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0例C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均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方法进行整复,手法整复处理骨折端后,用小夹板固定患肢。于治疗后当时即拍摄患肢腕部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治疗后1个月拍摄复查患肢腕部正侧位的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以治疗后1个月患肢掌倾角或尺偏角同治疗后即刻的片子进行比较,如角度变化〉5。作为判断骨折移位明显的标准,计算患肢骨折移位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即刻,掌倾角80~19°(平均14°),尺偏角15°~31°(平均21°),。治疗后1个月,掌倾角80~190(平均140),尺偏角12°~310(平均21°)。并发骨折再移位8例。通过X线测量掌倾角、尺偏角,进行Cooney评分(即改良Green—O’Brien评分)。300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Cooney评分显示优良率81%。结论手法整复C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效果良好,采用小夹板固定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效果良好。采用手法整复C桡骨远端骨折后采用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C型 手法整复 小夹板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与单纯TEVAR治疗复杂StanfordB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复杂StanfordB主动脉夹层患者96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杂交组(51例)和介入组(45例),杂交组采用杂交技术联合TEVAR治疗,介入组采用单纯TEVA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围手术期、随访末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前及随访末期真、假腔最大径及比值变化。结果:两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支架覆盖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组手术时间长于介入组(P〈0.01);杂交组随访时真、假腔比值大于介入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介入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及随访末期并发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手术联合TEVAR治疗复杂StanfordB主动脉夹层的近、中期效果确切。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杂交技术 TEVAR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弱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阳健脾汤随症加减治疗。2组均服药4周,比较4周后两组治疗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汤补肾健脾、活血通络,对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阳健脾汤 脾胃虚弱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ICU转出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ICU转出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ICU转出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COPD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2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2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有46例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将其作为研究组,剩余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消瘦、多饮、多食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T4、F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后,会促进病情进展,应立即给予患者联合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行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神经根颈椎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根颈椎病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效果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方法对神经根颈椎病治疗,不仅能提升更高的治疗效率,也能缩短实际的恢复时间,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 标签: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脊髓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入的严重脊髓颈椎病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行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评价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及VAS评分。结果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评分分别为7.41±1.78分、12.64±2.31分及14.31±1.98分,VAS评分分别为3.98±1.62分、1.64±0.45分及1.41±0.52分,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及术后12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脊髓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术,外科 前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andfordB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急性StandfordB主动脉夹层腔内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完成支架置入,夹层原发破口全部封闭,手术成功率为100.00%;全部患者均全部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损伤;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andfordB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深入理解配合疾病治疗过程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支架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芪建中颗粒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颗粒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复发率。并统计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以及治疗后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颗粒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建中颗粒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临床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应用三焦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0 月期间,笔者医院进神经根颈椎病 治疗 的 60 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的方法。实验组 30 例患者应用 三焦针法治疗 ;对照组 30 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6.67% ,对照组治疗有效为 73.33% ,两组比较, P<0.05 ;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其中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 96.67% ,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 83.33% ,两组比较,( P<0.05 )。 结论:伊三焦针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并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治疗后不良反应小,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焦针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伽玛髓内钉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骨科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髓内钉组(n=30,伽玛髓内钉植入)和钢板组(n=30,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分析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钢板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钢板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伽玛髓内钉植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效果好。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伽玛型髓内钉植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奥司明片治疗CSR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CSR患者118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59例。对照组采纳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纳地奥司明片治疗,比较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VA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地奥司明片可有效减轻CSR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地奥司明片 CSR(神经根型颈椎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气虚痰湿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患者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气虚痰湿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祛湿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与眩晕停进行治疗。对于不同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对全部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是92.5%,治愈患者17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69.4%,治愈患者10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患者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比较明显。在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上治疗组中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明显。在各项指标上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P<0.01的条件,差异性显著。结论把自拟益气祛湿汤治疗法运用于气虚痰湿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自拟益气祛湿汤 气虚痰湿型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转流手术治疗 2糖尿病 (T2DM)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分析在我院腹腔镜下胃转流手术的 20例 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 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20〜 225(185.3±27.9)min;术中出血量 20〜 100(63.5±25.2)ml。术后腹腔引流液量 50〜 180(79.8±32.2)ml、 2〜 3天拔除引流管,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出血、瘘等并发症发生。② 20例 T2DM患者术后 1月、 3月、 6月的 FBG、 2h-PG、 HbA1c、 BMI均较术前显著下降。③ 20例 T2DM手术治疗后,治愈 17例 (85%),好转 3 例 (15%),未愈 0例。 结果:腹腔镜下胃转流手术是安全可行,治疗效果确切,为2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腹腔镜 2型糖尿病 胃转流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使用刺痛点推拿和针刺联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椎动脉颈椎病患者48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4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颌枕牵引疗法治疗;2组为观察组,使用刺痛点推拿和针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5.83%和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使用刺痛点推拿和针刺联合治疗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刺痛点推拿 针刺 椎动脉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进行治疗的68例脾肾阳虚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归脾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疲劳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后,观察组疲劳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有利于优化患者疲劳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标签: 温针灸 脾肾阳虚型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瑶药烫熨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于 2014 年 7月 ~2016年 6月期间,选取我院内科住院部收治的 12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 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施加瑶药烫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33% ,相比于对照组的 71.67%明显更高(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痛、胃胀、恶心、吐酸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各项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 P<0.05)。 结论 :采用瑶药烫熨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瑶药 烫熨 中医
  • 简介:背景:关节镜治疗外侧弹响髋具有松解好、恢复快的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同程度的弹响髋患者,关节镜微创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关节镜治疗不同程度外侧弹响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关节镜治疗的48例外侧弹响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髋关节屈曲90~时的内收角度分成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内收角度改善情况、优良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术前比较,3组髋关节屈曲内收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3组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内收功能均得到改善。轻度组(100%)和中度组(91.3%)的优良率大于重度组(75.0%),中度组的患者满意率(95.7%)最高,轻度组(94.1%)次之。结论:对于轻中度外侧弹响髋患者,关节镜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挛缩松解彻底、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 标签: 外侧型弹响髋 关节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分治疗重要性,同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判定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根据本次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选43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筛查,根据患者的听力曲线将其分为4组,即低中频下降、中高频下降、平坦和全聋,对分患者进行分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组别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较大,低中频、中高频的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平坦和全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突发性耳聋分、患耳、发病至干预时间、高血压与突发性耳聋临床干预效果相关。年龄、分、患耳、发病至干预时间与突发性耳聋治疗疗效相关。其中,年龄越大疗效越低;从分来看,低频治疗效果高于全聋高于中高频和平坦;双耳发病的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较单耳发病的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差。结论分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分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不同,后续治疗可根据其不同的影响指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分型治疗 预后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