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作者: 夏敏 洪明晃 仇小强 林英姿 张维森 高培松 李志斌 胡志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广州 510080 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院,海口 571199,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分子流行病研究中心,广州 510515,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 361003,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州 350122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国各地各类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布不尽相同,而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亟需通过区域性大型队列的建设,为区域重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预测和干预策略提供本土化人群证据,也为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覆盖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以35~74岁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城市与农村、汉族与以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多类型自然人群。本队列围绕华南区域常见重大慢性病建立集健康信息和生物样本为一体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并开展长期随访。现已建立116 520人的基线数据库,年龄为(54.9±12.5)岁,女性71 077人(61.0%)。基线数据库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生物样本。本文对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理念、研究进展和随访设想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自然人群 队列研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华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患者自然妊娠率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时间,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治疗方法的目的和实施的必要性,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观察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患者进行治疗后,检测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情况、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情况、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绘制成表格,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和单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发现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情况较好,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情况较好,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情况较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不够,患者可能会产生各种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不高,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改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情况,改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情况,患者的依从性更高、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卵管性不孕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 单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自然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在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于本院辅助生殖中心行FET且首次囊胚移植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NC组(n=37)与G-HRT组(n=37),NC组进行自然周期内膜准备,G-HRT组进行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内膜准备,两组均为单囊胚移植,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NC组与G-HRT组的内膜转化日的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HRT组比NC组的临床妊娠率更高(P

  • 标签: 玻璃化冷冻 囊胚移植 内膜准备方案 自然周期 降调节后人工周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导乐主导的责任制助产干预在瘢痕子宫患者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诊的84例瘢痕子宫自然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责任组(责任制助产干预,n=41)和乐导责任组(导乐主导的责任制助产干预,n=43),对比两组住院情况、母婴结局。结果 乐导责任组分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责任组,其产后24h出血量也明显少于责任组(P

  • 标签: 导乐主导的责任制助产干预 瘢痕子宫 自然分娩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适度保护会阴对自然分娩产妇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则予以自由体位联合适度保护会阴助产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结果:实施自由体位联合适度保护会阴助产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由体位 适度保护会阴 第二产程耗时 会阴侧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重症护理工作环境的重要性、不足和改善措施进行探讨。首先,重症护理工作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然而,目前重症护理工作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设备不足、医护人员压力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加强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和沟通,以及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和评估等。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优质、安全、温馨的重症护理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 标签: 重症护理 工作环境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然分娩初产妇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同时重点探究该护理模式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地功能的效果。方法:从我院中选择6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做样本,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执行个体化护理。就护理下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力分级≥3级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帮助产妇有效改善产后盆底功能,进而提升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初产妇 个体化护理 产后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弹性支持联合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入选100例初产妇主要于2021年1月-2022年4月顺利分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采取心理弹性联合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措施)。观察指标:分娩结局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产程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前两组心理弹性评分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期间、分娩后研究组心理弹性评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弹性联合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措施实施下可改善妊娠结局及心理弹性水平,护理价值显著。

  • 标签: 心理弹性支持 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 分娩结局
  • 作者: 何茹 徐加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杭州 310014 杭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杭州 310012,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杭州 310014 浙江省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4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主要依赖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肿瘤而言,常规治疗预后不佳,转移复发概率大。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对化学药物、放射性疗法等传统治疗方式不敏感,随着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广泛兴起,研究人员也逐渐开始关注甲状腺癌免疫微环境这一领域,以探索甲状腺癌免疫治疗策略。本文以甲状腺癌免疫微环境为出发点,分别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免疫微环境成分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特点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甲状腺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甲状腺癌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洁净实验室环境微生物菌种分析是确保实验室环境洁净度和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了解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可以为实验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实验设计,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实验室微生物菌种分析将在洁净实验室环境评估、质量控制和健康安全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洁净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及菌种分析角度讨论在洁净实验室内对环境微生物进行菌种分析。

  • 标签: 洁净实验室 环境微生物 菌种分析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的洁净区(室)环境监测是GMP中重要的一方面,洁净区(室)环境监测是运用仪器、生物等现代科技手段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 标签: 洁净区(室) 环境监测 悬浮粒子 浮游菌 沉降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冬季环境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1-2022.12本院收治的212例AMI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春、夏、秋季组(n=90)和冬季组(n=122)。分析季节与AMI发病的关系。结果  冬季环境对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冬季环境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影响显著,(P

  • 标签: 冬季环境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Effect of the winter environment on the onse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简介:摘要:健康成为人类健康的目标日益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高原的气候条件特点和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也为高原们员提供了全新的问题。西藏高原大部分地方的平均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如果人类长期在高原条件下生活,会出现较突出的生态学作用。而高于五千八百米左右的特高海拔地方,这种生态学作用则尤为明显。本文将以西藏高原官兵为例,探讨高原环境对西藏官兵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仅供参考。

  • 标签: 高原环境 心理健康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