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引言某企业6.5万吨/年氢氧化钾(纯KOH,包含固碱和液碱)项目由盐水精制工段、盐水电解工段、及固碱工段等部分组成,本次节能技术革新与安全设施改造主要是针对固碱工段的固碱工艺方法。改造的目的一是利用导热油炉给流程图见图1。

  • 标签: 安全水平 节能技改 产品结构 应用 优化 设施改造
  • 简介:以长期运行的闭合式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RAS)中的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厌氧/缺氧/好氧(SBR-A2/O)工艺研究不同碳磷比(COD/ρ(P))对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N在50~70mg/L的RAS废水,当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率较低,随COD/ρ(P)升高,去除率逐渐增加;在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38%±8.33%和62.44%±4.97%。维持COD/ρ(P)在25~30进行试验,RAS废水中各污染物去除稳定,水体中TN、TP、NO-3-N、PO3-4-P、NH_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61%、62.69%、60.21%、60.46%、45.55%和84.94%。进水为高质量浓度NH_4+-N((16.07±1.09)mg/L)废水的条件下,COD/ρ(P)〈22.49时,出水NO-2-N远高于进水,积累明显;COD/ρ(P)≥22.49时,NO-2-N去除率可达100%;NH_4+-N的平均去除率为87.29%。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循环水养殖系统 脱氮除磷 碳源 氨氮
  • 简介:通过研究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SVI-SD)的成分与结构,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首先采用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蒽酮比色法、Molisch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SVI—SD的成分与结构。发现絮凝剂BFSVI—SD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高分子链以聚集态形式存在,星现较疏松的纤维状结构。同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毒性试验结果,提出了絮凝机理。由于该絮凝剂是一种极性大分了,与水中有机物颗粒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质点之间以离子键、氢键形式结合,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絮凝体。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水处理 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 絮凝机理 多糖
  • 简介:烟气对安全疏散的影响是性能化设计主要判据之一,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CFAST对烟气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烟气在蔓延过程,本文尝试应用CFAST对仓储超级市场火灾烟气模拟进行计算,就火灾中烟气的沉降对人的影响进行研究。

  • 标签: CFAST 火灾烟气 计算机模拟
  • 简介:对单电极直流电弧炉钢棒底阳极炉底技术以及其结构形式,从理论和实践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其安全隐患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直流电弧炉 底阳极 安全 防护措施
  • 简介:<正>同志们:今天召开兵器工业安全生产电话会议,其主要内容,一是通报今年1—4月份的安全生产情况和671厂5月12日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为全行业敲响警钟,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发生;二是回顾刚刚过去的第六个"安全生产周"活动情况,巩固成果,改进工作,作到"以周促年";三是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意见,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起到保障作用。

  • 标签: 安全生产责任 两个根本性转变 兵器工业 安全生产工作 巩固成果 改进工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VW2005芯片的4路MPEG-4数字监控系统音视频压缩编码卡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其中包括多路音视频数据采集和MPEG-4压缩编码模块,编码后的数据码流通过PCI总线传送至计算机功能模块以及驱动过程,并介绍了板卡与主机之间实现数据通讯的机制.

  • 标签: MPEG-4 VW2005 PCI D1 音视频压缩
  • 简介:本文研究了爆炸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并从热力学观点探讨了爆炸性物质的爆热,爆温及爆炸反应的不可逆性,对全面掌握爆炸物的安全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爆炸性物质 热力学 爆热 爆温 不可逆性
  • 简介:语音对讲系统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运行于PCDVR服务器端监控管理系统及嵌入DVR和DVS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的语音对讲系统为这一行业提供了简单、稳定、安全、廉价而且易于扩展维护的方案。银行ATM安防应用中的语音对讲系统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和监控系统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联动的防护网。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嵌入DVR/DVS语音对讲系统在ATM自助设备的应用设计。

  • 标签: 语音对讲通讯系统 ATM自助设备 安全技术防范 DVR/DVS
  • 简介: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掉层跨数、掉层数量的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法(MPA)和传统的Pushover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的楼层的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的突变。掉层跨数的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的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的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的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的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山地建筑 掉层框架结构 多模态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简介:为了建构结构信息指数回归模型,研究了苯砜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结构与其对大型Sao急性毒性的关系,在邻接矩阵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原子生物活性特征值αi,由αi建构结构信息指数G,将其用于苯砜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对大型Sao急性毒性的研究,化合物对大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由方程得出的以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能较好地吻合,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G是一种结构选择性、性质相关性俱佳的拓扑指数。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 原子生物活性特征值 结构信息指数 苯砜基乙酸酯 大型Sao 急性毒性
  • 简介:经过27个小时连续鏖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Ⅱ工区于6月17日顺利完成东人工岛暗埋段CE6段顶板混凝土浇筑。至此,历时14个月的岛上现浇隧道结构暗埋段施工完美收官,为港珠澳大桥实现桥隧转换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后续隧道敞开段和上部房建结构施工创造了安全的条件。

  • 标签: 分段施工 结构施工 暗埋段 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 工艺
  • 简介:基于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统计数据,引入多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不同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情景,测算了相应情景下的SO2、NOx和CO2排放量,分析了该地区电力行业装机比例与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电总装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于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显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力结构调整 污染减排效应 温室气体减排 京津冀 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