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不同,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至少48h的患者56例,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每6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对照组24例患者每4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ICU在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34.38%,但两组VAP的发生率及VAP的发生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在院时间为14.25±12.8d,对照组ICU在院时间为29.5±4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采用每6h间断监测,不会增加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插管 套囊压力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应用综合护理,更好地完成呼吸相关治疗,保障新生儿健康。方法:实验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调研的主体,时间段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结合随机分组,记录180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成效。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新生儿在护理后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0),对照组则为8.9%(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的统计上,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4.2±4.3)d和(60.8±11.9)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5±4.1)d和(84.3±15.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止呼吸相关并发症,可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院内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患实施无创呼吸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急诊ICU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给氧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病患20例,接受低流量吸氧措施;其余20例病患纳入实验组中,给予无创呼吸给氧。最终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水平,其次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结果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病患。其次两组病患在治疗前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更低。结果 针对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患给予无创呼吸机能够切实地改善病患各项血清指标,且有效降低了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诊ICU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车载呼吸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不同院前急救方案对比我院接诊的98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救治有效率为93.88%,而参照组为81.63%,在动脉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车载呼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车载呼吸机 优质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愈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42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术图(病案记录)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与DR影像表现作一一比对。结果本组术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明确,位于左肺尖段21例、左肺舌段1例、左肺背段1例、右肺尖段18例、右肺背段1例;病灶肺大疱为数个聚集分布或成串分布,直径约0.5~5cm之间不等,表面覆盖脓苔。影像表现为破裂漏气病灶区域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密度增高影,即光滑纤细的发线样肺压缩边缘突然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改变,与手术记录符合率约83%(35/42例)。结论DR数字化X线摄影的胸正位图像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显示率为100%,仔细沿着肺压缩边缘观察发现局部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异常征象的部位,能估测破裂漏气的肺大疱病灶部位,为胸腔镜下或开胸术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手术入路信息。

  • 标签: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数字化X线摄影 大体病理 肺大疱破裂口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4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50例,使用无创呼吸辅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以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的持续改进对提高无创呼吸完好备用率的影响。方法对我科6台无创呼吸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完好备用率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完好备用率低的问题,自2018年9月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完善改进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对策并实施,并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完好备用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无创呼吸完好备用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遵循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仪器的科学高效管理,提高完好备用率。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仪器维护管理 完好备用率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4例我院2019年5月--次年5月实施呼吸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氧合指标和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氧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20年 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符合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的患者 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 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 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1-2020.12期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其中每组患者分别为4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气道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以及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对性气道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罹患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无创呼吸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对76上述患者予以选取,就诊时间介于为2020/03~2021年03月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无创呼吸治疗)各38例,就两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等测验值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皖北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高速手机拔牙,观察组使用高速涡轮手机配合种植拔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牙窝完整率91.43%,对照组为88.57%,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时,应用高速涡轮手机辅以种植,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速涡轮手机 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 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皖北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高速手机拔牙,观察组使用高速涡轮手机配合种植拔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牙窝完整率91.43%,对照组为88.57%,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时,应用高速涡轮手机辅以种植,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速涡轮手机 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 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价值。方法:以2022年3月-2023年11月为病例择取时段,将我院急诊科50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遵循平衡序贯法分组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是降低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根本。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诊科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无创呼吸治疗过程中引入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入选患者进行分组处理。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治疗。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人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的肺功能测定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治疗期间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整体预后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 并成为现代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但据目前应用现状来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仍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鉴于此,文章就近两年发表的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文献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 标签: 数字化 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安全及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 并成为现代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但据目前应用现状来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仍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鉴于此,文章就近两年发表的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文献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 标签: 数字化 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安全及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当中抽取80例,单双号法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探究组采取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前,探究组肺功能指标与常规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探究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有对比意义(P<0.05),探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更短,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当中实施无创呼吸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疾病症状。

  • 标签: 重症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病房中使用使用呼吸支持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接收的66例使用呼吸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ICU治疗及呼吸支持治疗时间高于36h),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每组33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炎症指标、血气指标和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的炎症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组的血气各指标水平高于对比组(P<0.05);护理组的肺炎情况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ICU病房中使用使用呼吸支持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善了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病房 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