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家属参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持久性效果的影响。方法初产妇160例对照组80例单独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研究组80例家属共同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结果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总评分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研究组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孕期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家属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复苏现场对心搏骤停患者采用冰帽进行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复苏成功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符合心搏骤停的患者。患者根据发病日期单双日随机分组早期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早期低温治疗组患者在确定发生心搏骤停后即刻立即予以冰帽低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于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给予冰帽治疗。两组均接受心脏按压、人工通气、电除颤等复苏、复苏药物使用等复苏措施。结果早期低温治疗组16名患者自主循环恢复12例,占75%,对照组则仅4例,占25%。早期低温治疗组16名患者中有6名(37.5%)存活出院,对照组16名患者中则仅有2名患者存活出院(12.5%),低温治疗组存活患者神经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复苏现场进行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预期可提高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和改善复苏后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 标签: 现场头部保存性低温治疗 心搏骤停 复苏成功率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剖宫产后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提升母乳喂养依从性及成功率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中选取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生产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生产后母乳喂养依从性以及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依从性以及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生产后,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产妇对各类健康知识的掌握,加深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提升母乳喂养依从率以及成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 剖宫产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遵医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67%VS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可以显著的改善AMI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配合能力、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探查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式对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开腹胆道探查和ERCP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胆道探查,ERCP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胆道探查 ERCP 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