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验证了恒星目视表面亮度参数Fv色指数(V-I)之间单值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白矮星半径测定研究,对68颗白矮星求得了平均线半径为0.0103R⊙;在对DA型和非DA型白矮星关分别进行考察中发现:平均来说,非DA型白矮星线半径比DA型白矮星小12%左右。

  • 标签: 白矮星 目视表面亮度 半径 色指数
  • 简介:针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用于日长变化预报过程中,样本输入方式对预报结果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2种输入方式:即样本按不同跨度输入以及按连续输入,对日长变化进行预报。最终证明不同样本输入方式对日长变化预报精度影响较大,样本按跨度输入在超短期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样本采用连续输入方式在短期和中期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

  • 标签: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日长变化预报 输入方式 相关性
  • 简介:采用球状星团M3两组不同绝对自行值,其中有一组为基于Hpaarcos星表参考是生新绝对自行值,推导出M3对于银心坐标系空间位置和速度,并利用Dauphole和Colin银河系质量分布模型,计算了M3轨道,考察了绝对自行取值不同对其轨道计算结果影响。

  • 标签: 银河系 球状星团 绝对自行 轨道 银心坐标系 空间位置
  • 简介:研究了RC3星系表中旋涡星系随倾角分布。结果表明:在0°~80°之间,Sa,Sab,Scd和Sd星系随倾角实际分布Monte-Carlo随机分布在3σ内吻合较好;对Sb和Sbc星系几乎吻合;但对Sc星系却相差甚远。由以上结果分析可知:在RC3星系表中,一些较侧向旋涡星系,等光视短轴值受核球影响较大;同时,Sc星系实际分布Monte-Carlo随机分布相差甚远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Hubble分类本身引起,因为Hubble分类是在星系图像上进行,而旋臂缠卷松紧程度却受倾角影响。这样,一些较侧向Sc星系就会被错分类到早型星系中。结果还直接表明:如果星系分类只是在图像上进行,则各类星系光度函数就会出现偏差。

  • 标签: 星系 旋涡星系 星系分布
  • 简介:文章详细介绍了VLBI电缆延迟测量改进设计,针对在电缆延迟校正器研制和使用中遇到问题,重新设计了反射调制、电缆测量和相位比较模块,并作了详细推导分析。在校正器设计中还增加了数据自动采集模块,将计数、串口通信、实时控制功能集成到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芯片,提高了延迟校正器使用灵活性,使数据采集实现完全自动化,降低了研制成本。

  • 标签: VLBI电缆延迟测量 相位变化 反射调制
  • 简介: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于1988年1月1日开始运转,代替国际极移服务(IPMS)和国际时间局(BIH)地球自转部分(BIH时间方面的活动由国际计量局(BIPM)继续)。IERS职责:(1)在若干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基础上定义和保持协议大地参考系;(2)在河外射电源及相关其它天球参考系基础上定义和保持协议天球参考系;(3)订定地球定位参数(大地和天球极坐标以及世界时),连接这些系统;(4)组织观测、数据分析、搜集资料和结果归档等,并为急需用户发送计算结果。IERS由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协调中心、激光测卫(SLR)协调中心和激光测月(LLR)协调中心以及中央局(CB)组成。中央局下设快速服务分局和大气角动量分局。IERS服务中采用VLBI、SLR、LLR3种新技术观测结果。

  • 标签: 天球参考系 IERS 甚长基线干涉仪 国际极移服务 地球自转 激光测卫
  • 简介:本文揭示和讨论了小波变换时频谱分析中随频率而变化端部效应现象;提出和叙述了跳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方法,用以限制小波变换端部效应,改进信号检测分辨率;并通过模拟天文资料序列试验,证实了跳上不时序模型对限制小波变换端部效应显著贡献。

  • 标签: 小波变换 端部效应 时序分析 频谱分析 跳步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由上海天文台射电星观测,以及其他仪器射电星观测结果,求得16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自行,同时将以前发现过部分射电星自行,利用相应昨系统差,亦统一化算到FK5系统,得到了27颗射电星自行结果。

  • 标签: 星表系统差 射电星 自行 FK5系统
  • 简介:介绍了差分VLBI技术确定空间飞行器位置原理。在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站开展了对地球同步卫星首次国内差分VLBI观测,实验中选择3颗角距小于15°ICRF射电源作为参考源,克服了卫星观测特殊性带来困难,成功地获得了卫星信号干涉条纹。基于条纹拟合结果和系统差分析,估计双差单向测距总误差约为41cm,双差单向测速总误差约为0.148mm/s,相当于在地球同步轨道上8m位置误差和2.8mm/s速度误差。

  • 标签: 地球同步卫星 ICRF射电源 参考源 差分VLBI 精度估计
  • 简介:根据上海天文台1.56m反射望远镜从1996年2月至1997年5月对海尔-波普彗星跟踪观测所得到有关喷出物资料进行了系统阐述。文章根据喷出物不同类型介绍了不同喷出物———径向喷流、旋喷流和球状喷出物等有关数据和观测特征。

  • 标签: 彗星 海尔-波普彗星 喷流
  • 简介:本文利用疏散昨团NGC2286天区内250颗恒星相对自行及成员概率判定资料,首次对该星团半径、光度函数以及内部运动等做较深入研究,分析表明对NGC2286这个中等年龄星团,正处于动力学演化初级阶段,在空间和速度上都没有表现出象年老疏散星团M67那样较为明显分层效应。

  • 标签: 疏散星团 光度质量 质量分层 相对自行 成员概率
  • 简介:本文运用自洽三流体方程组,考虑了尘埃充电过程,得到均匀磁化尘埃等离子体中垂直于磁场传播尘埃磁声波色散关系,结合空间环境讨论了尘埃电荷相关涨落对尘埃磁声波影响。

  • 标签: 尘埃等离子体 电荷涨落 尘埃磁声波 彗星 行星环
  • 简介:天文国介一般都从地球大气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可能原因,其中关键是地方铅垂线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纬仪器特长是能检测铅垂线连续变化,若经改进,它即能铅垂线变化,又能对地震预测提供有益信息。

  • 标签: 天文时纬观测 地球物理 残差波动异常 地震 构造活动
  • 简介:在紫金山天文台全自动密度扫描仪(PDS)上测量了1997年3月4日(UT)拍摄HaleBopp彗星壳层结构。对测量数据用优选法分析后给出:(1)从彗核喷发出喷流(壳层结构第一层亦即最靠近彗核那一层)呈阿基米德螺线形状,喷流喷出物质速度(thevelocityoftheejecta)1.6km/s;(2)壳层结构第二、三、四层呈抛物线形状,亦悬链线相近。

  • 标签: HALE-BOPP彗星 壳层结构 喷流速度