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三维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n型硅片对0.3~0.4THz高功率脉冲的响应.模拟计算了波导内电场分布、电压驻波比及硅块内平均电场,给出了硅块几何尺寸和电阻率对上述物理量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硅块的长、宽、高及电阻率,最后给出了一种可用于该频段高功率太赫兹脉冲功率测量的探测器物理模型,其灵敏度约为0.509kW-1,幅度波动不超过±14%,电压驻波比不大于1.34.

  • 标签: 高功率 太赫兹 半导体探测器 灵敏度
  • 简介:基于传输线变压器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超宽谱脉冲功率合成的结构。该结构采用二级合成方式,在功率合成的同时实现向高特性阻抗超宽带天线匹配馈电。用4路超宽谱脉冲源进行了功率合成实验,每路脉冲电压1.7kV,前沿200ps,4路同步最大延迟20ps,合成脉冲馈入特性阻抗为200Ω的超宽带天线进行辐射。测量结果表明,采用该功率合成结构的天线辐射场强比单路馈电提高1倍,在20kHz重复频率下工作稳定。实验验证了利用传输线变压器原理进行超宽谱电磁脉冲功率合成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 标签: 功率合成 超宽谱 传输线变压器 天线
  • 简介:对采用P型栅增强型技术的GaN功率晶体管进行了反应堆1MeV等效中子辐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注量为1.5×10^15cm^-2的中子辐照后,器件的阈值电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栅压较大时,辐照后的饱和漏电流变小,这与沟道电子迁移率降低和二维电子气2DEG的退化有关;当漏极电压小于200V时,器件的关态漏电流明显增加,表明中子辐照重掺杂P型栅发生的载流子去除效应弱化了P型栅在零栅压下对沟道电子的耗尽,但器件栅极反向泄漏电流在辐照后没有变化,说明其对中子辐照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 标签: 氮化镓功率器件 增强型 栅注入晶体管 GAN 位移损伤效应
  • 简介:由于行波管是电子对抗争夺电磁权的关键微波器件,因此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波管的研发并对我国一直进行严厉的封锁政策,许多重要管型至今在国内未见实物。耦合腔行波管在带宽与效率等高频特性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提高耦合腔行波管的性能是目前我国真空微波器件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x波段大功率连续波耦合腔行波管的设计。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模型腔进行了微波冷侧调试,详细描述了耦合腔慢波线的调谐以及带内不平度的测量和调整,给出了测试结果。

  • 标签: 耦合腔行波管 微波器件 连续波 大功率 调试 X波段
  • 简介:为研制大功率紧凑型太赫兹源,开展了0.22THz大功率太赫兹源的理论设计研究.THz源采用了表面波振荡器(SWO)结构,研究了慢波结构对太赫兹源产生信号的影响,对慢波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结合二极管参数的选择,对THz源结构进行了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在馈入电压为200kV,电流为2.9kA的条件下,输出信号频率为0.22THz,功率为19.5MW,转换效率约为3.3%.

  • 标签: 太赫兹 表面波振荡器 慢波结构 粒子模拟
  • 简介:综合论述了基于碳化硅(SiC)材料制备的四层器件在脉冲功率领域的应用现状或前景。调研了SC超级门极可关断晶闸管(supergateturn-offthyristor,SGTO)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获得的实验结果。实验研究了SiC发射极可关断晶闸管(emitterturn-offthyristor,ETO)的开通过程。结果表明,开通dl/R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受控,以适应脉冲功率或电力电子变换的不同需求,实验获得最大功率密度为329kW*cm_2。建立了SiC反向开关晶体管(reverselyswitcTeddynistor,RSD)二维数值模型,论证了开通原理的可行性,热电耦合模型以SiC本征温度为依据据,SiCRSD的功率密度达MWvm^量级。

  • 标签: SIC SGTO SIC ETO SIC RSD
  • 简介:采用闪烁体加光电管,建立了一套X射线功率谱测量系统,在“强光”1号丝阵Z-pinch实验中,获取了喷气和丝阵负载的X光辐射功率波形。实验表明将X光探测器设置在与主测量管道成90°的分测量管道中,并选用ST-401闪烁体或红光闪烁体为X光/荧光转换材料,能使可见光透过闪烁体而不在闪烁体中有沉积能量。实验中X光探测器的电磁屏蔽也得到了解决。

  • 标签: Z-pinch等离子体 X射线 辐射功率 中子诊断
  • 简介:本文设计一种断相保护电路。当电路工作正常时,发光二极管闪亮;电路缺相时,发光二极管不亮。同时,继电器触点断开,通过接触器切断电路使电机停止运行。

  • 标签: 电机 断相保护电路 缺相 接触器 断电 运行
  • 简介:近年来,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超精密加工机床定位轴的直线运动方案,由于无中间环节的弹性变形、间隙、磨损和发热等因素带来的运动误差,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低速性能好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数控机床产品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为了正确利用直线电机,本文在扼要介绍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正确选择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机的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 标签: 永磁无刷直线直流电机 精密加工机床 定位轴 发展方向 技术指标
  • 简介:根据光的衍射理论,研究了靶面激光参数与传输距离的关系,得出了激光远距离上行传输情况下,靶面平均功率密度的外推计算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结合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测量结果,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激光远距离传输情况下靶面平均功率密度.最后,根据特定的大气湍流结构模型,分析了大气传输修正系数与传输距离及发射仰角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传输修正系数与激光传输距离无关,与激光的发射仰角有关.但当测量路径上的大气相干长度大于8cm,且外推路径的发射仰角大于35°时,大气传输修正系数接近于1,此时,远距离传输情况下的激光参数可以采用几何外推方法计算.

  • 标签: 激光传输 大气湍流 不确定度
  • 简介:在中微子CP破缺实验国际合作项目DAE8ALus中,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参与了加速器系统的前期研发工作,提出了基于回旋加速器组合的高平均功率质子束装置方案,并开展了一台能量为800MeV的质子回旋加速器组合装置的概念设计。本文给出了该回旋加速器的物理设计方案和束流动力学设计进展,重点阐述了制约高功率加速器流强的空间电荷效应及其引起的束流损失问题。

  • 标签: 高功率回旋加速器 空间电荷效应 束流动力学 并行计算
  • 简介: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源的功率水平、重复频率高低,电子束输出品质和系统集成度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技术具有局限性:如Marx发生器能量利用效率低;基于电感储能技术的装置由于断路开关随着导通时间增大断路抖动变大,不利于多系统集成;而脉冲变压器充电、长脉冲形成线放电的装置体积很大。

  • 标签: 脉冲变压器 重复频率 功率源 长脉冲 脉冲功率技术 MARX发生器
  • 简介:简要介绍了强电磁脉冲环境及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进展状况,讨论了强电磁效应和评估与一般的电子战、电磁干扰、子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等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并简要介绍了电磁防御的措施.

  • 标签: 高功率电磁脉冲 强电磁效应 电磁兼容 电磁易损性 评估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DTC控制方案。该方案是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在模糊控制器前端加入了RBF神经网络模块,在对转矩误差、定子磁链误差和磁链角度进行映射前,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合理的模糊分级,并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便选择合理的电压空间矢量。RBF神经网络模块的加入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DTC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能够实现快速响应。

  • 标签: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 模糊控制 RBF神经网络
  • 简介:介绍了阻变存储器及其I-V特性的测试分析方法。通过测量三明治结构的阻变存储器的I-V特性,采用多种拟合方法,与导电机制原理对比,可以判断器件的导电机制,便于深入分析阻变机理。

  • 标签: 电致阻变 I-V特性 导电机制
  • 简介: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实现复杂的机械动作离不开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直流电机调速方式,可使电机转速在调节过程中变化连续而平稳。通过调节矩形波信号的占空比,控制调速电路上下桥臂导通与截止时间的比例,改变电枢供电电压的有效值,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 标签: 脉冲宽度调制 自举电路 电机调速 性能分析
  • 简介: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全封闭冷却结构的电机热性能优化模型,设计一台600kW的高速列车用永磁牵引电机。创新点:1.通过耦合局部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求解电机复杂冷却风道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并在全局热网络模型的框架内得到快速、准确的电机温升结果以用于结构优化;2.在冷却风道中引入栅格结构,采用热性能分析模型优化冷却结构,提升电机热性能;3.通过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电机局部温升最大值,并提山一种预测特定结构下电机铁损工作阈值的工程方法。方法:1.采用热网络法建立全局热网络模型(图3),并通过耦合局部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风道内的热网络参数(图4和6);2.应用田口设计法对电机风道结构进行优化,并研制样机进行验证(计算与试验结果见表5);3.假设铁损的谐波附加值与磁密值成正比,通过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给山端部绕组、永磁体温升值与铁损的预测曲线,并用样机试验进行验证。结论:1.采用全局热网络和局部流体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可以快速、正确地计算复杂冷却结构下的电机温升分布,且优化后的冷却结构至少可以提升文中电机15%的热性能;2.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适用于全封闭风冷或者水冷等冷却结构相对独立且尚无经验公式可参考的电机热性能优化设计;3.铁损工作阈值的预测方法可以为电磁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热网络模型 流体动力学 永磁电机 全封闭强制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