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厚壁椭圆形封头拉伸成形,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其变形规律,根据模拟结果,设计坯料直径及模具尺寸,并进行对比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分别采用了经验公式Do=K((Dp+t)+h+5%Dp=534及等体积法D0=(V×4/πt)^1/2=524(体积V由AutoCAD三维模型求得)计算坯料尺寸,获得了不同的坯料直径。

  • 标签: 有限元模拟 椭圆形封头 拉伸成形 厚壁 AUTOCAD 坯料尺寸
  • 简介:以硅酸钠为原料,CTAB为模板剂,水法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钴的介孔分子筛(Co/MCM-41),并将其作为催化剂,CVD法解无水乙醇制备CNTs.利用XRD、T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和Raman光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的介孔分子筛和纳米碳管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o/MCM-41样品具有典型的MCM-41的介孔结构;当解反应温度为750℃下所制备出的纳米碳管的品质最好.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纳米碳管 负载 乙醇 催化热解
  • 简介:从能量守恒出发,将解吸收的能量隐含于材料等效热容中,建立了连续激光辐照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响应的三维计算模型。在考虑辐射换热和表面对流换的影响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连续激光辐照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温度场和解质量损失,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比较吻合。结果表明:氮气流保护可以有效地抑制氧化效应,但实验中氧化过程不可避免;随激光辐照时间增大,试样质量损失逐渐增大,在长时间辐照下氧化带来的额外质量损失逐渐显现;在低功率密度下,试样以解为主,质量损失随功率密度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功率密度升高,氧化的影响逐渐增强。

  • 标签: 激光辐照 复合材料 热解 数值模拟
  • 简介: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现今社会条件下热电厂电力工作逐渐趋于智能化、自动化,这是当今时代发展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电力系统虽然完成了各项建设但是在技术应用方面对人力的依赖性较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只有在人的研究下才能成为了可能。电力系统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靠性、安全性收到了质疑,一些潜在问题逐一暴露,需要人员重新投入时间与精力进行技术配置。

  • 标签: 电力系统 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 研究
  • 简介:对将运行于日-地L1点的太阳观测器进行了设计,重点论述了日-地L1点的轨道外热流计算和Lymanα日冕仪(LACI)反射镜M2光阱、Lymanα日冕成像仪(LADI)滤光片组件、CCD组件、电箱、观测器主体等部分的设计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对日面设置集热板,将观测器的主动加热功耗降低了73%;选用预埋热管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对日定向观测导致的框架温差问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日高温工作、对日低温工作、低温存储、轨道转移等4个极端工况下,观测器各组件温度均满足指标要求。该设计方案以较低的加热功耗,解决了太阳观测器在轨工作阶段的散热、轨道转移阶段的保温等问题,满足CCD焦面工作温度<-50℃的要求。

  • 标签: 热设计 Lymanα日冕仪 Lymanα日冕成像仪 太阳观测
  • 简介:通过采取快速插入、建立同步采集系统等措施,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07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建立了磷光热图技术,并成功地获得了平板三角翼模型表面热流分布.基于实验结果,初步分析了来流Reynolds数等参数对三角翼表面热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翼外形中心线处转捩靠后,两侧转捩靠前,且随着来流Reynolds数的增加,转捩位置进一步前移.总的来说,磷光热图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流动转捩发生的位置以及转捩后湍流区的形状,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防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 标签: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 磷光热图 热流 三角翼 转捩
  • 简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杀伤力大等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新型武器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气动力和气动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高超声速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分别从工程计算、数值仿真以及实验研究3个方面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 标签: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力 气动热
  • 简介:采用重分析法(TGA)测量矿产品中的吸附水及烧失减量,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及精密度。对多种矿产品样品采用TGA法和常规马弗炉加热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TGA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等优点,是矿产品吸附水及烧失减量检验的首选。

  • 标签: 矿产品 吸附水 烧失减量 马弗炉
  • 简介:摘要在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使用相对较为先进的工自动化产品可以很好的提升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非计划停炉或者是停机的问题,这样一来也就使得电厂的经济效益水平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工自动化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热工自动化 控制 火电厂 应用
  • 简介:讨论了具有储备和两个独立相同部件的平行系统在由常规错误引起失效下的渐进稳定性.首先,利用Banach空间的Volttera算子方程得到了非负动态解的存在唯一性;然后,利用强连续线性算子半群理论证明了系统正的动态解的存在唯一性,而由于初始值不在定义域内,故得到的是mild解.但在t>0时系统古典解存在唯一,所以此时mild解即为古典解.最后,利用线性算子半群稳定性的结果,证明了该动态解在范数意义下收敛到稳态解,进而得到了系统的渐进稳定性.

  • 标签: Volttera算子方程 C0-半群 渐进稳定性
  • 简介: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考察了硝基类二肽类化合物抑制剂的侧链结构对嗜菌蛋白酶(TLN)的抑制效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侧链基团为异丁基时,抑制剂与TLN的活性部位之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最多,并可以提高抑制剂与TLN的结合能力.理论计算的结合自由能大小与抑制剂的抑制常数相吻合.以上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硝基类二肽化合物侧链结构对TLN的抑制能力的影响复杂性,即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疏水作用外,侧链结构的变化导致氢键的形成能力变化也不可忽略.

  • 标签: 抑制剂 嗜热菌蛋白酶 硝基 构效关系 氢键
  • 简介:目的:水合物沉积物开采过程是一个。水.力.化多场耦合过程,该过程包含了不同土层间的热对流、压缩引起的局部变形以及胶结结构破坏引起的应力松弛。不适当的开采会引起出砂、塌孔等破坏问题。本文旨在建立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多场耦合计算模型,以量化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风险。创新点:1.通过GOMSOLMultiphysics实现水合物开采过程多场耦合有限元控制方程的计算:2.建立的模型考虑变形.渗流双向全耦合过程。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给出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过程模拟的控制方程;采用偏微分方程模块实现除力学之外其他物理场的耦合计算;采用结构力学模块实现变形计算。2.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3.通过对比全耦合模型与半耦合模型,分析双向耦合对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沉积物物理力学行为的影响。结论:1.所建立模型能够精确模拟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沉积物的物理力学行为。2.当考虑压缩对渗流的影响时,由于孔隙率的降低,计算得到的水合物分解速度要小于不考虑该影响时的速度。3.由于存在层间对流效应,非均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水合物分解速度要快于均质模型。

  • 标签: 水合物沉积物 多场耦合模型 COMSOL 产气
  • 简介:对汤岗子矿泥黑粉中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汤岗子矿泥黑粉样品,采用ICP—MS法对矿泥黑粉中16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28-14.66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18%~6.20%,回收率为91.5%~108.2%。为探讨汤岗子矿泥黑粉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 标签: 汤岗子热矿泥黑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矿物元素
  • 简介: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全封闭冷却结构的电机热性能优化模型,设计一台600kW的高速列车用永磁牵引电机。创新点:1.通过耦合局部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求解电机复杂冷却风道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并在全局网络模型的框架内得到快速、准确的电机温升结果以用于结构优化;2.在冷却风道中引入栅格结构,采用热性能分析模型优化冷却结构,提升电机热性能;3.通过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电机局部温升最大值,并提山一种预测特定结构下电机铁损工作阈值的工程方法。方法:1.采用网络法建立全局网络模型(图3),并通过耦合局部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风道内的网络参数(图4和6);2.应用田口设计法对电机风道结构进行优化,并研制样机进行验证(计算与试验结果见表5);3.假设铁损的谐波附加值与磁密值成正比,通过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给山端部绕组、永磁体温升值与铁损的预测曲线,并用样机试验进行验证。结论:1.采用全局网络和局部流体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可以快速、正确地计算复杂冷却结构下的电机温升分布,且优化后的冷却结构至少可以提升文中电机15%的热性能;2.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适用于全封闭风冷或者水冷等冷却结构相对独立且尚无经验公式可参考的电机热性能优化设计;3.铁损工作阈值的预测方法可以为电磁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热网络模型 流体动力学 永磁电机 全封闭强制风冷
  • 简介:利用直接法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K8[ZnMg(H2O)W11O39]·15H2O,通过ICP,IR和XRD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具有Keggin结构.采用化学扩渗法对合成配合物进行稀土扩渗实验,经XPS测试表明,有微量的钆渗进配合物的体相,并与组成元素存在键合作用,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扩渗后试样的导电率提高10^5倍,是一种优良的固体电解质,有望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材料.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稀土多元渗 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