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140名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生24h后,每日让其游泳1次,每次10~20min.对照组不游泳,按自然情况观察其成长.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摄入奶量、体重及睡眠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能增加新生儿摄入奶量、加深新生儿睡眠、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应用 观察 对照组 睡眠 游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1]。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常发生在绝经前后,年龄大约在45~55岁之间,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妄想等,无智力障碍,但多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和衰老等。

  • 标签: 围绝经期 妇女 抑郁症
  • 简介:摘要: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每4.15秒就会有一个孩子出生,每天大约有2.08万新生儿。那么这么多新生儿同天出生,妈妈们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却各不相同。喂养方式主要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三种,但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却不是很多。本文为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当今社会中母乳喂养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

  • 标签: 影响因素 母乳喂养优势 建议
  • 简介:摘要 :黄疸在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多见,黄疸包含有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病理性黄疸患儿需要通过有效治疗才能够消失,在黄疸新生儿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促进患儿的康复。本文主要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治疗与护理进行探究。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发生原因 护理
  • 简介:总结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即通过正确认识护理质量内涵、持续质量改进、建立全程监控体系、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引进ISO9000标准等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 方法
  • 简介:近些年来.女性分娩过程中配偶的参与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外早在1960年就有准父亲出现在产妇分娩现场的报告,WHO1996年出版的《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中指出陪伴分娩是产时鼓励使用的措施。

  • 标签: 陪伴分娩 体验 准父亲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 鼻内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在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上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给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调整。应当针对鼻内镜手术的特征和术后症状,及时积极地开展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面护理服务,为其早日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鼻内镜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护士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伤害(OI)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环境及心理等,且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感染和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职业防护 护士
  • 简介:  摘要:系统地以完善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体系,明确管理的原则以及管理目标,及时修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考核标准以及强调急诊工作的连贯性等方式、方法完成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改进,力争使急诊科室的病人和家属对急诊科室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有所提升。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改进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病部位常为患者小腿下1/3部位,以内踝或胫前等足靴区最为常见,病程长,愈合慢,且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评估、清创、敷料、压力治疗及日常护理5个方面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行综述,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下肢静脉溃疡 伤口护理 压力治疗
  • 简介:  摘要:系统地以完善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体系,明确管理的原则以及管理目标,及时修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考核标准以及强调急诊工作的连贯性等方式、方法完成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改进,力争使急诊科室的病人和家属对急诊科室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有所提升。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针对妊娠剧吐的帮助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临床接待的产妇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者共120例邀请参研,利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接受中医针灸,对比两组产妇的症状改善情况及BMI指数。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症状改善情况更良好,BMI指数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对结果提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妊娠剧吐具有出色的作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中医 针灸 妊娠剧吐
  • 简介:摘 要: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上的重大创伤,术后护理是指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文将从术后切口、体位、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进行探究,旨在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身体 心理 护理措施 康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儿科护理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然后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权重分配,并探讨了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将2021年2月-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烧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共计18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与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烧烫伤 护理干预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护理中采取PICC技术,探究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范围在2020年6月份--2021年6月份,选择126例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范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其中比照组行基础护理,研究组行PICC护理干预价值,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照组患者并发症占比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优于比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技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观察和对比实验的结果,验证儿科静脉输液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20例儿科静脉护理案例,针对110例观察和使用风险控制的110例对照,来比较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实际的统计意义。结论:在儿科静脉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现在的ICU病房是全封闭并且没有家属陪伴的科室,所以很多病人都会出现不良信情绪,病人在出现不良情绪以后会导致配合治疗的主动性降低,会很大程度影响病人的预后,所以要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去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 标签: ICU患者 实施个性化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在当今的临床医学教育领域,护理教育已经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伴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对于护理教育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思维对护理教育进行的调整与改变,利用更加新颖且贴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来面对新时期的护理教育发展,以便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阐述其中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准确的对于护理进行科学定位,护理教育规模与层次结构不科学,教学的观念落后与师资贫乏,课程设置不科学及教学形式单一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以期为新时期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新时期 护理教育 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