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宁夏固原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以来,农用地膜良好的增温保墒、抗旱增产效果对农业生产起到重大的、积极的作用.2013年,固原市覆膜面积达151.4万亩,其中覆膜种植126.85万亩,使用地膜0.89万吨;设施农业24.55万亩,棚膜用量1.53万吨.然而,地膜的主要成份是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稳定难以分解,残留在土壤中难以完全降解,当大量残留积累在土壤中,就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层通透性能降低,影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降低作物产量,导致农田减产、农民减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和农牧厅的大力扶持下,固原市引进国内先进残膜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

  • 标签: 回收利用技术 试验示范 固原市 残膜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膜覆盖
  • 简介:在黄土高原树木生长经常遭受水分不足的制约,导致形成大面积"小老树"。选取"小老树"形成面积最大的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技术研究不同树龄(31~34年生和49~54年生)小叶杨生长季内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揭示不同树龄小叶杨水分利用策略的差异,为黄土高原"小老树"形成机制的阐明及其改造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31~34年生小叶杨一日中液流出现峰值的时间较早,而49~54年生小叶杨维持液流峰值的时间较长。2)旱季31~34年生小叶杨液流密度低于49~54年生小叶杨,且超过最大值后液流密度出现下降现象,随着雨季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液流密度会显著增加;49~54年生小叶杨雨季的液流密度低于31~34年生小叶杨,其液流密度随环境条件达到饱和后就不再发生变化,其液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反应不敏感。3)2个树龄小叶杨整株耗水量差异不大,但31~34年生小叶杨单位面积的耗水量显著大于49~54年生小叶杨。表明低龄小叶杨液流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大,而高龄小叶杨的水分利用趋于保守化,对干旱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 标签: 小叶杨 树龄 树干液流 水分利用策略
  • 简介:通过调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武鸣基地桑树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到武鸣基地桑树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意见能拓展我站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全方面的发展蚕桑业,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抬高蚕桑业的社会地位。

  • 标签: 桑树资源 利用现状 建议
  • 简介:微卫星标记(SSR)是分子育种中常用的遗传标记,葫芦科中仅有黄瓜、甜瓜、西瓜进行了大规模的SSR标记开发,其他作物均不同程度地面临SSR标记缺乏的情况。利用近源物种间分子标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研究合成源于黄瓜、甜瓜和西瓜的60对SSR标记,从中筛选出42对可用标记,对甜瓜、西瓜、黄瓜、南瓜、苦瓜、冬瓜、节瓜和丝瓜8种葫芦科作物进行验证,分析这三种瓜类SSR标记在葫芦科中的穿梭性。结果表明,42对标记中有29对(69%)能在8种常见葫芦科作物中都得到有效扩增,在5种及5种以上物种中有扩增的引物达到38对,占90.5%,表明这三种瓜类SSR标记在葫芦科作物中有良好的穿梭性,这为葫芦科中数目庞大的未测序作物提供一种切实可行、高效低成本的分子标记开发方法。

  • 标签: SSR 葫芦科 穿梭标记 黄瓜 甜瓜 西瓜
  • 简介:通过蕉城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表面分析、水文分析,结合蕉城区森林资源小班区划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空间统计,重新计算小班坡度、坡向、海拔.按照防护林的区划原则对蕉城区的防护林进行规划、优化调整.

  • 标签: 数据高程模型 空间分析 防护林布局
  • 简介: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 标签: 水分利用效率 单位重量叶氮浓度 单位面积叶氮浓度 比叶面积 C/N 全C含量
  • 简介:在北京市的发展过程中,高速增长的人口总量使北京市正遭遇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发展困境.通过分析2004-2011年北京市人口以及水环境相关数据,研究人口变动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市人口从2004到2011年增长了115万人,外地入京人口增长了484.3万人,年均用水量增加了近1.41亿m^3,高速的人口发展是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总量连年增长的根本原因;2)2011年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仅为59.1万人,不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10,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尚不足第三产业的1/3,第三产业取代了第一、二产业成为城市的经济支柱;3)8年间,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减少了8.4m^3,人均年农业用水量减少了37.7m^3,人均年工业用水量减少了27.1m^3,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北京市人均年用水量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人口总量 流动人口 水资源利用 产业结构
  • 简介:通过区分直接经济价值与生态系统调节和支持服务,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并以三亚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规划落实后,ESV总量将出现下降,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下降明显,而生态调节和支持服务价值则有所提升,反映出三亚城市发展重心由经济到环境的变化.作为对三亚ESV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园地构成了三亚市ESV总量的主体,且三亚市ESV受对二者的变动最为敏感;水域对三亚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有很大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规划 三亚
  • 简介:通过定位监测方法,研究红壤旱坡地3种不同耕种模式对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沟+稻草覆盖的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效果最好,其中花生产量达到3993.2kg/hm2,降水有效利用率达74.69%,水分表观生物利用率和表观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6452和0.3119kg/m3,水分实际生物利用率和实际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8607和0.4107kg/m3;横沟+植物篱的效果次之;传统的顺坡耕种方式最差,不仅不利于花生产量的增加,而且还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推广横沟+稻草覆盖的农作方式,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耕种模式 红壤旱坡地 花生产量 降水利用
  • 简介: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进行分析鉴定,同时结合果肉汁胞色素分析、生物学性状及物候期观察,以确定黄金蜜柚的品种类型。通过208对SRAP引物对黄金蜜柚和琯溪蜜柚进行SRAP扩增,结果显示,两品种间的谱带基本相同,但均存在黄金蜜柚和琯溪蜜柚特有的谱带,这表明了两品种间在DNA水平上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对10份柚类品种的SRAP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黄金蜜柚与琯溪蜜柚的遗传距离最为接近,达到0.98,这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亲缘关系非常紧密,同系列的琯溪蜜柚、黄金蜜柚、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4个柚类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较高。另外黄金蜜柚在汁胞色素种类及含量、花柱头颜色和成熟期等方面均明显区别于琯溪蜜柚。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了黄金蜜柚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柚类的优特柚类新品种。

  • 标签: 黄金蜜柚 果肉汁胞色素 SRAP 鉴定
  • 简介:以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东省第七次复查工作使用平板电脑进行调查数据处理为例,论述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泄密问题,阐述了加强保密管理的具体措施.

  • 标签: 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平板电脑 保密
  • 简介: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减少土壤侵蚀面积、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分析是评价工程实施效益的重要方面。以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彬欧盟赠款项目重点监测小流域-盆古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理前后的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eCognition、Arcgis软件,对盆古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1年盆古小流域旱地、水田等面积减少,有林地和梯田等面积增加;小流域轻度侵蚀在有林地中分布最多,而轻度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旱地中;另外,小流域土壤侵蚀这一期间整体呈现由强转弱的趋势,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 标签: 小流域综合治理 土壤侵蚀强度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 简介:石壁水库是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石井镇和晋江市安海镇、内坑镇)重要饮用水源。近几年来,集水面积内受周边不法群众在夜间盗采瓷土矿,部分山地毁林种荼或改种巨尾桉,造成库区地表破坏,冲刷泥土入库,造成水道、水库淤积,影响水库功用与水质安全。我们采用遥感手段,在基于大比例尺应用上,通过对库区集水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进行动态监测,摸清流域内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在分析侵蚀动态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 标签: 动态监测 遥感 小流域土地利用 小流域土壤侵蚀
  • 简介: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但因产后贮藏、保鲜和制干等初加工环节方法原始、设施简陋、32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品质下降、损失严重,折算经济损失每年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粮食过度加工每年损失75亿kg以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产,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对粮食加工减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防止过度加工浪费、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

  • 标签: 农产品产地 综合利用 初加工 农业专家 减损 农产品加工业
  • 简介:根据林业生产中立木材积、原木材积及出材率的计算方法,在杉木人工林树干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树干削度方程和树干断面去皮最短径方程,模拟实际造材,进而编制杉木人工林二元出材率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林业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杉木 削度方程 最短径 出材率
  • 简介: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在保障“菜篮子”有效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2012年,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为1099万吨和63万吨,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5%和25%,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95%和78%,与第一次全国淆婆源普杏结果相比,畜禽养殖COD排放总量虽有所下降,但其在全国排放总量的占比反而上升。

  • 标签: 环保型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牧业发展 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业 规模化畜禽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