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治疗意义。方法对57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行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变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61例患者不行颅压监测,根据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及CT检查,进行常规治疗。结果ICP监护组在疗效,预防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对于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内压 中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Application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reatment of acute moderate an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当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当中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gM、IgG、IgA要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处理,实验组治疗有效患者有32例,治疗无效有18例,治疗有效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要低于治疗无效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过程当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6年6月医院接收100名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配成对照组50名,实验组50名,对照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护理,对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采取心理应激对策,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12患者治愈,18名患者显效,19名患者有效,1名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10名患者治愈,15名患者显效,15名患者有效,10患者无效,其总有效率为80%。经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应激对策 慢性盆腔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托槽连接方案在重度氟斑牙正畸患者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重度氟斑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进行研究。A组采用京津釉质粘合剂进行托槽连接,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托槽粘结,C组采用釉质局部磨除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托槽连接,D组给予牙齿表面复合树脂贴面托槽连接,先从牙尖至牙颈均匀磨除釉质约0.1~0.2mm,随后按照B组方法进行操作。对比分析患者托槽脱落情况。结果A组托槽脱落率最高,其他三组从高到低依次为B组、C组和D组。D组托槽脱落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托槽连接方案在重度氟斑牙正畸治疗托槽脱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釉质局部磨除光固化复合树脂与复合树脂材料进行托槽连接脱落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托槽连接方案 中重度氟斑牙 效果 正畸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挂图式实验教学法单一,不能准确定位镜下病理改变,讲解困难。根据院校自身病理切片资源及教材配套病理光盘图片资源自行制作病理实验教学图谱,具有方便、经济、与教学内容配套及符合自身教学实际需要等优点,在实际教学应用教学效果较好,对于高校病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病理实验 病理教学 自制图谱
  • 简介:摘要盐酸纳洛酮(naloxonehydrochloride,NX)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类型休克、昏迷、中毒及脑血管病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纳洛酮 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和产后出血量,缩短分娩时间,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护理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比色板标准色标与非标准色标颜色色标的差异。排除色别的障碍。对颜色理解、色别和描述准确性,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美学 比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20例脾胃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西医治疗,研究组使用中医升降并施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升降理论应用于脾胃病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升降理论 脾胃病 辨证施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在用于儿科临床治疗时护理方案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72例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给予患儿有针对性护理措施,72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时间喘憋情况,其余患儿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给予肺炎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抵触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顺利配合完成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 氧气雾化吸入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治疗时存在护理风险,并制定有效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017年1月接收呼吸内科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划分2组,即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并增加护理风险干预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状况、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综合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患者护理过程存在着诸多分析,其中人为因素最为突出。本文针对护理中所存在风险提出了解决对策,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出现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一级呼吸内科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呼吸内科 患者护理 风险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遇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分析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对反馈表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使老师增加了责任感,提高了护生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结论在临床教学过程,只有找出问题所在并主动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培养出更高素质护理人才。

  • 标签: 护理教学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于急诊外科救治患者12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2例联用创伤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并发症、预后、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急救反应时间、总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通路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更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创伤救治 急诊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8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72h疼痛评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其中无痛20例(占50.00%)、Ⅰ级疼痛8例(占20.00%)、Ⅱ级疼痛6例(15.00%)、Ⅲ级疼痛4例(占10.00%)、Ⅳ级疼痛2例(5.00%)。结论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因此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和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常见毒副作用最佳护理对策。方法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以解决患者化疗所致一系列问题。结果通过不断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病患化疗期间所产生不良反应,确保治疗过程良好完成。结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肺癌化疗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医院护理工作水平,这是循证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所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facilitationPNF)对膝关节粘连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影响。方法本研究将48例膝关节损伤后引起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NF技术、关节松动术、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改善度大于对照组,且有统计雪意义(P<0.01);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改善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有助于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 标签: 膝关节 PNF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患者采用风险危机管理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自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患者抽取10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双盲原则进行简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3例患者行急诊常规护理,干预组53例患者行风险危机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1,P<0.05);护理满意度,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11%(52/53)、84.91%(45/53),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5,P<0.05)。结论急诊科患者在急诊期间采用风险危机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风险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输液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儿科输液患儿3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输液器脱落、输液外渗、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对比。结果观察组依从率85.0%,对照组依从率77.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6.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3%,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17.5%,观察组输液外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5.0%,对照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针头脱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输液过程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依从性,降低输液器脱出率、输液外渗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袋在腹部伤口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2例腹部伤口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造口袋好护理。结果对照组换药时间(2.22±1.25)h/d,换药频率(4.11±0.61)次/d;研究组换药时间(0.40±0.06)h/d,换药频率(0.55±0.09)次/d;两组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22%相比较,差距大(P<0.05)。结论对腹部伤口患者实施护理过程应用造口袋,符合临床需求,而且操作简单,可促进伤口愈合,利于患者机体早日康复。

  • 标签: 腹部伤口 造口袋 护理
  • 简介:摘要时间生物医学又称生物钟医学(chronobiologicalmedicine),是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与祖国医学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随着时间生物学兴起,国内外对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相关资料,对时间生物医学在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时间生物医学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