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集不同病灶部位的缺血性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40Hz脑进行对比,找出其变化特征和相关性,对研究不同病灶部位的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皮质神经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方法采集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的MoCA量表评分和40Hz脑,处理总结并对照分析。结果大脑半球左侧与右侧、前部与后部脑卒中患者MoCA量表评分及40Hz脑的总面积(TA)、总时间(TT)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脑半球左侧、前部病灶的卒中患者容易发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40Hz脑作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观察指标,和MoCA量表一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卒中后认知障碍 MoCA量表 40Hz脑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区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切术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经尿道前列腺切术,观察组选择分区腺剜除术,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选择分区腺剜除术可以显著地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分区腺剜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电凝和卵巢缝合对卵巢功能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4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电凝止血,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卵巢缝合止血,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此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情况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后可见差异,对照组对于患者的FSH和E2影响较大,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AFC、LH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凝和卵巢缝合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发现,卵巢缝合止血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电凝止血 卵巢缝合止血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前列腺汽化切术两种疗法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者所行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均分至钬激光剜除治疗的观察组与行汽化切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二者对前列腺增生病症的疗效差异。结果无论在两种治疗手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还是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钬激光剜除术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同时,行钬激光剜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各症状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行钬激光剜除疗法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耗时短,术后恢复佳。

  • 标签: 尿道 前列腺增生 生活质量评分 钬激光剜除 汽化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喹硫平合并无抽搐休克对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喹硫平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患者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患者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优,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无抽搐电休克 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应用脑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TD(由慢性精神分裂症所致)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所有患者疾病确诊后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之后分组再次给予观察组患者脑生物反馈的预后干预,结合患者TD恢复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药物+脑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运动障碍评分较理想,有明显的脑电功率增高表现,两组数据比较后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生物反馈用于TD治疗效果理想,患者脑部脑电功率可以得到显著强化,运动障碍减轻,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提高。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 迟发性 运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环形切术和微波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子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微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切术(LEEP)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术后阴道出血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及创面愈合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4%,比对照组的21.4低(P<0.05);研究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比对照组的优(P<0.05)。结论LEEP治疗慢性子宫颈炎患者效果确切,较常规微波术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 微波 慢性子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64例前列腺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有1例膀胱镜鸾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9.4%,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资料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各项PANS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齐拉西酮,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齐拉西酮 喹硫平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连续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前列腺切手术(TURP)治疗我院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高龄高危BPH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Ⅰ组64例,进行标准TURP;Ⅱ组64例,在连续低压灌注条件下进行TURP。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组织切除克数、术中出血毫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差别。结果Ⅱ组人员各项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IPSS、QOL和Qmax发现术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人员各项数值都要优于Ⅰ组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前列腺切手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BPH,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连续低压灌注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分区前列腺电切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全麻患者80名,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Ι~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刺激组(T组)和单纯七氟醚组(S组)。S组诱导以静脉输注异丙酚1.5mg/kg、舒芬太尼0.4μg/kg、维库溴胺0.15mg/kg,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全麻后插入胃管,在胃管末端接胃二氧化碳张力仪,并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麻醉稳定后通过加大七氟醚吸入浓度行控制性降压,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到达目标值65~75mmHg。T组诱导前30min于两侧足三里和内关予以TEAS诱导并持续到手术结束。每次刺激持续30min,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其间间隔15min。麻醉诱导、维持方式及控制性降压方式同七氟醚组。分别在麻醉前(T0)、达目标MAP后30min(T1)、MAP恢复到基础值时(T2)、MAP恢复到基础值后30min(T3)时点采动脉血获得动脉血pH值(pHa)、胃粘膜pH(pHi)和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值。同时记录各观察时间点的MAP和心率(heartrate,HR)。结果胃粘膜pHi值组内比较S组,T1比T0显著降低(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与T0无显著差异(P>0.05)。pHi值组间比较T1时间点S组与T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gCO2值组内比较S组,T1比T0显著升高(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与T0无显著差异(P>0.05)。PgCO2值组间比较T1时间点S组与T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组胃粘膜pHi值和PgCO2值分别行组内比较,T1、T2、T3各观察时间点与T0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EAS在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麻醉中可以维持pHi和PgCO2的稳定,具有一定的胃粘膜保护效应。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控制性降压 鼻内镜 pHi PgCO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980nm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手术疗效,以评估980nm半导体红激光汽化术临床价值。方法自2013年4月至2015年04月共入组我院417例BPH患者,其中218例应用980nm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199例应用TURP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冲洗量。评估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术中视野清晰,术中患者血压、心律维持正常,等离子组患者需输血患者共11例(5.52%)。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数据,组二患者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组一患者,且对于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患患者,其术前停药时间明显缩短,整体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随访两组患者,随访时间3~24月。其术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PVR、IPSS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80nm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980nm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切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在本院于2015.04-2017.04期间收治的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生物反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医院诊治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7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脑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脑生物反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为98.16%,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为72.64%,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使用脑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有了较高的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临床上的治疗效率。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与大力钳碎石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大力钳碎石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与大力钳碎石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大力钳碎石 良性前列腺增生 并发膀胱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疗的72例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36)。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且术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干预的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患者围手术期广泛应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切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产生的并发症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目标性选取我院浅表性膀胱瘤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在(59.3±13.9)岁,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实施尿道切术,手术后反复冲洗膀胱吸净膀胱肿瘤组织至尿液澄清,术后24h,结合丝裂霉素和生理盐水膀胱内灌注治疗,以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总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本实验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膀胱穿孔1例,约占2.5%;出现尿频尿痛情况者2例,约占5%;胃肠道不良发应2例,约占5%;总发生率为12.5%;术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有5例,约占12.5%;在术后2年内复发的患者有3例,约占7.5%;在术后3年内复发的患者有4例,约占10%;膀胱肿瘤的总复发率为30%。结论尿道切术结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术后肿瘤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尿道电切术 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 浅表性膀胱肿瘤 并发症 生存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TURBT)加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特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切除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切除手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短期复发率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加化疗方式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 化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切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年1月6日到2018年1月5日的6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遵循动态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整体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劣于观察组,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采用整体护理治疗,可改善其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静脉血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气及血常规血液标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需采集动脉血气及血常规多个血液标本的30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观察组所应用的工具为静脉血采血针(一次性用品),对照组所应用的工具为普通注射器(2.5mL),对两种血液采集方式所具备的优缺点开展比较。结果相较于采用普通注射器进行血液采集的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更高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医务人员平均采血耗时更短,各种血液标本合格率提高,标本污染破坏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动脉血气采集,以及开展多血样标本采集时,一次性采血针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不但可取得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同时可使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得到保证,使血液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并且采集时间短。

  • 标签: 一次性使用静脉血采血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 多个血样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