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宫颈癌作为第四大恶性妇科肿瘤,有关宫颈癌的研究一直是妇科肿瘤的研究热点。其发病与HPV病毒的感染和阴道微生态紊乱具有相关性。乳酸杆菌是阴道微生态中主导菌群,可通过微生态机制维持正常的阴道微生态。此外,在宫颈癌的治疗方面,乳酸杆菌也能通过调节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以及触发免疫反应抑制宫颈癌的发展。研究表明,相较于手术和放化疗,利用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宫颈癌,其副作用小,易于管理,对护理要求小。利用其微生态特性开发治疗性疫苗诱导粘膜免疫也是重要的研究趋势。故本文对乳酸杆菌及其代谢抗宫颈癌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乳酸杆菌制剂在宫颈癌治疗方面的主要应用,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宫颈癌 乳酸杆菌 微生态 治疗性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标志检测在肾脏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肌酐浓度以及血尿素指标将其分为代偿期组30例,失代偿期组30例,尿毒症组30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心脏标志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4组Hs-cTnT、CK-MB、MYO、NT-proBNP指标随着肾功能降低表达情况有所增加且存在统计学意义(F=124.347/49.923/2241.375/3292.480,P

  • 标签: 心脏标志物检测 肾脏功能不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标志检测在肾脏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肌酐浓度以及血尿素指标将其分为代偿期组30例,失代偿期组30例,尿毒症组30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心脏标志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4组Hs-cTnT、CK-MB、MYO、NT-proBNP指标随着肾功能降低表达情况有所增加且存在统计学意义(F=124.347/49.923/2241.375/3292.480,P

  • 标签: 心脏标志物检测 肾脏功能不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由以30岁至50岁的群体居多,其中无症状患者患病率是50%左右,对于经常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出现该疾病的概率约30%,因此需对该疾病加强临床治疗工作,从而提升患者生活品质。方法:本次调研均以子宫内膜息肉患病者为调查目标,共60例患者都是确诊病例,经过双盲法实施分组处理,宫腔镜下宫内膜息肉摘除术为①组,②组以此为基础联合白芍当归四汤治疗,各组病例30例,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评估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患者治疗后有无复发情况做统计。结果:比较此次各小组治疗情况,其中②组治疗有效病例高于①组;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示②组比①组佳;统计复发病例,②组少于①组(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病症的治疗,选用白芍当归四汤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病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 标签: 白芍当归四物汤 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观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葛根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成分及靶点,初步探讨葛根多成分、多靶点抗AD的物质基础及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OB≥30、DL≥0.18)筛选葛根活性成分,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并分析葛根的关键靶点,DisGenet、GeneCards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AD相关靶点,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String数据库联合Cystoscope(3.9.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和Pymb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性。结果:从葛根中筛选出4个成分,303个靶点,其中与AD相关靶点257个,显著影响MAPK级联、类固醇代谢、外来刺激等2388条生物过程,涉及钙、MAPK、PI3K-Akt、cAMP等多个信号通路,经分子对接验证PPI网络中葛根抗AD的关键化合与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确定了葛根抗AD的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葛根抗AD的物质基础与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葛根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逆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65个靶点为四逆散与抑郁症的共同基因靶点。结论:四逆散在抗抑郁中有着多靶点调控、多方面作用的特点。

  • 标签: 四逆散 抑郁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常通过基础性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如控制血糖、抗氧化应激等,均为西医治疗方式,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安全性等方面无法得到保证,进而中医药治疗引起了广泛重视。桃红四汤具有活血祛瘀养血的功效,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细胞增殖以及修复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抗凝效果较好。在疾病治疗中,可通过桃红四汤及其加减方内服足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充分发挥药物效果。本文针对桃红四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展开研究。

  • 标签: 桃红四物汤及其加减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汤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78例行PFNA术治疗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桃红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实验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和血常规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味桃红四物汤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术 隐性失血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体检中心肿瘤标志异常者遵医行为,改善心理状态,对延续性护理的效果作进一步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首次发现肿瘤标志异常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2000例,按接收体检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0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遵医情况、SAS评分、SCS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 延续性护理对体检中心肿瘤标志异常者的遵医行为有显著提高作用,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体检中心 肿瘤标志物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18-2022年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和追踪情况,探讨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和追踪到位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2018-2022年我院疑似结核病网络直报、疑似结核患者初诊登记本、追踪登记本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实际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532例,报告病例数从151例降至66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报告病例逐年下降,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提高诊断水平是发现疑似患者的重要手段;首诊转诊和宣教制度、社区追踪模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是提高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网络直报 疑似肺结核 转诊和追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支持网络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1年4月收治的88例患者,将其中内科疾病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余4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社会支持度评分;对比精神疾病组中情感病组与精分症组的社会支持度评分;对44例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疾病组中情感病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精分症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社会支持度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相较于内科疾病组,精神疾病组的社会支持度各项评分均较低,P<0.05;精神疾病组中情感组的社会支持度各评分明显高于精分症组,P<0.05;给予精神疾病患者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 标签: 精神疾病 社会支持网络 康复 精分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效果及对医学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我学校学习外科护理学本科学生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界限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患者60例实施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实验组60例则实施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课程教学。分析两组学生的医学成绩探究本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结果 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医学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P

  • 标签: 外科护理学 大数据 网络课程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联合使用对药物流产后子宫腔内残留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的患者96例,结合治疗方法施行分组。参照组接受清宫术,实验组实行戊酸雌二醇与黄体酮联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实行比对。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差于实验组,组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加优异,存有极大比对差别(P<0.05)。结论:对于进行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与黄体酮一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药物流产 戊酸雌二醇 宫腔残留物 黄体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消瘰丸“异病同治”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及已发表文献,搜索并筛选消瘰丸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取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GenCards、DrugBank、DisGeNET 数据库检索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相关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3.9.0构建与分析 “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韦恩图获取活性成分-疾病共有靶点;借助String11.5平台构建药物疾病共有靶点的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 利用 Metascape 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消瘰丸活性成分14个,相关靶点 139个,与3种疾病共有靶点25个;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发挥“异病同治”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β-谷固醇、茵芋苷、谷氨酸等;药物作用的关键靶点可能为GAPDH、CASP3、BCL2、TNF、PTGS2、CCND1、MMP9、ESR1等;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通路、IL-17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从“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多角度探讨了消瘰丸“异病同治”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调节、雌激素水平变化、细胞增殖、组织增生、血管异位生成等多个过程,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标签: []  消瘰丸 网络药理学 甲状腺结节 乳腺结节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君子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15个靶点为四君子汤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的共同基因靶点。结论:四君子汤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有着多靶点调控、多方面作用的特点。

  • 标签: 四君子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加速康复外科是(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概念最早由丹麦麻醉科医师Henrik Kehlet 于1997年提出【1】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下观察和比较拟行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前饮用不同碳水化合的胃排空、术前饥饿焦虑的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胰岛素和白蛋白代谢水平。对降低患者术前产生的不适感以及加快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方法:选择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22-2023年择期全麻下行经皮肾镜手术患者 60 例,随机设为空白组(H组)、对照组(C组)、素乾组(S组)、葡萄糖组(P组),每组15例,再实施静吸复合麻醉。结果:记录手术时间及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手术结束至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记录手术前(T2)时刻患者口渴、饥饿评分;测定手术后24h(T4)、手术后72h(T5)时刻患者白蛋白水平,评估患者术后代谢情况;记录手术结束至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以下称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烦躁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论:本研究对两种术前口服碳水化合进行了比较,而且术前口服碳水化合是在液体的量和组成上来影响胃部排空速度,口服会使渗透压增加的单糖溶液能够延缓胃部排空时间,若用多聚糖则使胃部排空速度加快,术前口服碳水化合能够避免术前禁食带来的不适感,如降低术前术后饥饿感、口渴感与焦虑感等。还能促进胰岛素释放, 改善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削弱术后分解代谢。有研究显示术前服用碳水化合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也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不同碳水化合物 经皮肾镜取石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药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 潜在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TCMSP 数据库搜集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所含药物活性成分;利用 String 数据库、 Uniprot 数据库搜集成分靶点;利用 GeneCards 、 DisGenet 、 String 数据库、 Drugbank 数据库搜集 KOA 靶点;运用 STRING 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利用 Cytoscape 3.9.1 软件获取关键靶点网络图,绘制中药复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 Metascape 进行 GO、KEGG 富集分析;在 PDB 和 TCMSP 数据库获取靶点和成分结构,利用 Autodock Vina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药对活性成分26个,药物靶点基因231个,疾病靶点基因246个,交集靶标基因共43个,GO 富集分析得到:956 个生物过程、19 个细胞组成和 76 个分子功能,KEGG 分析获得 119 条通路。①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山奈酚、木犀草等;②关键靶点为:IL6、TNF、IL1B、PTGS2、HIF1A 等;③主要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 IL-17 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治疗 KOA 的主要成分和关键靶点结合性能稳定。结论: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 KOA,为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对KOA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将提供更多可能性,完善KOA发病机制及明确中医治疗KOA的优势,造福KOA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