泊帕后换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升血小板治疗,TPO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皮肤变态反应。结论艾曲泊帕所致严重皮肤变态反应临床罕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一旦发生应及时停药并换用其他替代产品,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症状。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泊帕 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T(降钙素)、AMS(血清淀粉酶)联合TAP(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检测在AP(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1 年5月期间的疑似AP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67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CT、AMS联合TA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PCT、AMS、TAP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本次AP疾病的PCT、AMS以及TAP联合诊断中,误诊率、漏诊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分别为6.67%、1.92%、93.33%以及98.08%。

  • 标签: PCT AMS TAP AP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原发性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认知行为干预进行运用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21年8月至10月所接诊的患者中选取20例为对象,结合随机抽样的方式取其中10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给与认知行为干预,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不良心理状态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Fbg)和抗凝血酶(A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并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6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室分娩的无产后并发症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孕晚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D-D、Fbg和AT检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D-D、Fbg和AT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 Fbg 抗凝血酶 AT
  • 作者: 王琳 卢汉 袁若水 王萌 徐乐 王佃灿 郭传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2型巨噬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HNSCC)多发癌患者中的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及发掘M2型巨噬细胞在多发癌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502例HNSCC患者的癌组织与44例癌旁组织样本RNA表达谱数据,使用R包及R软件v4.0.3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筛选1998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随访并确诊为HNSCC多发癌的患者4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筛选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随访为单发的牙龈癌患者4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景切片分析CD16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表达特点,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低表达组,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高表达。采用χ²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单发牙龈癌患者与HNSCC多发癌患者 CD163阳性计数和(或)浸润深度与发病次数间差异及关联。多发癌及单发牙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RNAseq数据结果提示,巨噬细胞浸润在HNSCC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增加(P<0.001)。多发癌患者发肿瘤的CD163阳性细胞数[90.9%(40/44)]显著高于单发牙龈癌患者[61.0%(25/41)](P=0.001),且CD163阳性细胞计数与发病次数呈正相关(r=0.368,P=0.001)。CD163发肿瘤阳性细胞数与浸润深度比值与发病次数也呈正相关(r=0.331,P=0.03)。44例多发癌患者以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Tis~T2期以及N0期HNSCC为主,多发次数自第2至第8次不等。同时癌发病比例随多发次数增加而增大。发癌发病部位以舌、牙龈、颊为主,随着多发次数增加,发病部位牙龈、颊及腭部占比增高。结论M2型巨噬细胞数和(或)结合浸润深度与多发癌发生次数相关,可能成为临床鉴别单发与多发癌患者的指标。对发生于头颈部(舌、牙龈、颊部为主)的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的早期HNSCC患者,应加强随访。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多原发癌 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肿瘤发灶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于术前诊断为临床N0期(cN0)的183例患者[男72例,女111例,年龄(61.5±8.4)岁],所有患者于检查后3周内于本院行发灶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依据术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OLM阳性(OLM+)组及OLM阴性(OLM-)组。分析获得18F-FDG PET/CT发灶相关参数:发灶最大径(Dmax)、发灶位置、形态学特征、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发灶SUVmax-肝SUVmean比值(TLRmax)、发灶TLG-肝SUVmean比值(TLRTLG)。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对各参数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L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183例患者中,25例(13.7%,25/183)存在OLM,共46枚淋巴结转移(N1淋巴结15枚,N2淋巴结31枚)。OLM+组发灶Dmax[2.9(2.3,3.7)与2.3(1.7,2.8) cm]、分叶征[76.0%(19/25)与37.3%(59/158)]、发灶SUVmax[11.1(7.9,17.7)与4.7(2.3,9.2)]、TLG[41.5(10.2,91.1)与15.6(6.5,23.8) ml]、TLRmax[4.7(3.5,7.6)与2.1(0.9,4.0)]、TLRTLG[18.1(5.0,44.3)与6.1(3.0,11.4) ml]均高于OLM-组(z值:-4.709~-3.247, χ2=13.19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Rmax[比值比(OR)=15.145,95% CI:3.381~67.830,P<0.001]和Dmax(OR=3.220,95% CI:1.192~8.701,P=0.021)是OLM的独立危险因素。TLRmax预测OLM 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94),其阈值为3.12时诊断OLM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23/25)、63.3%(100/158)、67.2%(123/183)、28.4%(23/81)和98.0%(100/102)。结论18F-FDG PET/CT发灶代谢参数TLRmax是NSCLC患者OLM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灵敏预测NSCLC患者的OLM。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8版MRI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 v2018)对≤3 cm肝细胞癌(HCC)与其他肝脏发恶性肿瘤(O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丽水市遂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病灶长径≤3 cm的95例发肝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别归入HCC组(53例)和OM组(42例,其中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31例、混合型肝癌11例)。分析病灶的MRI征象,并依据LI-RADS v2018标准对病灶进行分类。两组间MRI征象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LI-RADS v2018分类标准诊断HCC或O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HCC组和OM组间动脉期强化表现、廓清表现、假包膜征、脂肪变性、出血、填充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LI-RADS v2018分类结果归类为LR-M、LR-3、LR-4、LR-5的例数分别为7、1、11、34例,OM组分别为15、1、15、11例。以LR-5标准诊断HCC的灵敏度为64.2%(34/53)、特异度为73.8%(31/42);以LR-4联合LR-5标准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4.9%(45/53)、特异度为38.1%(16/42);以LR-M标准诊断OM的灵敏度为35.7%(15/42)、特异度为86.8%(46/53)。结论当肝内病灶长径≤3 cm时,以LR-4联合LR-5、LR-5为标准诊断HCC的特异度较低,以LR-M为标准诊断OM有较高的特异度。

  • 标签: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吉非替尼与研吉非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一线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91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国产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研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情况、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1.5%(43/47)、84.1%(37/44),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0%(47/47)、97.7%(43/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08,P=0.224;χ2=1.080,P=0.484)。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13.26个月(95% CI 11.34~14.66个月)和13.19个月(95% CI 12.52~15.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亚组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2.98个月(95% CI 11.25~14.75个月)和13.89个月(95% CI 12.04~15.9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观察组和对照组第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5.08个月(95% CI 11.79~18.21个月)和11.94个月(95% CI 9.20~14.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两组患者皮疹、腹泻、间质性肺炎、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氨基转移酶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费用为(2 118.43±137.93)元/月,对照组为(5 945.48±247.48)元/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4,P=0.001)。结论国产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研吉非替尼相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且国产吉非替尼更经济,可大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吉非替尼 国产药 原研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细胞游离亚铁卟啉(FH)检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宫颈异常患者238例进行FH检测及高危型HPV检测,并以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及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H检测与高危型HPV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238例受检者中,TCT检测确诊正常或炎症(NLM)97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级别者141例;对ASCUS以上级别者进行病理活检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以上病变70例;CINⅡ级以上患者FH检测阳性率为92.86%(65/70),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率为95.71%(67/70);FH检测对CINⅡ级以上病变筛查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6%(58/70)、85.92%(60/70),高危型HPV检测筛查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29%(66/70)、98.59%(69/70),两种方法筛查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0.25,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FH检测,但FH检测操作简便、经济、快捷,更适合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大范围筛查。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前状态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卟啉类 人乳头瘤病毒 DNA检测 细胞学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元(PCT)和免疫功能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90例肺炎患儿,根据病原体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性肺炎组(n=30)、支原体肺炎组(n=30)、细菌性肺炎组(n=30),同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分析免疫功能、PCT及hs-CRP。结果 hs-CRP水平方面,细菌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PCT水平方面,细菌性肺炎组较对照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免疫功能 降钙素元 超敏C反应蛋白 发光免疫分析仪
  • 简介:摘要阑尾部位发淋巴瘤甚为罕见,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临床影像学通常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难以明确诊断。阑尾黏膜固有层本身富含淋巴小结,相对于大B细胞淋巴瘤而言,阑尾小B类细胞淋巴瘤诊断更具挑战性。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后者其中一种淋巴瘤类型,其在阑尾区发生罕见且极易误诊。现报道1例老年男性阑尾部位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发症状为急性阑尾炎伴发全腹痛。通过该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概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的取消、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等使得公立医院的经营环境日益变化,公立医院必须改变以往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精细化自身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向管理要效益。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政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医院只有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的两个抓手,公立医院应当从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保障,促进公立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AA、CRP、PCT联合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20年01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