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介绍常用地图线状要素数据压缩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距离角度法数据压缩原理及操作步骤。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性条件。

  • 标签: 距离角度法 数据压缩 地形图
  • 简介:探讨了专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集成方式,开发了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框架程序.通过应用实践证明,该框架可有效解决各专项测绘成果分别建库和管理带来的各种问题,推动各数据库的集成应用.

  • 标签: GEODATABASE 数据库集成 应用程序框架 反射技术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建筑角点的机载和车载点云数据配准方法。首先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domSampleConsensus,RANSAC)对建筑面片进行稳健估计,结合建筑轮廓在二维平面上投影的拟合直线,解算出建筑角点的三维坐标。利用提取到的同名角点,采用六参数转换模型计算机载和车载点云数据间的空间转换参数,进而完成机载和车载点云数据的配准。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建筑角点,实现机载和车载点云数据的精确配准。

  • 标签: 点云 建筑角点 随机抽样一致性 AlphaShape 六参数转换模型 配准
  • 简介:一、概述数字线划图DLG(DigitalLineGeographic)数据库是河南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以矢量数据结构描述的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交通(铁路、公路等)、电力线、境界和地形要素等构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各要素问的空间关系及相关属性信息。

  • 标签: 质量检查 数据入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预处理 DLG 数字线划图
  • 简介:本文根据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对基础数据的入库要求,结合规划管理实施过程中对各类数据的实际使用情况,综合考虑城市规划设计习惯及城市规划管理对设计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规划设计数据组织方案及数据格式标准。

  • 标签: GIS 城市规划 数据转换 数据组织
  • 简介:阐述了城市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的原则和内容,对各种数据更新方式的作业流程、适用范围以及工作要点,对基于无线通讯方式的PDA数据更新方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采取行政立法,利用各种工程竣工测量资料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更新的建议。

  • 标签: GIS 基础数据 数据更新
  • 简介:分析了EPS与CASS各自的数据结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论证了无损转换的可行性;利用EPS软件提供的特定机制,探索了数据结构与属性在不同的异构数据之间传递的方法,最终实现了EPS到CASS的地形数据无损转换,

  • 标签: GIS EPS2008 CASS 地形数据 无损转换
  • 简介:简要介绍了AKCSDE间数据引擎的技术原理,以及ArcSDE60基本概况,并时如何建立一个基于ArcSDE引擎实现的空间数据库进行了探讨.说明了数据库的规划、入库管理、访问和应用中的基本问题。

  • 标签: 空间数据库 ARCSDE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随着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创建“数字城市”,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提高城市基础数据质量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和城市工程规划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是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数字城市建设 质量控制方法 基础数据 信息化测绘 “数字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
  • 简介:在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1:10000、1:5000DLG标准分幅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2000)数据的实践基础上,分析、总结数据在坐标系转换后产生的数据缝隙、图幅接边以及线面套合等问题,针对每一类具体拓扑关系处理提出解决方法。

  • 标签: DLG 坐标系转换 CGCS2000 拓扑关系处理
  • 简介:【 摘要】 现阶段, 车载激光扫描测量方法比传统摄影测量方法更具优势 ,车载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可以快速收集高精度、大范围的三维空间数据,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此,论文 提出一种分类方法:参照选取的主特征设计出一整套阶层式分类方法 ,并且使用这个方法对车载激光点云数据实行分类试验。

  • 标签: 地物特征 车载激光点云 数据分类
  • 简介:全国立典性剖面岩矿石特征多元数据整合工作将通过对我国各地质时代主要岩浆岩剖面资料的系统收集、研究与综合集成,实现我国主要岩浆岩剖面的地质研究资料、岩矿石与薄片等多源数据整合,为全国主要构造带与重点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三维地质结构建立、地学研究等项工作提供详实的区域和全国对比的基础资料。

  • 标签: 数据整合 矿石特征 剖面 成矿地质背景 环境地质调查 地质时代
  • 简介:在上海市基础地形数据、航空数字正射影像等数据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海市房屋建筑数据采集的技术流程;探讨了基于ArcGIS平台进行基本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旨在更详实地了解上海市建筑物分布情况,为城市改造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 标签: ARCGIS 数据采集 空间统计
  • 简介:简述桐乡市二等水准网的建网工作过程,并在建网设计技术路线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选埋工作、起始数据、外业观测概算、内业平差计算等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对不同时期的原有数据提供转换参数,解决该市境内无统一、无高精度,缺少整体性的水准网状况,为该市全境建立沉降观测网等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水准网 水准测量 数据处理 转换参数 高程基准
  • 简介:【摘要】在数字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工作,其不仅是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还是城市数据共享平台,为城市规划、资源利用和决策工作提供支持,推动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论文 主要对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数字城市 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库建设
  • 简介:提出了一种以自动缩编为主、人工协调综合为辅的道路数据更新模式,引入并发展了线要素的自动匹配方法,实现了增量数据的自动提取和筛选、缩编,并从技术路线上详细阐述了增量更新的实现流程。

  • 标签: 增量信息 缩编更新 自动匹配 1︰25万地图数据库
  • 简介: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TotalStaion)简称全站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使用越来越普及。全站仪由分体改进为整体,由异轴改进为同轴,照准由手动改进为马达驱动,功能多,精度高,体积小,操作方便。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精度也可得到保证。对于全解析数字化测图,野外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数据采集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测图的质量和速度。全站仪数据采集模式可分为6种:PCMCIA卡、机载内存、专用数据记录卡、电子手薄、电子平板和遥控电子平板。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可以采取不同的采集模式。

  • 标签: 数字化测图 数据采集 全站仪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PCMCIA卡 电子平板
  • 简介:泥河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具有第四纪“天然博物馆”称誉的“泥河湾盆地”东部,保护区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市阳原县(大部分)、蔚县(小部分)境内,介于东经113°45’-114°45’,北纬40°00’-40°20’之间,幅员面积约220km2,保护区面积1015公顷,包括下沙沟、郝家台、东窑子头、红崖四个互不相连的保护分区,涉及阳原县化稍营、大田洼、辛堡三个乡镇,涉及蔚县北水泉、黄梅两个乡镇。

  • 标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泥河湾盆地 张家口市 阳原县 博物馆 第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