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回族健康志愿者单次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后的药动学,并与汉族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进行比较。方法回族和汉族健康志愿者各10名,男女各半,单次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1.0g,定时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吡肟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62.91±10.69)、(68.75±10.41)mg/L;t1/2β为(1.94±0.24)、(1.97±0.20)h;AUC(0-10.5)为(129.48±23.02)、(136.89±23.02)mg.h/L;AUC(0-∞)为(132.78±23.79)、(139.69±23.78)mg.h/L。结论头孢吡肟的药代动力学在回、汉两民族无种族差异。

  • 标签: 头孢吡肟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回族 汉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于我院治疗肺炎的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不大。结论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并未引起患儿血液动力改变,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酚妥拉明 小儿肺炎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iCCO和超声心排血量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需实施血流动力学监测3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患者分别实施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和USCOM(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观察经两种检测方法后其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PiCCO测定的SI和CI、CO和SV数值情况显著低于USCOM测定的数值情况,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PiCCO和USCOM测得的SI和CI、CO和SV数值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对重症患者分别实施PiCCO与USCOM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性,总体显示PiCCO监测值低于USCMO检测值,但有良好相关性。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PiCCO监测 超声心排血量监测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研究选取的56例肛周尖锐湿疣均是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纳入,根据单双病号分组,常规组28例采取光动力治疗,干预组28例采取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疣体清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复发开始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复发疣体数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较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复发疣体数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有助于保证湿疣彻底清除。

  • 标签: 中药浸泡 光动力 肛周尖锐湿疣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3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疼痛、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康复及疼痛评分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肛肠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RASP和MASP相比对照组更低,而RMTV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TST术式对患者术后肛肠动力影响较小,手术创伤更低,患者术后康复快。

  • 标签: 混合痔 TST术 PPH术 肛肠动力学 影响
  • 简介:目的对比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使用L1SS、DCS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7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按照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川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LISS组优良率91.43%高于DCS组的74.2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中LISS法在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等均优于DCS法,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股骨 远端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行关节假肢置换手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研究组中突发颅内出血者2例,尿路感染者1例,褥疮1例,并发率为9.30%;对照组中尿路感染者2例,褥疮2例,深静脉血栓者1例,并发率为11.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假体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保留患者关节功能,对解决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关节假体置换 动力髋螺钉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85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治疗主动脉夹层镇静效果及血液动力学。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8月接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8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 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降压、控制心率和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静脉微量泵入咪达唑仑,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镇静效果和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后 10min、 15min、 20min的 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监测使用咪达唑仑期间血压变化不明显,对心率无明显影响。观察组患者治疗半个月期间死亡率为 7.5%,对照组死亡率 27.5%, P< 0.05。结论:使用咪达唑仑治疗主动脉夹层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以改善终点死亡事件。

  • 标签: 咪达唑仑 主动脉夹层 镇静效果 血液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内源性激动剂ghrelin及其合成肽生长激素释放肽6(GHRP.6)对小鼠胃动力影响及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组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ghrelin(20、50、100和200μg/kg)及GHRP-6(20、50、100和200μg/kg),用灌食酚红的方法研究ghrelin和GHRP-6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并研究阿托品、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酯(L-NAME)和GHS.R阻断剂D.lys3-GHRP-6对ghrelin和GHRP-6引起小鼠胃排空改变的影响。小鼠胃底环形平滑肌条安置在恒温灌流肌槽中,并用SMUP-E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记录肌条的自发收缩活动,观察不同浓度的ghrelin(0.01、0.1.0和10.0μmol/L)和GHRP-6(0.01、0.1、1.0和10.0μmol/L)对肌条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GHRP-6和ghrelin注射剂量在50、100和200μg/kg时,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胃排空(P〈0.05)。阿托品、L-NAME和D-lys3-GHRP-6均能显著抑制GHRP-6或ghrelin促进胃排空的作用(P〈0.05)。GHRP-6和ghrelin浓度在0.1、1.0和10.0μmol/L时,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胃底环形平滑肌条的自发收缩幅度(P〈0.05);在河豚毒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GHRP-6或ghrelin均不能显著增加肌条的自发收缩幅度(P〉0.05)。结论GHRP-6和ghrelin均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胃排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肌间丛神经系统的硝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上的受体而起作用。

  • 标签: 胃排空 GHRELIN 生长激素释放肽6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8月90例痤疮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光动力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痤疮控制率;丘疹消失时间、囊肿消失时间、结节消失时间、脓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痤疮症状评分、GAG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痤疮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丘疹消失时间、囊肿消失时间、结节消失时间、脓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痤疮症状评分、GAG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痤疮症状评分、GAG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5-氨基酮戊酸 痤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孕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06月至2022.10月医院收治的150例URSA患者纳入URSA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产前检查的150例正常妊娠孕妇纳入正常组,2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孕早期URSA的诊断效能。结果:在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上,URSA组高于正常组(P<0.05)。ROC曲线显示,RI、PI、S/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6、0.659、0.752。结论:RI、PI、S/D在URSA中呈高表达,用于孕早期URSA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早期URSA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4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此9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n=47)和研究组(n=47)两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的62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及新生儿情况,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5min后、手术结束时,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均高于麻醉前,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麻醉前,但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