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间收治的7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女性39例,年龄在21-72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2例,治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37例,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占9.52%,对照组9例,占24.32%,对照组的并发症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自1993年至今,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6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野清晰、探查范围广、误诊率低等优点,克服了开腹手术的某些缺点,值得推广应用。1983年Semm教授首先报告了腹腔镜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还要早4年。但LA目前远不如LC应用广泛,外科医生对应用LA治疗阑尾炎评价不一。为此,自1993年至今,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6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阑尾炎诊断 胆囊切除术 切口感染率 中转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1-2020.9月期间入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共计50例,对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分析术后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本文给出的护理方案,所有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可以实现并发症的有效规避,健康出院。结论 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上,针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遏制患者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手术成功,让患者通过护理能够尽早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护理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minjcholecystectomy,M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M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MC手术成功1988例(99.4%),延长切口8例(0.4%),胆道损伤4例(0.2%)胆漏1例(0.05%),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0.1%)。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传统胆囊切除熟练基础上开展MC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80例患者,按照临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以上收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半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进半流食、下床活动、排气、排便早,而且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2组中出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患者的临床术后恢复,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1997年10月至2000年8月我们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400例,其中男185例,女215例,24~74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20例,慢性胆囊炎2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胆囊息肉72例.本组合并高血压病15例,心脏病7例,肺部疾病33例,有下腹部手术史30例,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胆囊切除8例,分别是炎性粘连手术困难6例,中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1例,可疑胆囊癌1例,最后诊断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组手术出血量为10~100ml,最多不超过200ml,中胆囊破裂32例,手术时间共放置腹腔引流管20例,术后48h拔除,晚用安定、双氯灭痛栓或杜冷丁止痛130例,伤口感染8例,皮下气肿3例,术后住院2~5d,400例全部治愈出院,随访380例,工作生活完全恢复正常,胆囊癌定期复查.

  • 标签: 例体会 切除术例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我院2002年3月至9月行腹腔镜甲状腺手术1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甲状腺 腹腔镜 护理
  • 简介:直肠癌前切除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能有效保证吻合口的血供,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概率。中于乙状结肠系膜内侧打开浆膜,分离至肾前间隙,向左、向尾侧、向头侧进一步游离、扩大该间隙,显露并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左侧生殖血管。充分游离肾前间隙后,放入小纱布以作标记。提起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系膜组织,彻底分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脂肪组织。清晰显露左结肠动脉的走行方向,注意保护之,在其远端夹闭、切断肠系膜下动脉,以保证近端肠管血运。其余步骤按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法+双吻合器法切除直肠肿瘤及重建肠道。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 简介: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约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约3%~23%;合并脾蒂或大血管损伤者,往往伴有全身多发伤,病死率可高达70%;医源性损伤造成无辜的脾切除也常见。脾是人体内的重要脏器之一,在处理脾损伤时,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式。近年来临床主张实施保脾手术,脾部分切除是新兴的保脾式之一。我院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5例Ⅱ~Ⅲ级脾外伤施行脾部分切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脾部分切除术 治疗方案 脾外伤 腹部钝性损伤 病情严重程度 腹部脏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45例患者出院时症状均得以不同程度改善,复查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通畅程度好。术后恢复期切口皮下血肿1例,围手术期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0月行LA64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头低脚高仰卧位,三孔法,超声刀切断阑尾系膜及阑尾根部,打结法结扎阑尾根部。结果64例LA顺利完成手术,中发现阑尾周围粘连严重5例(阑尾周围脓肿3~6个月后),阑尾坏疽穿孔4例,腹腔脓液较多合并弥漫性腹膜炎3例,均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30-110min,平均35min。住院时间3~7d,平均4d。1例中发现结核性腹膜炎;1例戳孔(脐部)感染经换药治疗痊愈;1例术后B超提示右髂窝少量积液,保守治疗治愈。49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无术后出血、残株炎、盆腔脓肿、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LA治疗阑尾炎效果满意,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超声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6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切除后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1例出现总管残余结石引起黄疸,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讨论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脂腺囊肿切除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选35例皮脂腺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手术治疗,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仅有1例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73.5±11.2)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2.3±5.8)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皮脂腺囊肿 囊肿切除 护理体会
  • 简介:脱垂子宫作子宫切除是妇科手术之一,患者多为已育的中老年女性。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我科自2005年6月~2006年4月,收治该类患者12例,均行经阴道切除,护理效果满意,病员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脱垂子宫 阴式切除 护理
  • 简介:<正>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中影响手术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对自2002年7月至2011年12月接受单侧肾上腺手术的患者,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其中转开腹率、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恢复到工作的时间,并分析了人口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肾上腺肿瘤的特点以及

  • 标签: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 中转开腹手术 术后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治疗晚期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20年3月收治的3例晚期青光眼患者行改良小梁切除,观察术后眼压控制情况、滤过泡形态、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3例患者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都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视力提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治疗晚期青光眼效果良好。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