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位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检查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尿常规检验)和CRP检验组,每组96位患儿,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确诊率、诊断时间及不同类型阑尾炎检出率。结果:两组患儿诊断准确率CRP组位91.2%,常规组为76.5%(P

  • 标签: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检验科 四川广元 628000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检验科 四川广元 628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5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儿童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并对比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两者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组间两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患者时采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研究(作为实验组,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再选取同期我院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C肽与HbA1c联合检验方法。结果: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餐前血清C肽水平、餐后血清C肽水平、HbA1c,结果表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糖尿病患者时采用血清C肽与HbA1c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阑尾炎的效果和复发率情况。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小儿尔阑尾炎患儿,分为常规组(28名)与检验组(29名)。常规组行尿常规检验,检验组行C-反应蛋白检验。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两组均以病理诊断作为临床参考,检验组检验准确率96.6%(28/29)显著高于常规组78.6%(22/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C-反应蛋白 小儿阑尾炎 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在肾功能损害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12)收治的肾功能损害患者共25例作为本次观察组观察对象,另将同一时期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损害程度患者之间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明显更高于对照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更高于轻度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能够帮助临床确定肾功能损害疾病,同时可评估其损害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 联合检测 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诊断中使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指标分析的作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为对象,22例血流感染作为观察组,48例非感染性疾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PCT以及CRP检测,对比水平值。观察组患儿进行病原菌分析,分析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组患儿的PCT以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PCT以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性阳性组患儿的PCT以及CRP值均低于阴性组患儿。结论:新生儿血流感染中检测PCT以及CRP水平值能够了解患儿的感染情况,临床可使用以上指标协助观察患儿疾病发展和转归状况。

  • 标签: []血流感染 新生儿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在肾功能损害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12)收治的肾功能损害患者共25例作为本次观察组观察对象,另将同一时期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损害程度患者之间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明显更高于对照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更高于轻度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能够帮助临床确定肾功能损害疾病,同时可评估其损害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 联合检测 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新发患者的检验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糖尿病新发患者中选出66例,另选同期健康者66例,分别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对比患者hs-CRP、血脂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hs-CRP、TG、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s-CRP联合血脂检验可以反映出糖尿病新发患者的机体炎症、血脂异常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21年12月、结束于2023年12月,随机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25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取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FIB水平明显较高,PT、TT、APTT明显较低;从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完全型患者的Cys C和FIB水平显著高于进展型患者,PT、TT、APTT显著低于进展型患者。结论:临床中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能够准确检出患者的疾病及严重程度,以便于及时确定后续的治疗措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行血清降钙素原(PCT)、快速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收治50例非脓毒症患者为参照组,均行PCT、CRP检测,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较参照组,研究组PCT、CRP指标更高;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8.75%)、特异度(90.38%)、阳性预测值(92.54%)及阴性预测值(86.32%)均高于单一PCT检测(80.13%)、(76.34%)、(79.26%)、(72.14%),也高于单一CRP检测(68.62%)、(65.21%)、(70.38%)、(64.27%),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CT、CRP检测可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准确性,明确病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值得推崇。

  • 标签: 降钙素原 快速C反应蛋白 脓毒症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相结合的护理方案对于改善其病情所发挥的作用。方法:研究护理对象是80例精神科患者,分组后,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及护理后SF-36评分。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情绪指标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更高,组间数据形成对比,P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靳三针在治疗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靳三针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CSRA(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ARS评分比较,治疗组患者CAR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CARS评分下降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干预治疗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语言发音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 标签: 靳三针 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7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语言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效果。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语言康复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20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人数各60人。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统计患儿家属对各组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技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70%,实验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90%;实验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80%,实验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93%。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值得在小儿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脑梗塞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后对语言及肢体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当中抽选出68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护理形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34例。对照组获得常规护理,观察组获得早期护理。就两组语言及肢体康复、不良心理予以观察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语言及肢体康复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开展早期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语言及肢体康复,还能减轻不良心理,故临床可积极实施。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护理 语言及肢体康复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42~67岁,平均(53.7±3.4)岁,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早期阶段实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多,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阶段为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康复等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死患者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技术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肾内科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非语言沟通干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技术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语言沟通技术 肾内科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就诊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后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脑梗塞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