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54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81%,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眼压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改善患者眼压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由于。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银杏叶胶囊对眼压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10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实验组口服银杏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胶囊有助于提高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并有效保护患者的视神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银杏叶胶囊 眼压控制 开角型 青光眼 视神经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141只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给药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均为26例,其中Ⅰ组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Ⅱ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Ⅲ组给予贝美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三组均每日不同时间点滴眼1次,疗程为4周,测量比较三组用药前后的24h内、不同时间点的眼压以及用药前后4周内眼压。结果三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24h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后4周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显著,且三种滴眼液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素类滴眼液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