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八项呼吸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联合检测,分析本地区患儿易感的呼吸病原体种类。方法 对我院2018~2021年度2238例患儿的八项呼吸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为B型流感病毒(IVB),占45.77%;发生混合感染者共有1061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47.41%;呼吸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的为3~6岁年龄段,其余依次为1~3岁年龄段、>6岁年龄段、

  • 标签: 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 儿童呼吸道感染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感染辅助诊治中行 呼吸病毒核酸六重联检的价值。方法:252例小儿呼吸感染患儿选自2022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对上述患儿采取6项呼吸病原体核酸检测。按照检查结果给予其相应药物治疗。 结果:252例患儿呼吸病原体6项检测检出阳性率17.00% ;其中男性阳性率17.92%;女性阳性率15.19%。男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6项呼吸病原体检测情况中,HPIVsI型、HPIVsⅢ型、INFA、INFB、ADV、RSV阳性率分别为0.40%、3.57%、4.37%、0.40%、7.14%及2.38%。结论:小儿呼吸感染辅助诊治中采取 6项呼吸病原体核酸检测能够对患儿的病情予以明确。对于其辅助诊治起到较好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 小儿呼吸道感染 辅助诊治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应用,总结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方法将本文60例研究对象参照抽签形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入的60例ARDS患者。对照组选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选取ICU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投诉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护理舒适度评分主要为心理、环境、生理、社会四个维度,四个维度对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就ARDS患者选择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并配备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实现患者护理舒适度的提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切实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ARDS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收集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90例,收集时间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分为甲组(45例,按照常规原则实施护理)和乙组(45例,按照常规原则实施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常规原则实施护理的甲组ARDS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VAP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经χ2检验显示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RDS患者护理中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共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的VAP、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P、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分别为4.0%、4.0%、4.0%和20.0%、24.0%、2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VAP风险,有效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且护理投诉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 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研究,共70例,开始时间是2018年11月,结束时间是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ICU护理风险管理),各35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2.86%;参照组是17.14%,P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ICU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干预组),另一组接受传统管理(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52%,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ARDS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将综合护理施于呼吸窘迫综合患儿,评估治疗效果。 方法 从我院接收(2020年7月~2021年7月)的患儿中抽取80例开展研究,以单双号法设置组别: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前者给予呼吸机+氨溴索治疗,后者增加综合护理,比较血气指标和治疗效果。 结果 pH、PaO2、PaCO2值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将综合护理施于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患者,可良好调控血气指标,大幅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的感染控制护理改进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6月,发热门诊收治以呼吸症状就诊的患者797例,常规发热门诊管理办法。2017年1月~6月,发热门诊收治以呼吸症状就诊的患者810例,在分析常规感染控制护理问题后,制定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包括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明确急性呼吸感染的护理技术标准等。结果2017年上半年手卫生检验合格率、空气质量合格率、门把手/地面/床表面采样检验合格率高于2016年上半年,2017年医务人员的呼吸感染发生例次率、上半年发热门诊非呼吸感染转住院对象72h内出现呼吸感染发生率低于2016年上半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发热门诊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质量。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的感染控制护理质量改进明显提高了感染防控的质量。今后仍需要加强发热门诊急性呼吸传染病的管理,重视多学科合作,提高环境清洁卫生管理质量,重视传染源控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护易感人群。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舒适护理干预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急性呼吸感染患儿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儿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患儿划成对照组,给予舒适护理患儿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得出,试验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失速度较快,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差异(P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急性呼吸感染应用细节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为研究时段,该机时间内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428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诊治先后顺序分成每组214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进行基础护理的为对照组,选择细节护理的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后对症状改善用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咽痛、咳嗽、鼻塞、发热缓解用时、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护理满意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急性呼吸感染应用细节护理,可加快改善临床症状,加速患儿恢复,致使患儿家属更满意此次服务。

  • 标签: 细节护理 患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了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控制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感染病原体临床检验方法及结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纳入的94例急性呼吸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儿童免疫球蛋白M抗体水平及不同季节儿童的病原体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思考患者年龄与季节及病原体感染相关性。结果: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后,阳性病毒是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呼吸合胞病毒、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肺炎支原体,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在检查过程中,发现0-14岁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高,副流感病毒次之。本研究中,0-3岁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人数高达18人,4-6岁肺炎支原体感染16人、7-14岁肺炎支原体感染5人。在94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中,春季发病32例、夏季发病14例、秋季发病15例、冬季发病33例,对此,春季冬季发生呼吸感染的概率高。不同季节及年龄等因素,对儿童发生IgM抗体阳性率具有相关性。结论:在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可检测出IgM水平,掌握发病因素,为疾病治疗及预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呼吸感染患者抗生素合理用药情况。方法:自2021.1-2021.12期间统计因急性呼吸感染前来我院就诊的180例病人进行调研,以回顾性分析方式统计病人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结果:联合用药者为102例、联合用药率为102/180(56.67%);单一用药者为78例、单一用药率为78/102(76.47%)。联合用药不合理共计5例,构成比为5/180(2.78%),单一用药不合理共计4例,构成比为4/78(5.13%)。联合用药不合理共计5例,其中因用药剂量不合理者/3例、构成比为60%;因用药时间不合理者2例、构成比为40%。单一用药不合理共计4例,其中因用药剂量不合理者/3例、构成比为75%;因用药时间不合理者1例、构成比为15%。结论:急性呼吸感染病人治疗中,抗生素合理应用率较高,但仍需要增加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感染控制+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愈情况、二次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愈情况、二次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感染控制并实施综合护理更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控制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