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泥"成分复杂,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处理难度较大,其处理问题一直是石化企业以及环保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综述目前国内外炼油厂"三泥"的最新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处理技术的特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三泥” 新技术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乙烯齐聚用催化剂研究进展。催化剂主要有烷基铝系、钛系、镍系、铁系、铬系、锆系等。其中镍系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产品分布可调、反应条件温和等优良性能。铬系催化剂则可以高选择性的合成1-己烯和1-辛烯。

  • 标签: 催化剂 乙烯 齐聚 Α-烯烃 己烯辛烯
  • 简介: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随着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工作手段不断丰富,调查研究工作呈现弱化趋势,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低油价的形势下,中国石化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很大,加强调查研究对于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的意义。本文试从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和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思考。

  • 标签: 调查研究 调研 党建 领导干部
  • 简介:剑桥能源研究协会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石油生产能力在今后几年将会快速增长,届时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600万~750万桶/日。这个预测与当前高油价、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和供应紧张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反差。

  • 标签: 石油供应 能源研究 预测 协会 剑桥 石油需求
  • 简介: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缺和使用石化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许多国家开发和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然而生物柴油的储存寿命、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腐蚀性和低温流动性等使用性能差,限制了其使用发展。本文综述了生产生物柴油的各种原料油和不同品种B100甲基酯(FAME)产品组成分析可用抗氧剂来改善B100生物柴油和调合生物柴油的储存寿命、氧化安定性。重点介绍了天然和合成抗氧剂对改善单一原料油和混合原料油基B100生物柴油及调合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开发原料油和环境友好型酯化工艺之际,特别要开发研究生物柴油的多功能复合添加剂配方。

  • 标签: 原料油 生物柴油 产品组成 储存寿命 氧化安定性 抗氧剂
  • 简介:针对川东北地区在空气钻井后转化为钻井液钻井过程中因井壁掉块和坍塌,造成长时间大段划眼、测井遇阻、卡钻等复杂情况,研制了空气钻井后的转换钻井液。其耐温大于150℃,抗盐达饱和,抗石膏污染达2%,相对回收率96.0%。并开发了空气钻井后气液转化工艺,使转换钻井液的井壁稳定能力提高。空气钻井后转换钻井液技术在川东北地区P103-4和P102—1等井的应用结果表明,空气钻井后转换钻井液钻井顺利,转换过程中未出现井壁坍塌等复杂情况,井眼质量提高。

  • 标签: 空气钻井 井壁失稳 气液转换 钻井液
  • 简介:作为内燃机动力、发电及锅炉等在用燃料,液化天然气(LNG)与汽油、柴油相比,具有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优点,是较佳的代用燃料,通过在石油企业钻井的钻机动力,采油作业现场的发电机组、热气清蜡车,员工上下班的通勤车等生产和辅助生产现场进行的实验性应用及实际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不仅完全能够保证正常生产的运行,而且满足了石油企业的相关生产需求,应用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环保性 经济性 安全性 生产需求
  • 简介:在四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苯酚、2-氯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苯醚,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合成乙二醇苯醚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0.1mol苯酚,n(苯酚):n(2-氯乙醇):n(氢氧化钠)=1:1.3:1.05、反应温度95℃、反应5h、溶剂苯用量为30mL,催化剂用量为0.75g,在此条件下,乙二醇苯醚的收率可达88.76%,乙二醇苯醚纯度98.5%。

  • 标签: 乙二醇苯醚 2-氯乙醇 苯酚 相转移催化
  • 简介:在脲基润滑脂中加入不同组成的有机钼盐作为添加剂,利用四球试验机分别考察了不同S/Mo比值及含有Cu、Zn元素的有机钼盐对脲基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

  • 标签: 润滑脂 添加剂 有机钼 极压 抗磨
  • 简介:对以单纯陶粒、陶粒和多面空心球混装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处理苯废气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纯陶粒填料对苯废气的去除效果优于陶粒与多面空心球混装的方式,运行期间单纯陶粒滴滤塔的填料层压降高于陶粒与多面空心球混装的滴滤塔。

  • 标签: 生物法 苯废气 填料对比 废气处理
  • 简介:发展燃料电池,利用煤、石油及植物转换制备氢气或甲醇来发电,对于改善环境,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关注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前景。优先发展微型燃料电池、选择合适的燃料、降低生产成本是在燃料电池产业化道路上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技术研究进展 能源可持续发展 燃料电池技术 微型燃料电池 产业化前景 改善环境
  • 简介:对管材专用料R200P,C4220及PAl4D在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结晶性能及加工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PPR管材专用树脂熔体流动速率在0.2—0.3g/(10min),其乙烯摩尔分数为3%-4%,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55×10^4,结晶度约32%,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满足了PPR管材专用树脂的使用要求。

  • 标签: PPR 管材专用料 乙烯 加工性能
  • 简介:以活性炭纤维ACF作为催化剂载体及吸附剂,取代目前使用的椰壳及果壳活性炭,用于炼厂催化汽油脱臭及氨气精制,结果表明,使用活性炭纤维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制效果,延长运行周期.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汽油 脱臭 氨气 精制
  • 简介:综述了乙烯原位共聚法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研究的新进展。按照齐聚催化剂的类型,分别介绍了二聚催化体系、宽分布乙烯齐聚催化体系、三聚催化体系及四聚催化体系,并对共聚催化剂作了简要说明。提出了乙烯原位共聚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原位共聚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
  • 简介:以青霉素G钾为原料,与对硝基氯苄在DMF中酯化制得青霉素G对硝基苄酯,再用过氧化氢-乙酐氧化,制得头孢菌素类新型母核原料GCLE(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烯酰酯)的中间体青霉素G亚砜对硝基苄酯.确定了最佳酯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50~50℃,反应时间3h.确定了最佳氧化反应条件:青霉素C钾/过氧化氢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0℃,反应体系pH值为4~5,反应时间3h.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收率达82.4%.

  • 标签: 青霉素G亚砜对硝基苄酯 酯化反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头孢菌素 药物
  • 简介:在室温下,以月桂酸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微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微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酸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桂酸)∶m(十二醇)=9∶1时,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甲醇含量不超过35%时,甲醇-柴油微乳液在25℃下稳定保存;随着甲醇含量增大,微乳液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降低,但在考察范围内均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甲醇 柴油 微乳液 长链脂肪酸 密度 运动黏度
  • 简介:通过对上海高桥分公司30×10^4t/a润滑油加氢装置生产的加氢基础油在果冻蜡中的应用研究,考察了加氢基础油生产果冻蜡的工艺条件及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和加剂量,以40℃运动粘度为22~30mm^2/s的加氢基础油能够调合出合格的果冻蜡,中型放大试验与实验室结果对应性良好。

  • 标签: 蜡烛 加氢基础油 果冻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