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对300例出现尿路结石的患者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标本的选取分别取之于正常的排便、输尿管取石、冲击波碎石以及经皮肾镜碎石。在患者的选取上男性患者为150人,女性患者150人。结果结石患者进行结石成分分析,草酸钙结石的成因最多,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另外是尿酸类的结石,最后是感染石。在具体的构成比中,碳酸磷灰石在性别差别中有着显著性差异(<),利用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具体的分析尿路结石成分发现,男性的结石成分依次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女性的结石成因首先是碳酸磷灰石,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并且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碳酸磷灰石具体的性别差别中有着显著性差异(<)。现阶段常见的混合结石为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结论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在临床实用中不仅仅准确、快捷,同时还有自动的优势,在临床中值得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通过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5年 5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痔核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分析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2.5%,显著多于对照组 77.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手术后尿潴留、发热、术区水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 2.5%,显著多于对照组 1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通过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在临床适于广泛运用。

  • 标签: [ ] 环状混合痔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 传统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涂片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分别利用血液涂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对不同检验方法血常规各项指标阳性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血液涂片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阳性率为100.00%、淋巴细胞阳性率为100.00%、中性粒细胞阳性率为100.00%、嗜酸性细胞阳性率为100.00%、嗜碱性细胞阳性率为100.00%,要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血液涂片检验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液涂片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较高阳性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血液涂片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在粪便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粪便检验的患者93例(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均进行全自动粪便分析仪、直接涂片镜检法进行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经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查,所有患者隐血试验检出上下限符合厂家声明,回收率高,仪器检测未携带污染,红细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96.51%,白细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0%、97.73%。结论:粪便检验时采用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值得借鉴。

  • 标签: 全自动粪便分析仪 粪便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应用于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合计78例痔疮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2组:A组(39例,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B组(39例,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调查结果:B组(94.87%)>A组(79.49%),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A组(15.3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疮的效果要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痔疮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方法:该研究选择的91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现PLT计数假性减少样本。根据检验要求对样本复检,结合复检结果探讨PLT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并给予纠正,对比纠正前后PLT计数水平。结果:91例PLT计数假性减少标本中,以冷凝集素、EDTA-PTCP依赖为主,约占58.24%(53/91),其中冷凝集素20例(21.98%,20/91)、EDTA依赖33例(36.26%,33/91);其次标本采集不当11例(12.09%,11/91)、PLT卫星现象10例(10.99%,10/91)、体积异常9例(9.89%,9/91);最后是标本时间过长6例(6.59%,6/91)、人为操作2例(2.20%,2/91)。经过分析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PLT卫星现象将抗凝剂更换为枸橼酸钠,体积异常、人为操作经手工进行复检,样本采集不当则重新采集进行复检,冷凝集素样本以水浴箱(37℃)温育,标本时间过长则重新采集标本且于30min内完成检验。91例样本PLT计数复检结果显著高于初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假性减少不同原因予以相对应解决方案,PLT计数纠正后显著高于纠正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引起PLT计数假性减少原因较多,包括EDTA依赖、PLT卫星现象、冷凝集素、标本采集不当、体积异常、人为操作、标本时间过长等,且以EDTA依赖、PLT卫星现象、冷凝集素、标本采集不当为主,针对不同原因实施相对应解决方案,能纠正PLT计数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为患者疾病诊疗提供依据,有助于预后改善。

  • 标签: PLT 假性减少 手工复查 血细胞分析仪 EDTA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清HCG(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 于本院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n=25)、正常妊娠(n=30)及葡萄胎疾病(n=18)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三组均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HCG,对比三组检测结果差异,判断检测方式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 妊娠后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可准确判断不同妊娠情况患者血液中的HCG含量,作为临床参考依据。结论 血清HCG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数据准确,可作为判断妊娠、异位妊娠及葡萄胎疾病的依据,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

  • 标签: 血清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类诊疗查验技术不停革新,给当代医术的发展带来了默化潜移的影响。生化分析是临床检验中的主要分支,在灵敏度、准确度及自主化程度上均有很好的提升。特别是伴随计算机的联合应用,仪器的各类功能性得到了整合在操办过程中,提高了检验自动化程度。而自动生化和模块化分析在与临床检测领域有力较好的进展,进一步加快了应用范畴。

  • 标签: 自动生化分析仪 发展 医学 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医院中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办公自动化,尤其是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本文就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加以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办公自动化 行政管理 作用
  • 简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指纹图像压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我们提出了面向指纹自动识别的指纹图象压缩的评价标准和基于小波变换的考虑特征点区域的指纹图像压缩算法。

  • 标签: 小波变换 图像压缩 指纹识别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0 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205 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后,推血涂片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将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镜检法比较,仪器法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正常人群筛查作用明显,血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也非常重要。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细胞病理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临床上的关键是及时准确诊断恶性胸腹水。由于传统细胞学检查等方法的敏感度较低及漏诊率较高,而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倍体分析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在诊断恶性胸腹水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 胸腹水 DNA非整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检验科收集的360例血液样本作为分析对象,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三次镜检结果为标准,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幼稚粒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检测有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治有显著性意义。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血常规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应用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134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应用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肿胀,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传统清水冰袋控制膝关节肿胀,维持24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与术后24h的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及术后24h,实验组患者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采用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肿胀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 膝关节镜 膝关节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的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286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样本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3份血液样本。对照组样本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实验组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质,比较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高于血气分析仪检测出的浓度,而血气分析仪检测的氯离子浓度高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出的浓度,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电解质检测 结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在不同类别样本中钾、钠、氯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66例住院患者同时采集肝素抗凝动脉血和无抗凝的静脉血,采用西门子RAPID

  • 标签: 血气分析 电解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中的检测情况分析;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放射免疫法(RIA)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批内、批间变异系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回收率情况。结果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均在标准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质量控制,CLIA法、RIA法的精确度检测均达到了临床检验质量要求。采用CLIA和RI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Pearson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990,P<0.001);结论CLIA法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精密性、准确性高,能够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 标签: 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 血清 促甲状腺激素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红细胞冷凝集患者进行37摄氏度水浴前后的血常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进行37摄氏度水浴前后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水浴前RBC与HGB之间的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MCV与MCHC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水浴之后这些指标均相符合。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在对血液样本进行37摄氏度水浴30分钟以后再进行检测则没有影响。

  • 标签: 红细胞冷凝集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嵌顿痔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与外痔减压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7-2022.3就诊于我院的老年嵌顿痔患者84例,依据数字表法分组,设定为A组的42例予以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外痔减压术治疗,设定为B组的42例予以外切内扎术治疗,2组进行评比的为手术效果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相较于B组,各项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结合外痔减压术进行老年嵌顿痔的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愈合快、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借鉴和优先推广。

  • 标签: 老年嵌顿痔 外痔减压术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