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视在稳定期精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稳定期精神病人94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47例。甲组住院2w后予以家属探视,乙组住院2w内予以家属探视。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情绪变化。结果甲组探视后的情绪稳定率为59.57%、情绪波动率为31.91%,明显优于乙组的27.66%、57.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宜的探视有助于提高稳定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但在探视期间,护士依然要全面落实对探视者进行宣教的力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有效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 标签: 情绪变化 探视 稳定期 精神病人
  • 简介:摘要电话回访已经是各个行业中所使用的一种服务方法,在医学界用电话回访作为医患间的交流方式,已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精神病科,据相关资料统计,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在我国大约在800万左右,出院后有九成的人数是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并且精神病患者即使是出院,仍然需要药物来维持,时间应在至少两年以上,所以后续的家庭治疗相当重要,那么电话回访十分适合精神病科看护的使用,而且这种方法取得了病人以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下面对关于精神病患者的电话回访进行介绍。

  • 标签: 精神科出院患者 电话回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和防护技巧,以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自身技能和心理调节,全面了解患者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防护技巧保证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结果加强心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合理运用防范技巧可以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讨论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合理运用防护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调节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对社区精神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工作,以SF-36计分表对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结论初步建立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可通过药学宣传、用药咨询、完善患者药历资料、用药过程监测,提高社区精神病患者在精神药品使用依从性和总体健康上情况好转,同时培养了药学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院今后长期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精神卫生 药学服务模式 SF-3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160例有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喹硫平的治疗,观察其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结果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为%,总有效率为%,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副作用少等的优点,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性 精神分裂症 治疗药物 喹硫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等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睡眠时间为(1.50±0.30)分、睡眠障碍评分为(0.72±0.23)分、睡眠效率为(0.62±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治疗时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精神障碍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新思维。方法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与结论对住院的长期住院患者采用新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慢性精神病人健康教育新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两组,通过对干预后病人进行暴力风险评估,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对评估后分数高的精神障碍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暴力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结论通过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PICU管理模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共收治PICU病人104名,病区配置了15名护理人员,根据医护人员配置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根据与往年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与前期比较,缩短10~20天。护理意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2012年1~7月发生3例,2012年8月~2013年2月发生1例。结论建立合理的病房设施,认真仔细评估病员的风险,培训护理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处置能力、观察能力等,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 标签: 精神科 PICU 管理模式 护理
  • 简介:摘要护患沟通贯穿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神科患者由于思维、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导致护患沟通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到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课题,而如何有效沟通才能达到预期治疗的结果呢。本文对影响精神科护患有效沟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 标签: 精神科 护患有效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精神科住院男性患者吸烟的原因。方法收集我科长期住院50例吸烟患者,通过一年的控烟管理和护理干预得出结论。结论对精神科吸烟患者的行为不宜采取强制性和突然中断方式,而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控烟措施,结合工娱治疗,健康教育等正性强化措施,采取循序渐进先减烟后戒烟的方法,现我科只有19例吸烟患者。

  • 标签: 精神科 吸烟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稳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标签: 志愿服务 精神文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来帮助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入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收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托养在精神病人康复期的运用体会。方法对康复期患者实施各种护理和引导的措施。结果经过系统而反复康复护理和训练后,患者病情有明显的好转,并能做到按时的起床,主动洗漱,自觉服药和参加公益活动等。结论通过住院托养能加快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和恢复了病人正常的社会功能,使病人逐渐地、较自然地过渡到社会生活中去,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

  • 标签: 精神病人 康复 托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40例老年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服药依从性、精神症状康复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的数值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负面情绪得到改善,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精神症状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精神分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摸式的逐渐改变和发展,以传统疾病为中心的旧的护理摸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和需要,因而,一种新型的护理摸式,既“整体护理”摸式由此产生。它将替代旧的,传统的护理摸式。关键词精神,整体,护理。所谓“整体护理”既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及文化需要。以提供优质的护理,与健康教育为主的,新型护理方式。以往精神科护士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以封闭式的管理,和照顾病人为主,只要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出现自伤,他伤,毁物,外跑,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对病人的“整体护理”。精神科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病人由于脑部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病理,生理的改变,和功能损害。出现了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精神活动异常。因此,精神科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时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以全面系统的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以帮助其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信心。为使精神科护理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摸式需要,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我们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了入院,住院期间和出院的“整体护理”摸式操作,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现将我们的实施的“整体护理”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者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安全隐患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护士用观察量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纵向观察评定,了解住院患者病情变化特点。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男女组别对患者NOSIE评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男女性患者入院时在社会能力因子分,迟缓因子分及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2.男性患者第一周末社会兴趣因子分,激惹因子分,精神病表现因子分和总评估分出现显著变化(P<0.01);第二周末,所有因子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3.女性患者第一周末在个人整洁因子分,激惹因子分,精神病表现因子分,抑郁因子分和总评估分出现显著变化(P<0.01);第二周末,所有因子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NOSIE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治疗进展和病情的变化,可以作为完善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措施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以及职业压力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院工作护士60名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护士基本资料以及职业倦怠情况进行探究。结果经过本院分析研究,精神科护士倦怠各个维度与职业压力之间存在着相关程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倦怠水平的不同,精神科护士在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分析,护士出现职业倦怠与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影响突出。

  • 标签: 精神科 职业倦怠 职业压力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