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护理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法,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34%VS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 吞咽功能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通过护理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共 6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进行护理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质量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血透延迟、跌倒、渗血、皮下血肿的存在比例多于实验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多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显著的提升,患者对护理流程管理这种创新模式十分满意。

  • 标签: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血液透析
  • 简介:当今,不断有人因患脑梗死、心肌梗死而死亡。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阻塞的疾病,心肌梗死则是心血管阻塞的疾病。这些疾病大都是因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所谓的生活方式病而发展的结果。患有这些病患者大多有10年、20年的过多摄取营养及运动不足等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病背景。因此,一些研究认为,我们平时如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有效预防脑梗死及心机梗死。但是,遗憾的是,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丙型肝炎 不良生活习惯 大蒜 发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激励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激励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8周后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HAMD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较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激励护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对个人卫生的处理能力,积极主动与其他患者及工作人员交往,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激励护理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学新技术对药物功效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药剂学新技术的相关文献,分析探究其在药效中的作用,并提出其中主要的科学问题。结论在当今的药剂学技术中,纳米、微囊、透皮、微球、脂质体载体、渗透泵等相关技术运用较为广泛,其在药物的药剂性质、药动学性质等方面分布广泛,对药物采用新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药剂学 纳米 脂质体载体 药物功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治疗颈动脉狭窄改善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04例,其中52例患者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Ⅰ组,另外52例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Ⅱ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采用MoCA评分、MMSE评分的方法,对患者的认知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MoCA评分及MMSE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MoCA评分及MMSE均显著由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外科治疗的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外科治疗 颈动脉狭窄 改善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 25例)和观察组( 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改善ICU非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120例非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ICU非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临床应用中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分别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未进行PDCA循环模式阶段与2018年2月-2018年9月进行PDCA循环模式阶段的门诊部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施行组。对两组护理服务质量等进行相关统计对比并得出结论。结果:施行PDCA循环模式的施行组的门诊部护理服务质量较之常规组更具优势,且在就诊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实施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PDCA循环 门诊 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健康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每天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200天计算。春季开学后,我校对全体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从供餐模式、供餐类型、供餐环境等方面做了前期富有成效的准备工作,选聘了学生营养餐工作人员,成立营养餐工作机构,组织学校炊管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积极参加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春季开学,我校即对农村户籍的学生提供营养餐,至目前已有四个月时间。我作为一名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通过自己对学生营养餐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现将观察和了解之见,整理成文,以乡食读者。

  • 标签: 营养改善 学生餐食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起着主导的作用,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和护理计划的执行者,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患者与医院各个部门的关系是由护理人员建立起来的,他们与患者的关系最直接,接触最多,因此,护理人员在整个护患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中起着主动和关键作用,护士通过过硬、娴熟的护理技能,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耐心、细心的护理,减少和避免护患矛盾,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1]。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患关系 技能 情感交流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休克患者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采集血气成功率、时间、血肿发生率,进而得出结论休克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股动脉穿刺比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对危重病人的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可以优先选择股动脉穿刺。

  • 标签: 休克 血气 股动脉 桡动脉 采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弱视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对参照组的3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强化组的38例患儿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训练依从性。结果:将两组患儿的训练依从度进行比较,强化组患儿的训练依从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儿童弱视 强化护理干预 训练依从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方面的效果。方法:在医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50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研究,纳入时间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在电脑筛选法的使用中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有25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接受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的患者,在护理前吞咽功能相似,在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得到极大改善,超过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进食时间、食欲、社会交往、睡眠、语言交流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出现障碍的人群用处较大,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患者生活状况。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病患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的脑卒中偏瘫病患共7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的病患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早期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总康复效果。结果 早期干预组治疗后疾病总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患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能有效改善病患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行走功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无抽搐电休克所致记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无抽搐电休克所致记忆障碍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0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本次治疗前4周,均要求所有患者停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对于两组患者,均实施MECT治疗方案,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再对患者进行rTMS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真刺激,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伪刺激。对两组患者记忆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d以及治疗1周时再认、图片维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在治疗1d、治疗1周、治疗2周时,实验组患者联想、背数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降低,并且实验组患者HAMD、HAMA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在无抽搐电休克所致记忆障碍患者,可采用经颅磁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记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记忆障碍 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