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灵芝龟又叫十二棱龟,体型小,最大只有200~250克,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产.因生态、气候等诸多因素,自然界中数量极少,鉴于此,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农妇陈小宝在亲朋的帮助下试养了2组灵芝龟,现已训养成功,经大量繁殖,将走向全国各地繁衍落户。

  • 标签: 灵芝龟 人工养殖技术 试养 繁殖 养成 气候
  • 简介:青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虾,其养殖历史悠久.传统的囤养、套养和放养抱卵虾育苗,一年一季的养殖技术,产量低,规格小,效益差.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养殖试验,总结出青虾的池塘两茬高产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 标签: 青虾 两茬养殖 池塘 虾池 高产养殖技术 抱卵虾
  • 简介: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高产试验 亩产 海水养殖 商品率 海水池塘
  • 简介:1月份是广东气温、水温较低的季节,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大部分病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水霉病、小瓜虫病将大幅上升,甚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和暴发,某些低温期易发的病毒性病也有发生的可能,养殖生产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鱼类的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等病害也仍然有高发的可能,应注意预防。

  • 标签: 病害测报 水产养殖 广东 细菌性败血症 水生动物 淡水养殖
  • 简介: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我国台湾省于70年代引进,现已繁殖多代。广东深圳、惠阳、佛山等地也相继于1983年引进鱼苗,并于1985年相继人工繁殖成功。

  • 标签: 加州鲈鱼 驯化养殖 配合饲料 技术 加利福尼亚州 人工繁殖
  • 简介:鸭、猪、鱼通过综合养殖,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能源,达到节省饲料、高产高效的目的。具体方法是;1选用优良品种鸭最好是樱桃谷鸭,猪为杂交长白猪及其它良种猪,鱼主要是鲢鳙鱼、青鱼、草鱼等,这些品种能耐粗饲,生长快。

  • 标签: 养殖技术 品种选择 投放
  • 简介:河南省自2002年起.陆续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从南方引进白虾苗种进行生产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很多宝贵的技术经验.为我省的水产新品种引进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一直由于病害多,产量低等问题.使得养殖效果不理想.渔民积极性不高。为了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淡水中的养殖模式.加快北方地区渔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们于2006年6月6日至10月10日在郑州市水产苗种中心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单产588公斤/亩。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淡水养殖 技术经验 水产苗种 渔业结构调整 引进工作
  • 简介:近年来,莱西市鲈鱼养殖已初具规模,养殖的鲈鱼主要品种是美国加州鲈鱼。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该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人工养殖品种。鲈鱼属温水性鱼类,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养殖,现将鲈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 标签: 池塘养殖技术 鲈鱼养殖 淡水 加州鲈鱼 养殖品种 密西西比河
  • 简介:鳜鱼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病也相应增多,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严重地挫伤了渔民养殖的积极性。因此,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现简单介绍鳜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白皮病发病时间一般在5~8月份,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由于操作不慎或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时造成鱼体受伤,病原菌乘虚而入。发病初期,病鱼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蔓延,以至背鳍及臀鳍间的体表和尾鳍处都发白。最后病鱼头朝下,尾鳍向上,与水面垂直,不久死去。

  • 标签: 鳜鱼 常见病 鱼病防治 白皮病 水霉病
  • 简介:鳗鲡属高档鱼类,已有几十年的养殖历史,是一种高密养、高产量、高效益的养殖品种。亚洲地区主要养日本鳗鲡,苗种来源于江河,受自然影响很大。随着养鳗业的迅速发展,日本鳗苗资源锐减,苗种供求矛盾加大,价格高涨,产业风险加大。因此,寻求新的良种养殖势在必行,而欧洲鳗鲡苗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优良的养殖品种。

  • 标签: 欧洲鳗鲡 连州市 人工养殖 经验借鉴 饲养管理 水质调节
  • 简介:福建省山塘水库众多,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养殖规模迅速发展。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病害发生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和养殖模式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山塘水库养殖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指导生产,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 标签: 山塘水库 鱼类病害 防治技术
  • 简介:本文从海藻资源现状、海藻生物活性物质、海藻在水产养殖业发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闸明海藻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加强海藻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海藻 水产 应用
  • 简介:长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Gǖnther)在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鱼尝科(Bagridae)、鱼危属(Leiocassis),又名江团、肥沱、鲴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肉率在74.2%,高于草鱼、鲤鱼、鳊和鲥鱼,1kg左右的商品鱼市场销售价稳定在30-40

  • 标签: 长吻鮠 池塘养殖 成鱼养殖 鱼种投放 饲料投喂 日常管理
  • 简介:翘嘴鲌(CulteralburnusBasilewsky)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 标签: 翘嘴鲌 年龄 生长发育 饲养管理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地和用水成本逐年上升,政府对养殖废水排放的控制日趋严格,市场对健康、安全的绿色水产品需求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不少有经济实力的水产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是一种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密集型集约化养殖产业,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目前,广东省已建设有256.6万平方米的工厂化生产车间。

  • 标签: 工厂化养殖 养殖模式 设施渔业 发展前景 技术密集型 经济社会
  • 简介:五大连池市发展淡水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业绩。目前,全市养殖面积达到11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109000亩,取得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100000亩,驯化养殖面积达到3300亩,涌现出部级健康养殖场四个、省级五个。全市综合养殖面积4300亩,休闲渔业近千亩,垂钓场近百处。黑龙江省大(Ⅱ)型水库山口湖水域辽阔,水资源极其丰富,盛产鳌花、哲罗、细鳞等十几种国家珍稀冷水鱼和黑龙江特产鱼一狗鱼,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五大连池市淡水养殖发展速度一直较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水产品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无公害绿色渔业食品”,人们对它们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分析五大连池市淡水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促进本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五大连池市 淡水养殖业 水产品消费 养殖面积 淡水养鱼 黑龙江省
  • 简介:洞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江淮丘陵地区,境内水库众多,中小型水库1209座,面积50多万亩.水库河蟹增养殖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因其技术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到1998年底,全市水库河蟹养殖面积达4467公顷,河蟹产量达2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每公顷产蟹10~75kg.发展水库养蟹对调整优化水库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河蟹 水库养殖 中小型水库 蟹种放养 饲料管理
  • 简介:笔者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水族箱内高体PangPi的人工养殖。本文总结了高体PangPi的饵料、繁殖以及对其常见病的防治。

  • 标签: 高体PangPi 人工养殖 水族箱
  • 简介:水产养殖首先是要养好水,水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水生生物的疾病发生,更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水体颜色、氨氮含量、池底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我们对几种变色水质的调节方法介绍给各位养殖用户,仅供参考。

  • 标签: 水产养殖 水质 调节技术 变色 水生生物 水体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