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民政府在大陆国共内战中日趋劣势后,于1948年12月开始,将上海国库的黄金、金银硬币及有价票券,陆续迁运至台湾,决意以台湾作为今后反攻大陆的基地。然当时台湾在经济方面,二战后的损害尚待恢复,“二二八事件”的影响及大陆经济状况的连累,造成“国府”迁台初期台湾通货膨胀严重。大陆方面,虽然国民政府在南方尚控制几座大城市,但在大陆已全然失去税源收入,军政所需全由台湾方面支持。随“政府”迁台的数十万军队及公教人员,也需“政府”供养。本文利用台北“国史馆”档案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尝试探讨“国民政府”在迁台初期如何运用这批迁台黄金进行金融改革,稳定台湾经济,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

  • 标签: 运台黄金 台湾经济 国民政府
  • 简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王建朗所长、代表近代史研究所领导班子祝贺《台湾历史研究》创刊一周年暨台湾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学术座谈会的顺利召开!向分别来自南京、福州、厦门的崔之清教授、谢必震教授、陈小冲教授,不远千里积极参加我们的会议,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北京大学臧运祜教授,以及来自本院各所的专家学者代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 标签: 学术座谈会 历史研究 台湾史 创刊 欢迎词 领导班子
  • 简介:5月上旬,志办志处集中人员,分两个调查组,对未完成第一轮专业志编纂、出版任务的15家单位进行了逐个的调查摸底,形成报告上报办公室,并以办公室主任刘培仓同志的名义向各个单位发出上门约见函。许多单位纷纷给予了回复。人事厅、建材总公司先后就各自的承编任务同刘培仓主任及志处交换了意见,并明确了编纂、出版方案和时限,收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专业志 办公室主任 省人事厅 单位 总公司 编纂
  • 简介:社区指的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持力的人类群体及活动领域。社区可被视为微型化的社会。显然,同社会一样,我们可以把构成社区的要素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一定的人口、地域范围、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其二是人群关系、影响或驱动社会社区运行的制度等运行机制。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移民 社区 社会活动 互动关系
  • 简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和巩固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础。台湾历史研究正是深化和巩固这四个基础的基础。鉴于近期两岸形势的新变化,台湾历史研究必将注入新的内容与方法。

  • 标签: 两岸关系 历史研究 和平发展 台湾地区
  • 简介: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也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和全新的交流方式。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漫无边际,信息种类五花八门,互联网上几乎每隔数分钟就会诞生一个新的主页(homepage)。但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浏览很多的网页,即便是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也往往错失。为此,我们设计了“网络信息”栏目,计划将互联网上有关古籍整理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海外汉学研究的内容陆续推介给读者,殷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赐稿。

  • 标签: 资料库建设 中央研究院 全文检索系统 汉籍 古籍整理研究 台湾
  • 简介:王作荣(1919.2—2013.7),湖北汉川人。南京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毕业,美国范登堡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定居台湾,在台湾先后任台湾大学、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是台湾早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策划人,先后任"美援运用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处长"和"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工业研究组组长"等职。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还担任《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主笔与总主笔,品评时政,引一时风气之先。1984年起,历任"考试院委员"、"考选部部长"和"监察院院长"等职。

  • 标签: 台湾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 台湾政坛 经济学系 南京中央大学 《中国时报》
  • 简介:年已七十三岁的易经研究学者王保德先生,趁来贵阳探望分别四十多年的亲人之便,于六月七日访问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我馆举行茶会欢迎王氏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副馆长何祖岳.邓大永、冯济泉、幸必泽,本刊主编赵荣,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福桐,贵州易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麻福昌等参加了座谈.王氏介绍他在台湾出版的著作《易经白话确解》,是用新的方法去解释卦爻辞。他在台湾已退休二十年,专力搜求儒学经典,作古文《尚书》新考证后,提出阙文、省文、合文、复文、异文及切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卦爻辞 王保德 麻福昌 陈福桐 学会副秘书长
  • 简介:台湾是一个海岛,其本身就是中国海洋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透过台湾岛的历史,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中国海洋主权形成发展历史的一扇窗口。

  • 标签: 发展历史 海洋主权 台湾史 中国 脉络 解读
  • 简介:<正>《“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是台湾图书馆界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重大成果之一.古籍整理,首先应由古籍书目的统计、整理始,而善本书目在一切古籍目录中尤为重要,所以《“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的编印出版,不仅是台湾图书馆事业的重大成绩,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古籍整理研究事业的重大成果.它可与1986年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现只见经部)成为双璧,可谓炎黄子孙的共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标签: 善本书目 台湾图书馆事业 抄本 藏书 古籍整理研究 国立北平图书馆
  • 简介:近现代以来,研究明郑集团的抗清活动与清朝康熙统一台湾的历史,往往存在着某些道德与现实相互混淆的误区。许多学者在论述明清之际的这段历史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彰显郑氏集团的文武业绩,尽可能地回避他们的弱点与负面因素。事实上,郑氏集团以福建及东南一隅,与拥有中国辽阔地域的清王朝相抗衡,实属不易,双方力量之悬殊显而易见。郑氏集团为了补充兵员和筹措粮饷,苦苦支撑,甚至不择手段。近年来,笔者从事闽台地区民间文献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不经意中看到一些私家文献对于这一时期清郑对抗的历史记载,现整理如次,或可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于清郑力量的逆转与康熙统一台湾的全面认识。

  • 标签: 清朝 郑氏集团 力量逆转 统一台湾
  • 简介:客家人是一崇拜祖宗,尊敬祖先之民系,在亲人亡故之后不仅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让亡者入土为安;而且往往要寻觅吉地,将亡者或祖先之骨骸安葬妥当,一方面表现对祖先之崇拜精神,另一方面亦有向祖先祈求庇佑之义。早年客家人在中原遇难南迁逃难时,常常不辞艰难,要背负祖先骨坛逃难,不忍祖先遗骸沦落异族之手。无论客家人迁居何处,在安居之地,客家人也会用心营建祖先坟墓,缅怀祖宗功德。客家人注重先人坟墓之营建,坟墓是客家人祖先骨骸收葬之地,有各种不同之式样,客家人之坟墓祭祀文化,蕴藏着深厚之文化意涵。

  • 标签: 祖先崇拜 祭祀文化 客家人 坟墓 台湾地区 丧葬仪式
  • 简介:武汉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市台联)是居住在武汉市的台湾同胞的爱国民众团体.1984年9月5日成立.市台联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其宗旨是: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联络台湾岛内、港澳及国外的台湾同胞,增进乡亲情谊,同心同德积极促进全民族的大团

  • 标签: 武汉市 台胞 台湾岛 台湾同胞 代表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简介:弥浓位于南部台湾高屏溪(昔称下淡水河)流域的中上游冲积扇扇顶,现在的行政区域属“高雄县美浓镇”,弥浓为美浓的旧地名,同时也指称美浓镇北方平原的传统聚落,以与20世纪初才因开垦南隆农场移入的北部客家人或少数的闽方言群而区别。弥浓在清朝六堆时期纳入右堆范围,并迅速成为右堆的统御中心。至今仍是美浓镇公所所在地。

  • 标签: 客家人 台湾地区 族群性 行政区域 传统聚落 20世纪
  • 简介:本文以许寿裳为中心,重点考察他渡台以及主持台湾编译馆工作时和“二二八事变”以后,对台湾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演变。文章指出,许寿裳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应陈仪之邀前往台湾本身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许寿裳对台湾的文化重建有自己的理解,他把台湾的文化建设与振兴民族国家的理想抱负联系起来。他主持编译馆工作期间,既强调要向台湾同胞输送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又提出要发挥台湾的文化优势,为促进国家学术文化进步服务。“二二八事变”后,许寿裳的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台湾需要一个新的五四运动”。这是根据“二二八事变”的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目标是要彻底清除日本殖民统治的余毒。许寿裳在台湾进行文化建设的前后思想变化,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光复初期台湾文化重建的复杂历程。

  • 标签: 许寿裳 台湾光复初期 民族文化重建
  • 简介:<正>近几年我们特别注意到台湾蒙古学研究的长足发展,在其研究队伍中,有一位显赫的蒙古族学者,他就是台湾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哈勘楚伦教授。哈勘楚伦先生,原内蒙古昭乌达盟扎鲁特旗人(今哲里木盟扎鲁特旗),生于1911年5月10日。少年求读于本旗国民优级学校,后考入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兴安学院,毕业后负笈东渡日本留学,后因战争辍学而归国,1948年入北京蒙藏师范专科学校,后渡海到台湾,入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他。继后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还归台湾,任政治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从事教学工作长达30余年。近几年兼台北《蒙古文化通讯》刊物总编。他是目前台湾边政所唯一精通蒙汉语的著名蒙古

  • 标签: 蒙古学 蒙古族 台湾大学 扎鲁特旗 成吉思汗 蒙古文化
  • 简介:2017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梅州举办“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台湾“钟理和文教基金会”董事、钟理和次子钟铁钧、长女钟铁英以及钟理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国烈士钟浩东在韶关的后人一行来梅寻根问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 标签: 文化交流活动 钟理和 著名作家 台湾地区 基金会
  • 简介:一前言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初,由其主导的台湾土地改革曾经对台湾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所谓土地改革包含“市地改革”和“农地改革”两个方面。国民党当时的土地政策为:“对于城市用地,应抑制土地投机,取缔不劳而获,力行照价征税与涨价归公的办法,实现市地的地权平均。对于农村耕地,……以达到实施耕者有其田的目的。”潘廉方:《台湾实施都市平均地权之回顾与前瞻》,“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健全经社法规工作小组编《平均地权条例立法沿革及理由》,台北:“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1988。一般来说,土地改革指的是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改革。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农业地权制度的改革,包括“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与“耕者有其田”;二是指农业土地利用的改革,地权制度改革在20世纪50年代一次完成后,相关农业土地利用的改革曾经多次进行,因此也有学者将台湾土地改革进行分期讨论。国民党甚至在2007年还提出了推动“第三次农地改革”的政见,声称以“小地主、大佃农”的方式,让有土地的农民把土地租给有耕作能力、年轻专业的农民,进行大面积的经营。任晓娜、张瑞娟、李超:《台湾第三次农地改革“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研究》,《世界农业》2015年第12期,第211~216页。由此可见,土地改革在台湾社会有很深的历史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第一次土地改革”(1949~1953)的研究文献,此次土地改革研究者众多,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次台湾土改。

  • 标签: 土地改革 台湾社会 学术综述 农业土地利用 耕者有其田 农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