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行非语言沟通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70例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为35例。常规组行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非语言沟通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并且对比常规组和研究组的治疗配合者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的治疗配合者33例(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26例(74.29%),两组护理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行非语言沟通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非语言沟通护理 呼吸监护室 气管插管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缩唇腹式呼吸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按照呼吸训练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对照组(41例,缩唇腹式呼吸)、试验组(42例,缩唇腹式呼吸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康复总有效率(92.86%)显著较对照组(76.19%)高,P<0.05;试验组训练前1周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干预6周后两组评分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呼吸训练中,缩唇腹式呼吸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可提高康复效果,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稳定期 老年患者 缩唇腹式呼吸 阻力呼吸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CRF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8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入院后积极采用对症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cr、BUN、CysC、Hcy、PTH水平,比较CRF不同分期(CKD1~5期)患者和对照组血清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Scr、BUN、CysC、Hcy、PTH水平与CRF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治疗1年后血清Scr、Hcy、BUN、CysC、PTH水平分别为(249.67±67.52)μmol/L、(14.38±5.11)μmol/L、(14.72±5.11)mmol/L、(1.74±1.85)mg/L、(238.42±81.63)p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F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Scr、BUN、CysC、Hcy、PTH水平随着分期进展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Scr、BUN、CysC、Hcy、PTH水平与CRF患者临床分期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RF患者的血清Scr、BUN、CysC、Hcy、PTH水平呈明显高表达状态且随着临床分期进展而升高。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临床分期 血清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规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与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疾病的治愈率,适用于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规范性护理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 肺炎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0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HR)、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二尖瓣口血流流率频率(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钠肽(BNP)、血清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慢HR,降低血压,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改善預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eta 受体阻滞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心脏瓣膜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心脏瓣膜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入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BNP水平、心率、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能够提高心脏瓣膜病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其机体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机体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机体功能、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机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心功能,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机体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衰患者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018年12月72例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衰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分析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衰患者中,综合护理值得应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急性梗阻性肾衰 综合护理 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86 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 43例,参照组给予患者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给予患者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参照组 79.1%( P< 0.05),试验组患者心脏指数( 4.06±0.38) L/( min·m²)和射血分数( 59.23±8.24) %高于参照组,心率( 77.76±3.11)次 /min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厄贝沙坦合并胺碘酮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厄贝沙坦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SF-36)评分,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LVEF、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行为转变理论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0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HR)、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二尖瓣口血流流率频率(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钠肽(BNP)、血清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慢HR,降低血压,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改善預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eta 受体阻滞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ICU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7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ICU护理风险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误吸的情况均较少,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 护理风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作者: 徐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蒲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63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7-01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是一直以来人们较关注的问题,那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呢?面对这个问题,答案是没有百分百确定的,因为这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肾衰竭的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恢复能力、以及具体的病情等,这些都与患者存活的时间的长短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知道这个答案和了解肾衰竭血透,本文便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对肾衰竭血透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以及对影响肾衰竭治疗的因素、原因和如何抵抗肾衰竭、延长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对肾衰竭血透患者有所帮助。1什么是肾衰竭?肾衰竭血透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衰竭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发往往会比慢性肾衰竭更加严重,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失去宝贵的生命,急性肾衰竭主要是因为肾脏血流供应不足使肾脏受到损害,或者肾脏受到外物的侵袭,很容易出现急性状况,这将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慢性肾衰竭指的由于人体之内长期的肾脏慢性病变,随时间病程缓慢进展,肾脏的功能逐步下降,最后造成肾衰竭的发生[1]。总的来说,肾衰竭指的是肾脏的功能衰竭,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肾衰竭产生的原因首先,肾脏存在与我们人体之中,必然会受到人体情绪、健康等影响,即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即是指肾脏自身的病变,肾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地衰竭,就像人的一生有寿命一样,时间长了必然会慢慢地老化,所以肾脏的衰竭与其自身的病变息息相关。其次,肾衰竭的产生也与严重的感染息息相关,一旦人体之内有一种器官受到损害,便会可能感染其他器官,当然,肾脏也不例外,人体就像一个整体一样,关键部分的变化发展会引起整体的变化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都说明了人体中的各个器官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严重感染也是影响肾衰竭的因素之一[2]。再者,药物性也是影响肾衰竭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毒药,这是引发肾衰竭的致命的因素,毒药一旦进入人体,将会蔓延人体的整个内部,特别是肾脏,一旦碰到毒药的侵害,便直接引发衰竭,导致人体受到严重的损害,其他药物也是如此,多多少少会影响肾脏功能。据统计,某一专家对多为肾衰竭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肖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2-021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meheartfailure,CHF)的新认识既往医学观点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不可逆的病理学改变过程,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多数患者为器质性心脏病最终结局,患者患病后心肌将会受损,发生心肌梗死风险非常高,发生弥漫性炎症以及血流动力负荷过重都会导致心肌发生心室重塑,最终引发心室结构和心脏功能病变,这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学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心室舒张末压将会剧烈升高、心脏排出量将会大幅下降,血流动力学负荷急剧上升,在此阶段中,由于心肌重塑,导致心肌细胞外部的基质胶原在数量和性质上均发生重大病变。随着医学发展,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观点中认为,心肌重构是导致心理衰竭的病理学基础,起病变主要特点有:(1)心力衰竭从代偿性走向失代偿的转折点在于心肌细胞发生大量凋亡;(2)心肌细胞发生收缩力异常下降,存活周期缩短;(3)由于心肌细胞发生的过度纤维化,将会导致细胞外机制发生降解增加,通过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或者逆转心力衰竭病理性过程。因而综合分析最新的医疗观点可知,传统医学观点中有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不可逆定律被打破,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内源性缺陷才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变生物学基础。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最新生物学基础,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需要从短期血流动力学抑制病变发展模式转变为长期修复病变用药治疗模式在生物学只来治疗方面心力衰竭治疗已经迈入新纪元。2药物治疗的新组合针对传统医学理论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采取强化心脏功能药物、利尿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根据最新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理念,需要从心肌修复角度制定治疗用药方案。主要使用的药物有:(1)利尿剂,和其他药物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症状,只有采取控制液体潴留药物才能起到快速缓解患者病症的作用。不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患者都必须使用利尿剂,只有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才能消除液体潴留,因此合理应用利尿剂应作为心肌修复首要治疗用药;(2)强心剂,以常用的强心剂药物地高辛为例,针对有快速心室房颤患者,结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可以起到有效控制心率的作用,推荐与地高辛药物联用。强心剂药物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